林辰双手往下压了压,示意大家安静。
“但是,”
他话锋一转,
“陈书记也说了,光靠咱们的春花酒单打独斗,分量还是太轻了,显得寒酸。
咱们得拿出更多的宝贝来,才能镇住场子!”
“我今天把大伙儿叫来,就是想集思广益。
问问咱们各家,那些心灵手巧的大姑娘、小媳妇儿们,谁家有啥压箱底的拿手好东西?”
众人一听,立刻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要说手巧,俺们张家三媳妇儿做的炒饼那是一绝,又香又脆!”一个张家大姐赶忙说道。
“那算啥,”一个李家的婆娘不服气地接话。
“俺侄女儿做的甜糕,又糯又软,甜而不腻,保管城里人吃了都说好!”
坐在角落的一个李家汉子,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林书记,俺俺是个篾匠,没啥大本事,就是会几样拿手的筐啊,背篓啥的,不知道算不算?”
“算!怎么不算!”
林辰听得连连点头,心里越来越有底。
“韩雅,你手机能上网,马上给我查查,现在网上有没有什么特别火的,用竹子做的东西?
咱们后山那一大片竹林,不就是现成的宝贝吗?”
韩雅眼睛一亮,立刻掏出手机低头搜索起来。
林辰站起身,对着满屋子的人一挥手。
“行了!大伙儿都听我说!你们刚才说的炒饼、甜糕、手工艺品,都很好!
现在都赶紧回去准备,有什么好东西,都给拾掇出来,先做个样品,拿到村委会来!
我先过过眼,咱们得挑出最好的东西,去展销会上露脸!”
不到半小时的工夫,原本还算宽敞的村委会大院,一下子就变得有些拥挤了。
乡亲们几乎是倾巢而出,大包小包地把自己压箱底的宝贝都给捧了出来。
会议室的长桌很快就被摆得满满当当。
这边是几位婶子大娘拿来的吃食,有金灿灿、堆成小山似的农家炒饼,
也有白白糯糯、上面还点缀着红枣的特色甜糕,香气扑鼻,引得人直咽口水。
那边是几位大姑娘小媳妇儿的手工活,五颜六色的刺绣鞋垫,上面绣着鸳鸯戏水、喜上眉梢,针脚细密,栩栩如生;
还有憨态可掬的虎头娃娃和虎头鞋,虎头虎脑,做工精巧,一点儿也不比城里大商店里卖的差。
“书记,你瞅瞅俺这个中不中?”
“林书记,你看我这手艺还行吧?”
乡亲们围在桌边,七嘴八舌地向林辰展示着自己的成果。
就在这时,之前那个篾匠汉子李大川,也抱着一摞东西走了进来。
他没往桌上挤,只是把东西放在了墙角。
林辰一眼就注意到了他,笑着走过去:“大川哥,你这是拿出什么宝贝了?”
李大川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把他带来的东西一一摆开。
那是一些用竹子和藤条编制的器物,有可以背在身后的背篓,有大小不一的竹筐,还有小巧玲珑的提篮。
林辰拿起一个背篓,入手感觉坚固而轻巧,编织的纹理均匀细密,收口的地方处理得光滑圆润,没有一根毛刺。
“好手艺!”
“大川哥,你这手艺绝对是顶级的!这可不是普通的农具,这是上等的工艺品啊!”
韩雅也凑过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