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陈教授的结论,刚刚燃起希望的众人,心又一次悬了起来。
找到了水,却不能轻易挖掘,这不就等于看着金山却没法挖吗?
“陈叔,您的意思是,就算我们找到了水源点,强行打井下去,也有可能因为上层地质不稳,导致井壁坍塌,甚至引发更大范围的地质灾害?”
“没错。”陈望平赞许地看了他一眼。
“这这可怎么办啊?”
“难道真是老天爷不让我们老鸦沟村喝上好水吗?”
“老天爷不管的事,我们人来管!”
陈望平拿起一支红笔,在水系图旁边的一张空白地质剖面图上迅速勾画起来。
“常规的垂直钻井方案,在这里确实行不通。但谁说打井就一定要从正上方笔直地打下去?”
他一边画,一边解释道:
“你们看,这片不稳定的断裂带,主要集中在村子正后方的这片山坡上。
但是,在村子东侧大约一公里外,有一片花岗岩基岩区,那里的地质结构非常稳定。
我的方案是,我们放弃在村子附近垂直打井的思路,改用斜向钻井技术!”
陈教授的笔尖在图纸上画出一条漂亮的弧线,从东侧那片稳定的花岗岩区开始,斜斜地穿过坚硬的岩层,精准地绕开了中间那片危险的红色断裂带,
最后像一把钥匙,准确无误地插入了下方那片富饶的地下水脉之中。
“我们从这个安全点入地,初期进行一段距离的定向钻探,等深度和角度都绕开了不稳定层之后,再进行开采。
这样一来,既能取到最优质的深层地下水,又能从根本上规避地质风险!这在工程上虽然复杂一些,成本会高一点,但技术上是完全成熟可行的!”
“当然了,”陈教授放下笔,语重心长地说道,
“打井取水是解了燃眉之急。但长远来看,村子后山的地质问题,始终是个隐患。
小辰,等水的问题解决了,你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要想办法组织村民,在后山大规模地植树造林,
用植物的根系来固化土壤,改善地质条件。这才是治本之策。”
“我明白了!谢谢您,陈叔!”
接下来的几天,陈教授和他的团队就住在了村委会。
他们没有丝毫懈怠,带着仪器对预定的钻井点和周边区域进行了反复的勘测和数据比对,甚至建立起了整个区域的三维地质模型。
整个团队挑灯夜战,将所有的细节都考虑在内。
一周后,一份厚厚的、装订精美的报告,放在了林辰的桌上。
里面不仅有权威的水文地质勘查结论、地下水储量分析,
更有一整套完整的、包含精确坐标、钻井深度、倾斜角度、设备选型和预算的《老鸦沟村安全饮水自建井工程初步设计方案》。
报告的封页上,盖着省地质大学那枚鲜红的、沉甸甸的公章。
送走了陈教授一行人,林辰拿着这份重于千钧的报告,再次去了县城。
还是那个熟悉的县水利局,还是那条熟悉的走廊。
林辰这一次,再也没有任何可顾虑的了。
他敲响了水利规划科的门,开门的果然还是那个科长老王。
几天不见,老王似乎精神了不少,至少没再满身酒气。
他一抬头看见林辰,先是一愣,随即挤出一个有些僵硬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