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漏雨阁楼里的十万订单
哗啦啦——
顾昭昭手忙脚乱地用塑料布堵住阁楼漏雨的瓦缝,可雨水还是顺着木梁淌下来,把她摊在桌上的缴费单泡得软塌塌的。母亲住院费还差三万二,房东李婶的钥匙串已经敲了三次窗户:昭昭丫头,再拖三天,这屋我真要换锁了啊!
来了来了!她扯下塑料布,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手机刚好在这时候震动起来。
是一条陌生短信:修复明成化青鸾衔珠纹碗,定金十万,收件人:云隐斋·谢砚琛。
顾昭昭盯着照片里的碗——釉色青中透蓝,鸾鸟尾羽缺了半根,和她师父陈师傅临终前提过的民间流落的那只一模一样。她咬了咬嘴唇,指尖在屏幕上敲下:接。
深夜,阁楼里只亮着盏台灯。顾昭昭戴着师父传下来的隐瓷刀,小心翼翼刮去碗底的积尘。刀尖刚碰到缺口,突然咔一声——碗心裂开蛛网纹,露出个拇指大的暗格!
她心跳得厉害,伸手去摸,却被碎瓷片划破了食指。一滴血珠渗进瓷胎,暗格里竟飘出张泛黄的信纸,上面歪歪扭扭写着:昭秋,碗在梧桐巷的阁楼里,等你。
沈棠秋顾昭昭念出信末的名字,突然想起师父说过,民国时有位姓沈的女修复师,和她们这行渊源极深。
窗外突然传来汽车鸣笛声。她扒着窗户往下看,一辆黑色轿车停在巷口,驾驶座上的人摇下车窗,路灯照出半张冷白的脸——这人她认识,云隐斋的谢砚琛,本市古董圈出了名的冷面阎王。
顾小姐,他降下车窗,声音像浸了冰水的玉,明天上午十点,带着碗来云隐斋。
顾昭昭攥紧碗,指甲掐进掌心:定金十万,我现在就要。
谢砚琛挑眉:行。
第二章:民国修复师的续魂日记
修复室的窗户正对着后院的茉莉树。顾昭昭蹲在地上,用牙刷蘸着牙粉刷碗底的碎瓷片——这是陈师傅教的土办法,比砂纸温和,不会伤釉。
用这个。
谢砚琛不知何时站在门口,手里举着个小瓷瓶:珍珠粉调凡士林,去釉上污渍最干净。
顾昭昭接过瓶子,闻到淡淡的珍珠香:你母亲……也做修复
她以前在故宫。谢砚琛靠在门框上,后来嫁给我父亲,就收山了。
顾昭昭没接话,低头继续刷碗。碎瓷片一片片拼起来,她突然在碗底摸到个凸起的纹路——是朵六瓣海棠。
这是……
沈棠秋的标记。谢砚琛的声音轻得像叹息,我母亲说,当年有个穿月白旗袍的姑娘,总在修复室门口转悠,说要‘给老物件续魂’。
顾昭昭的手顿住。她想起昨夜在暗格里翻到的日记——
三月廿七,晴。今日师父教我用核桃壳磨金粉,说要存够三罐,才能补全那只从宫里流出来的青鸾碗。王伯说,苏州来的谢公子要接我去上海,可我舍不得这只碗……
四月十五,阴。日本人打进来了,王伯把我塞进运货的卡车。我把半只碗交给他,说‘要是回不来,让昭秋守着碗过’。昭秋是我娘的小名,他不知道……
顾昭昭吸了吸鼻子,抬头看向谢砚琛:你母亲……是不是有个妹妹
谢砚琛猛地抬头:你怎么知道
沈棠秋的日记里写,她有个妹妹,叫沈昭秋。顾昭昭把日记本推过去,最后一页写着:‘若有来生,我想做个不用为钱发愁的修复师,和阿琛一起……’
谢砚琛的手指颤抖着翻到最后一页,突然笑了:阿琛是我小名。
窗外的茉莉花被风吹落,飘进屋里。顾昭昭看着他眼底的湿意,突然觉得这冷面老板也没那么难相处。
明天开始,我教你认矿料。谢砚琛合上日记本,修复师的眼睛,得比X光还毒。
第三章:直播修复!打脸老同行
云隐斋的直播间开播半小时,弹幕已经刷成了海。
家人们看这个碗!明成化的青鸾衔珠,市面上独一份!谢砚琛举着特写镜头,今天请我们的首席修复师顾昭昭,给大家直播修复过程。
顾昭昭坐在镜头前,系着靛蓝围裙,腕间的青釉疤痕若隐若现。她拿起金粉刷,笑着说:大家看这个金粉,不是化学胶,是山核桃壳晒干磨粉,混着鱼鳔胶熬的。老辈人说‘金缮不是补,是让伤口发光’。
弹幕炸了:手艺人牛掰!姐姐缺徒弟吗这碗修复完能值多少钱
修复不是为了值钱。顾昭昭低头填着釉,是让它‘活’着说话。比如这只碗,它经历过战火,流落过民间,现在我们要让它继续‘活’下去。
叮——打赏提示音不断响起。半小时后,打赏金额破十万,母亲的手术费到账。
叮咚——直播间突然进来个黑粉:用胶水糊的吧当我看不出
顾昭昭抬头,镜头里映出门口站着个穿香云纱衬衫的男人——景瓷轩的程怀瑾。
程老板。谢砚琛语气冷了下来,有事
谢老板好手段。程怀瑾皮笑肉不笑,用化学胶修复文物,当我们是死人
顾昭昭站起身,举起碗对着灯光:程老板要是不服,咱们做个鉴定。她打开手机紫外线灯,金粉接口处泛起淡金色荧光,这是我按民国修复师的方法,加了防伪料。您要是找出半点化学胶,我把碗吃了。
程怀瑾的脸瞬间白了。他刚要发作,谢砚琛已经挡在顾昭昭身前:程老板,云隐斋的规矩是——他指了指墙上的诚信二字,假一赔十。
程怀瑾悻悻地走了。谢砚琛转头看向顾昭昭,嘴角微扬:不错,比我预期的还能打。
顾昭昭笑了笑:那当然,我可是陈师傅的徒弟。
陈师傅谢砚琛的眼神突然变得复杂,他教你的,可不止这些吧
第四章:深夜阁楼的隐形守护
顾昭昭是在凌晨三点被饿醒的。
阁楼的厨房飘来藕粉桂花的香气,她揉着眼睛走出去,看见谢砚琛正站在灶台前,搅着砂锅里的羹。
你……
吵到你谢砚琛回头,耳尖发红,我看你修复到两点,猜你肯定没吃晚饭。
砂锅里的藕粉羹浓稠适中,撒着星星点点的桂花。顾昭昭舀了一勺,甜而不腻:你怎么知道我没吃
监控。谢砚琛面不改色,后院装的,防贼。
顾昭昭瞪他:监控能看到厨房
能。谢砚琛低头继续搅羹,也能看到你蹲在地上捡瓷片,用牙刷刷缝隙,被划出血也咬着嘴唇不掉泪。
顾昭昭的手顿住。她想起昨晚修复时,确实有块碎瓷扎进指缝,她咬着牙没吭声。
谢砚琛。她放下碗,我不是可怜虫。
我知道。他把碗塞进她手里,所以才心疼。
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在他微颤的睫毛上。顾昭昭突然觉得,这冷面老板好像也没那么冷。
第五章:母亲的瓷脉梦与暗箭
林叙秋出院那天,阳光正好。
顾昭昭推着轮椅带她去院子里晒太阳,老太太手里攥着个布包:昭昭,妈梦见个穿月白旗袍的姑娘,说你是‘瓷脉里来的’。
瓷脉顾昭昭心里一跳。
她说‘瓷脉不能断’。林叙秋摸了摸她的头,你小时候总蹲在瓷片堆里玩,我就说,咱闺女是瓷器的缘分。
顾昭昭鼻子发酸。她想起小时候,母亲捡了块碎瓷片,用金漆补成小花,给她当发卡。
可这份平静很快被打破了。
当天夜里,顾昭昭被母亲的咳嗽声惊醒。她冲进病房,看见林叙秋浑身起红疹,床头的监护仪发出刺耳的警报。
医生!医生!她拽着值班医生的袖子,我妈刚输上液就成这样了!
医生检查后皱眉:可能是药物过敏,不排除人为。
顾昭昭的手在发抖。她想起白天护工阿姨说药是景瓷轩送来的,想起程怀瑾离开时那个阴恻恻的笑。
昭昭。林叙秋突然抓住她的手,小谢……是不是谢砚琛
顾昭昭愣住:妈,你怎么知道
他昨天来看我了。林叙秋笑,他说你总吃凉包子,让我提醒你别熬夜。她摸出个保温桶,这是他今早送的藕粉羹,还热乎呢。
顾昭昭的眼泪砸在保温桶上。她突然想起谢砚琛说的监控,想起他总在她工具箱里塞润喉糖——原来那些巧合,都是他的隐形守护。
第六章:文物盲盒爆火!表妹搅局
顾昭昭是在修复一批出土陶俑时,突然想到盲盒的。
小谢,你说现在年轻人喜欢什么她举着陶俑,要是卖‘修复盲盒’,99块钱买块碎瓷片,我直播修复,讲背后的故事……
能行。谢砚琛靠在门框上,但得加个‘非遗体验’,让买家自己动手。
盲盒上线当天,云隐斋的直播间直接炸了。
家人们看这个!碎成七瓣的清代翡翠扣!顾昭昭举着碎片,修复后拼出‘长命百岁’四个篆字,背后还有个新嫁娘装错箱子的故事……
弹幕刷疯了:我要!我要!姐姐的故事比电视剧还好看!十分钟不到,盲盒售罄,二手平台被炒到一千八。
可还没等顾昭昭高兴,程怀瑾就带着投资公司的人杀上门:顾小姐,我出五百万,收购你工作室51%的股份。
不卖。顾昭昭头也不抬,我要自己做。
你做不起来。程怀瑾冷笑,没有资本,你这点名气撑不过三个月。
叮——谢砚琛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云隐斋全资控股,收购你工作室。
程怀瑾的脸瞬间扭曲:谢砚琛!你——
成交。谢砚琛递过合同,但有个条件。他看向顾昭昭,工作室名字,叫‘瓷光’。
反转:签完合同,程怀瑾的手机突然震动。他躲到角落接电话:爸,那丫头不同意……什么谢家表妹要入股他挂了电话,重新堆起笑,谢老板,我突然想起还有笔生意要谈,改天再来拜访。
谢砚琛挑眉:我表妹
第七章:百年前的同路人
顾昭昭是在沈棠秋故居的地下室,找到另一半青鸾碗的。
地下室墙上全是修复笔记,最里面的暗格里,放着半只碗——和她手里的那只严丝合缝。
昭秋,碗找到了。她轻声说。
啪嗒。
头顶突然传来响动。顾昭昭抬头,看见谢砚琛站在楼梯口,手里举着个老式手电筒:我就知道你会来。
你怎么……
我母亲的日记里写,沈姑娘的故居有间地下室。谢砚琛走下来,把手电筒递给她,你看这个。
他翻开一本旧相册,里面是张合影:穿月白旗袍的沈棠秋和穿西装的男人站在云隐斋老招牌下,男人手里捧着修复好的整碗。
这是我曾祖父。谢砚琛说,他当年是留洋归国的文物商人,帮沈姑娘保管半只碗,说‘等战乱结束,一定让她看见完整的碗’。
顾昭昭的手指抚过照片背面的字迹:昭秋,等我回来。
他没回来。谢砚琛的声音低了下去,抗战胜利后,云隐斋被抄了,曾祖父被当成‘投机倒把’抓了,直到去世前,都没再见过沈姑娘。
顾昭昭突然握住他的手:可碗找到了。
谢砚琛抬头,眼底有星光:是啊,碗找到了。
第八章:深夜修复搭子与润喉糖
咔嗒。
顾昭昭抬头,看见谢砚琛拎着保温桶站在修复室门口。
又吃凉包子他晃了晃桶,藕粉桂花羹,温着。
她接过碗,舀了一勺:你怎么知道我又吃凉的
工具箱里的润喉糖少了两颗。谢砚琛在她身边坐下,你修复时总咳嗽,我让人送了新的。
顾昭昭低头,看见工具箱里整整齐齐放着几盒润喉糖,包装是她喜欢的柠檬味。
谢砚琛。她突然说,你是不是……喜欢我
谢砚琛的手一抖,润喉糖撒了一地。
我……他耳尖通红,我母亲说,喜欢一个人,就是要护着她,不让她受委屈。他低头捡糖,你小时候蹲在瓷片堆里玩,我母亲说,这姑娘的眼睛,像瓷器里的光。
顾昭昭笑了:那你呢
我他把润喉糖塞进她手里,我是那个,想把光护得更久的人。
冲突:谢砚琛的手机突然响起,是表妹谢清欢的电话:哥,我听说你收购了顾昭昭的工作室她可是陈庆生的徒弟,万一……
谢砚琛挂了电话,脸色沉了下来:清欢最近总往景瓷轩跑,我得去看看。
第九章:行业大会!国际打脸
全国文物修复师大会现场,顾昭昭站在展柜前,看着程怀瑾。
顾小姐,主持人笑着问,有人说你用现代技术伪造文物,你怎么解释
我可以用事实证明。顾昭昭拿起修复好的青鸾碗,这是用民国修复师沈棠秋的方法,金粉掺核桃壳粉。大家可以看——她用棉签蘸醋擦修复处,金粉在红外光下,会显现出明代的‘朱砂结晶纹’。
大屏幕上,金粉处果然泛起淡淡的红光。
这叫‘历史层’。顾昭昭继续说,老修复师的手艺,不是机器能复制的。
程怀瑾的脸瞬间惨白。他突然冲上台,撞翻展柜:你胡说!这元青花是我花两百万买的真品!
哐当——
元青花摔在地上,碎片四溅。专家捡起一片,摇了摇头:这是现代高仿,连釉色都不对。
全场哗然。顾昭昭看向程怀瑾,他正捂着脸后退,像个跳梁小丑。
反转:人群中走出个金发碧眼的男人,捡起一片碎片:这才是真的元青花。他用英语说,真正的元青花用的是苏麻离青料,你们这是化学染料。
谢砚琛挡在顾昭昭身前:这位是
国际文物鉴定师马克。男人笑了笑,谢先生,你们云隐斋的名声,该好好捡捡了。
第十章:瓷脉永续,双向奔赴
瓷光修复工作室挂牌那天,阳光正好。
顾昭昭站在门口,看着牌匾上的瓷脉永续四个字——是谢砚琛亲手写的,笔锋苍劲有力。
昭昭!林叙秋拎着一篮茉莉花走过来,小谢说要在院子里种茉莉,我帮你搬。
谢谢妈。顾昭昭接过篮子,转头看向谢砚琛,你怎么来了
我来当‘首席体验官’。谢砚琛举着个盲盒,今天第一单,是我自己买的。
顾昭昭拆开盲盒,里面是块碎成五瓣的清代银镯,她笑着抬头:修复完,能刻上‘昭昭和阿琛’吗
随便。谢砚琛耳尖发红,只要是你想的,都行。
林叙秋看着他们,笑得眯起眼:小谢啊,我家昭昭小时候怕黑,你以后多陪她修夜灯。
好。谢砚琛握住顾昭昭的手,不黑,有我在,你眼里永远有瓷光。
谢清欢从人群中挤进来,眼眶通红:哥,对不起……我之前被程怀瑾骗了,以为谢家对不起沈姑娘……她递上一封信,这是曾祖父的日记,他说当年抄家是被人陷害,真正的幕后黑手是……
谢砚琛接过信,看向顾昭昭:看来,我们的故事,才刚开始。
第十一章:表妹的秘密与老账本
谢清欢是在工作室挂牌后的第三天找上门的。
她穿了件月白色针织衫,头发松松挽着,手里拎着个檀木匣子,站在瓷光门口时,连空气都带了股旧书摊的味道。
顾小姐。她先朝顾昭昭鞠了个躬,目光却落在谢砚琛身上,哥,我爷爷让我把这个交给你。
谢砚琛接过匣子,指尖刚碰到铜锁,脸色就变了。
这是……
曾祖父的日记。谢清欢轻声道,去年收拾老宅时在房梁上找到的,爷爷说,这里面藏着谢家最大的秘密。
顾昭昭好奇地凑过去,匣子里躺着本泛黄的线装书,封皮上用蝇头小楷写着:云隐斋志·同治三年。
谢砚琛翻开第一页,瞳孔骤缩——
光绪二十年,春。苏州谢氏与沈氏联姻,沈氏女名棠秋,擅金缮,携半只青鸾碗入赘。婚后三月,棠秋失踪,碗亦不知所踪。族老议:‘沈氏女克夫,谢氏当绝其嗣。’
绝其嗣顾昭昭倒抽一口凉气,也就是说……
我曾祖父本是谢家长房嫡子,因娶了沈棠秋,被逐出家族。谢砚琛的声音发哑,后来他流落上海,靠倒卖文物为生,直到被当成‘投机倒把’抓了……
谢清欢突然开口:可爷爷说,曾祖父临终前反复念叨‘我对不起沈姑娘’。他还说,当年沈姑娘根本没失踪,是被……她顿了顿,被人害了。
顾昭昭想起沈棠秋日记里那句若我回不来,手不自觉攥紧了衣角。
哥,马克先生说,最近有批文物从海外回流,其中就有疑似青鸾碗的残片。谢清欢压低声音,我怀疑,当年害沈姑娘的人,现在还在暗处。
谢砚琛合上日记,目光冷得像冰:清欢,你最近接触程怀瑾了
谢清欢脸色一白:他……他说能帮我查曾祖父的案子……
离他远点。谢砚琛攥紧匣子,程家在文物圈混了三代,黑历史能写几本书。
顾昭昭看着两人拉扯,突然插了句:要不……我帮你们查
谢砚琛转头看她:你
我师父教过我查古籍。顾昭昭指了指自己工具箱里的旧书,而且,沈姑娘的故事……我想替她写完。
谢清欢眼睛一亮:顾小姐,你愿意帮忙
不过。顾昭昭笑了笑,得先吃顿好的——我饿了。
第十二章:老茶馆的线索与醋坛子
顾昭昭选了家藏在巷子里的老茶馆。
青砖墙上挂着民国茶社的木牌,柜台后的大爷正用长嘴铜壶冲茶,水柱划出漂亮的弧线。
要查民国时期的文物失踪案,得找‘百晓生’王伯。大爷擦着桌子,他在这儿听了三十年戏,知道半座城的秘密。
三人坐在靠窗的八仙桌,谢砚琛点了壶碧螺春,顾昭昭则盯着桌上的虾饺出了神——她小时候总偷吃母亲包的虾饺,被抓包时就说是虾饺先动的手。
王伯来了!大爷朝门口喊。
进来个穿灰布衫的老头,手里拎着个鸟笼,鸟笼里画眉正扑棱翅膀。
小谢王伯眯眼,这是你对象他指了指顾昭昭。
谢砚琛耳尖发红:王伯,这是顾小姐,我们……合作查案。
王伯嘿嘿一笑:行,那我就直说了。他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十年前,我收了个老客的旧物,是个红漆木盒,里面有半只青鸾碗的残片,还有张当票。
当票顾昭昭凑过去。
王伯展开当票,日期是民国二十六年八月十五:典当行是‘同福’,地址在苏州观前街。典当人写的是‘沈氏,年二十有四’。
和我师父说的时间对得上!顾昭昭拍桌,沈姑娘失踪前一个月!
谢砚琛攥紧茶盏:同福当铺……我查过,十年前就拆了。
拆了王伯一拍大腿,巧了!上个月我孙子说,观前街工地挖出个地窖,里面有块刻着‘同福’的砖!
三人同时站了起来。
现在去顾昭昭眼睛发亮。
等等。谢砚琛拉住她,王伯,那半只碗呢
王伯叹气:那客人后来又赎走了,说是‘传家宝’。
谢清欢突然从包里掏出张照片:我爷爷说,曾祖父当年在当铺见过这个女人——照片里是穿月白旗袍的沈棠秋,怀里抱着半只碗,身后站着个戴圆框眼镜的男人,这是……
我曾祖父。谢砚琛瞳孔微缩,他果然见过沈姑娘!
第十三章:地窖里的传家宝
观前街工地尘土飞扬。
顾昭昭蹲在地窖入口,看着工人用铲子小心清理泥土。谢砚琛站在她身后,手里举着个考古灯,灯光照亮地窖的青砖墙。
找到了!
工人喊了一声,从泥里捧出个红漆木盒——和王伯描述的红漆木盒一模一样。
谢砚琛戴上手套打开盒子,里面躺着半只青鸾碗残片,和一张泛黄的当票。
和沈姑娘的日记对得上!顾昭昭接过残片,和之前找到的半只碗一对,严丝合缝!
谢清欢翻出手机里的照片:爷爷说,曾祖父当年典当的是‘半只碗’,可这张当票上写的是‘全套青鸾衔珠纹碗’……
谢砚琛的指尖停在当票的落款处:典当人签名是‘沈棠秋’,但……他用放大镜仔细看,这字迹不对。
不对顾昭昭凑过去,我看看——
沈姑娘的字偏瘦劲,谢砚琛指着签名,这字圆润,像是……男人的字。
地窖里突然响起手机铃声。谢清欢接起电话,脸色骤变:什么程怀瑾买下了那块地他要把工地夷平
不行!顾昭昭拽起她就跑,得赶紧拦住他!
第十四章:工地的对峙与旧照片
程怀瑾的越野车停在工地门口,他正和一个戴安全帽的男人握手,手里晃着份文件。
程老板好手段。谢砚琛冷笑,强拆文物遗址,不怕吃官司
程怀瑾转身,看见顾昭昭时愣了愣:顾小姐你们来这儿干什么
这地底下有民国文物。顾昭昭举起木盒,你要是敢动,我就报警。
报警程怀瑾嗤笑,我有合法手续。他晃了晃文件,这片地是谢氏旧产,我通过拍卖行拍下来的。
谢氏旧产谢砚琛皱眉,我怎么不知道
你当然不知道。程怀瑾走到谢砚琛面前,十年前,谢家老大把这片地抵押给了我爷爷,借条还在我这儿。他从口袋里掏出张泛黄的借条,上面写着‘若三年内不还钱,土地归程家所有’。
谢砚琛接过借条,手在发抖——借条上的签名,是曾祖父的字迹。
所以你早就盯上这块地了顾昭昭瞪他,就为了挖文物
文物程怀瑾笑了,我程家三代做古玩生意,要挖早挖了。我就是想……他看向谢砚琛,逼你卖了云隐斋,彻底退出这行。
你做梦!谢砚琛把借条撕得粉碎,我谢砚琛的地,就算掘地三尺,也得挖出真相!
工地突然传来骚动。几个工人举着锄头喊:程老板,这地底下有宝贝!
众人围过去,只见泥土里露出半截青石板,上面刻着云隐斋·沈氏四个大字。
顾昭昭蹲下身,用刷子轻轻刷去浮土——石板下露出个暗格,里面躺着个铁盒,盒盖上刻着昭秋手植。
第十五章:铁盒里的情书与真相
铁盒的锁头很简单,谢砚琛用指甲刀一撬就开了。
里面躺着几封信,信纸已经发黄,字迹却清秀有力——
阿琛吾夫:
今日在同福当铺当了半只碗,换得三十块大洋。你说过,等攒够钱就接我去上海,可我又舍不得这半只碗……它陪我熬过了最苦的日子,就像你陪我熬过了所有风雨。
昭秋
民国二十六年八月十五
顾昭昭的眼泪砸在信纸上。
第二封信里夹着张照片——是沈棠秋和谢砚琛曾祖父的合影,背景是云隐斋的老招牌。照片背面写着:昭秋说,等战乱结束,我们要在云隐斋办一场金缮婚礼,让全北京的人看着我穿凤冠霞帔,嫁给我最爱的修复师。
第三封信是曾祖父写的:棠秋,我对不起你。那日日本人追来,我本想带你走,可程家的人堵了巷子……我把半只碗塞给王伯,让他交给你,自己引开了追兵。后来我被抓进大牢,他们说我‘通敌’,可我知道,是我对不起你……
谢砚琛的手在发抖,他摸出怀里的玉扳指——那是母亲临终前交给他的,扳指内侧刻着昭秋二字。
原来……他声音哽咽,我母亲知道这一切。
顾昭昭握住他的手:现在不是难过的时候。程怀瑾还在前面,我们得……
顾小姐。
程怀瑾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手里举着枪,眼神癫狂:你们以为找到这些就能赢我程家为了这半只碗,等了十年!
谢砚琛把顾昭昭护在身后,冷声道:程怀瑾,你以为杀了沈姑娘就能得到碗你错了——沈姑娘的碗,从来就没离开过她。
你什么意思
沈姑娘的日记里写过,顾昭昭说,她把半只碗分成两份,一份给王伯,一份藏在……她看向谢砚琛,藏在云隐斋的房梁上。
谢砚琛猛地抬头,望向云隐斋的方向。
那里,夕阳正把青瓦染成金色,像极了沈棠秋日记里写的瓷脉永续。
第十六章:金缮婚礼与前尘往事
三个月后,瓷光修复工作室张灯结彩。
顾昭昭穿着月白旗袍,腕间系着谢砚琛亲手编的金缮手绳——用的是修复青鸾碗剩下的金粉,编成了鸾鸟的形状。
谢砚琛穿着西装,胸前别着枚青玉修复笔,那是沈棠秋的遗物。
一拜天地——
主持人的声音响起时,顾昭昭看见台下坐着母亲林叙秋,谢清欢,还有王伯。她转头看向谢砚琛,他眼里有星光,和百年前的沈棠秋一样。
二拜高堂——
谢砚琛轻轻握住她的手:昭昭,以后每年的今天,我们都来这里,给沈姑娘补一碗金缮。
好。顾昭昭笑着点头,还要补上,我们俩的。
台下突然爆起掌声。
镜头扫过观众席,程怀瑾站在角落,手里攥着张报纸——头版是云隐斋旧址发现民国文物,证实谢氏与沈氏百年情缘。他的脸阴沉得可怕,却在看到顾昭昭和谢砚琛相视而笑时,突然捏碎了报纸。
婚礼结束后,顾昭昭和谢砚琛去了沈棠秋故居的地下室。
他们在暗格里放了块新的青鸾碗残片——用两人的名字刻了昭琛同春四个字。
这样,顾昭昭靠在谢砚琛肩上,沈姑娘的碗,就完整了。
谢砚琛吻了吻她的发顶:嗯,完整了。
第十七章:新的起点与未说的秘密
半年后,瓷光成了京城最火的文物修复工作室。
顾昭昭的直播账号粉丝破百万,每天的修复盲盒都能卖空。她总说:修复不是遮丑,是让老物件‘活’着说话。
谢砚琛则成了她的专属助理,每天帮她整理工具,递润喉糖,偶尔还会在直播里客串鉴定师,用他那套文物界冷知识把弹幕逗得哈哈大笑。
这天,顾昭昭正在修复一只明代青花瓷瓶,谢砚琛端着她的午饭走进来:昭昭,歇会儿吧。
再等等。顾昭昭头也不抬,这只瓶子的釉色有点怪,我得查查矿料。
谢砚琛凑过去,看见她在笔记本上画着釉色图谱:需要我帮忙吗
你顾昭昭笑了,你懂这个
我母亲的日记里,夹着张矿料图谱。谢砚琛掏出张泛黄的纸,她说,这是沈姑娘当年教她的。
顾昭昭接过图谱,眼睛一亮:和这只瓶子的釉色……几乎一模一样!
两人凑在一起研究,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们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长。
昭昭。谢砚琛突然说,有件事,我想告诉你。

当年,我曾祖父被抓,其实是因为……他顿了顿,他替沈姑娘顶了罪。
顾昭昭的手顿住:顶罪
程家的人威胁他,说如果他不承认‘通敌’,就杀了沈姑娘。谢砚琛的声音发哑,他为了保护她,自己扛了所有罪名。
顾昭昭抬头看他,眼里有泪光:所以,你这些年……
我一直在查真相。谢砚琛握住她的手,现在,我终于可以告诉她了。
窗外,茉莉花开了,香气飘进屋里。
顾昭昭靠在他肩上,轻声道:那……我们去云隐斋,给沈姑娘和曾祖父办场‘迟到的婚礼’吧
谢砚琛笑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