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州,一家不起眼的快捷酒店。
房间被改造成了一个临时的指挥部,窗帘拉得密不透风,空气里弥漫着电子设备运行的低热和速溶咖啡的味道。
王建国盯着面前分屏的监控画面,一言不发。
画面上,是孙慧公寓楼外的几个固定机位,以及一个由无人机提供的俯瞰视角。
“头儿,有发现。”
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年轻人抬起头,他叫刘洋,是“啄木鸟”小组的技术核心。
他的手指在一个复杂的频谱分析仪界面上划出一道红线。
“孙慧的公寓里,有一个异常信号源。”
王建国走了过去,目光落在屏幕上。
那是一条极不显眼的波纹,微弱,稳定,像是混杂在城市背景噪音里的一粒尘埃。
“能定位吗?”
“可以。”刘洋的指尖在键盘上敲击,一张公寓的平面图立刻弹出,一个红点在图上闪烁。
“信号源直指客厅窗台。”
王建国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
窗台。
那盆被换掉的兰花。
“信号特征呢?”
“非常规的跳频加密,功耗极低,用的应该是微型纽扣电池,可以持续工作半年以上。”刘洋推了推眼镜,“这东西,不是市面上能买到的货色。”
王建国没有说话。
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这不是警告,这是监控。
“灰袍”不仅用那盆花告诉孙慧他们可以随时进来,更是在她身边安下了一只耳朵。
一只专业的,军用级别的耳朵。
“他们很自信。”王建国缓缓开口,声音里听不出情绪,“自信我们发现不了,或者说,自信就算我们发现了,也拿它没办法。”
“那我们要不要进去把它拆了?”旁边一个负责外勤的队员问道。
“不。”王建国摇了摇头,“拆了,就是告诉他们,我们已经入场了。”
他看着屏幕上那个闪烁的红点,像是在看一个等待上钩的猎物。
“他们想听,我们就让他们听。”
“不过,听什么,得由我们说了算。”
刘洋立刻明白了王建国的意思,镜片后的眼睛亮了起来。
“头儿,你是想劫持信号流?”
“能不能做到?”王建国问。
“有难度,需要一个极短的窗口期,对设备进行一次强信号脉冲注入,拿到控制权限。”刘洋的语速变快了,“而且不能被对方察觉。”
王建国转身,重新看向监控画面。
“机会,我会给你创造。”
夜色渐深。
孙慧公寓楼下,一辆印着“市政管网维护”的工程车悄无声息地停在路边。
车厢里,幽蓝的屏幕光映着刘洋专注的脸。
王建国坐在他旁边,戴着耳机,监听着从各个渠道汇集来的声音。
“目标出门了。”耳机里传来观察哨的声音。
屏幕上,孙慧提着一袋垃圾,走出了单元门,走向小区角落的垃圾站。
“刘洋,准备。”王建国的声音沉稳。
“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