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待所的窗帘没有拉严,透进一道京城冰冷的霓虹。
韩萧没有开灯,任由自己陷在沙发柔软的阴影里。
他正在复盘。
白天的会议,像一场没有硝烟的预演。
董教授是明处的炮台,陆承志是暗处的信号。
那枚u盘,是上膛的子弹。
而他自己,是那个持枪闯入棋局的人。
桌上的手机屏幕亮起,振动了一下,没有铃声。
一串经过加密的号码。
韩萧拿起手机,指尖划过接听键。
“是我。”
赵立德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带着一种被砂纸打磨过的疲惫。
韩萧的心沉了一下。
“出什么事了?”
“文翰林的位置,有人了。”赵立德的声音压得很低,似乎在刻意控制着什么。
“省里空降的?”
“不是空降。”赵立德顿了顿,吐出三个字,“是于正林。”
韩萧的瞳孔在黑暗中收缩。
那位之前在省里一直“异常沉默”的于副省长。
那条在文翰林这头巨鳄倒下后,始终潜伏在水下的另一头鳄鱼。
他终于浮出水面,并且直接占据了最关键的常务位置。
“他今天下午刚上任。”赵立德的声音继续传来,每个字都像一块小石头,砸在韩萧心上。
“然后呢?”韩萧问。
他清楚,上任只是开始,真正的动作在后面。
“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召集紧急会议。”
“会议主题,‘防范地方债务风险,集中力量办大事’。”
韩萧的后背慢慢挺直。
好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好一句滴水不漏的官话。
“会上,他点名了云州。”赵立德的声音里,疲惫之上又多了一层无力感。
“他说,云州古城改造项目和机床厂的产业升级计划,摊子铺得太大,步子迈得太快,存在巨大的财政隐患。”
电话那头传来一声沉重的叹息。
“结论是,需要‘缓一缓’。”
缓一缓。
韩萧的指节,在手机冰冷的外壳上用力到泛白。
这不是直接叫停,那会激起太大的反弹。
这是釜底抽薪。
一个“缓”字,银行的贷款会立刻冻结,已经谈好的投资会瞬间观望,下游的供应链会马上恐慌。
整个项目,会被这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浇灭所有人的心气和希望。
这一刀,精准,狠辣,直插心脏。
“海书记怎么说?”韩萧追问。
海闻书记,是赵立德在省里最坚实的后盾。
电话那头沉默了足足五秒。
“海书记要动了。”
赵立德的声音艰涩无比。
“这次文翰林的案子,他居功至伟,上面很赏识,准备调他去外省,任期一到就重用。”
韩萧闭上了眼睛。
这下,连最后一道屏障也消失了。
于正林选择这个时间点发难,绝非偶然。
他等的就是海闻书记权力交接的空窗期。
“还有。”赵立德似乎不想停,想把所有坏消息一次性倒出来。
“云州市里,开始有风声了。”
“什么风声?”
“说你说我们云州的项目能搞起来,全靠的是文翰林在背后支持。”
“现在文翰林倒了,你就是他最大的遗留问题,于省长这是在拨乱反正,清算旧账。”
韩萧的嘴角扯出一个冰冷的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