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夜的喧嚣,直到天色泛起鱼肚白才渐渐平息。
石盘村的村委会大院里,横七竖八躺着的全是累瘫了的村民,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疲惫,可眼睛里那股子亮光,比天上刚落下去的星星还要精神。
空气里弥漫着汗味、泥土味,还有最浓郁的蜜桔清香。
一夜之间,五千单现货销售一空,预售订单更是突破了一万单。
这个数字,像一记惊雷,把整个红山镇都给炸醒了。
第二天一大早,镇政府的大门还没开,门口就锣鼓喧天,人声鼎沸。
王富贵正在办公室里,对着镜子,用手指蘸着茶水,小心翼翼地梳理着自己那几根珍贵的头发。
他昨晚一夜没睡好,一半是嫉妒,一半是兴奋。
嫉妒韩萧那小子走了狗屎运,兴奋的是,这泼天的功劳,最终还是要落到他这个镇长的头上。
“王镇长!王镇长!”秘书连滚带爬地冲进来,满脸通红,“来了!来了!村民们来送锦旗了!”
王富贵猛地一挺胸膛,脸上瞬间堆起了练习过无数次的、和蔼可亲的笑容。
他清了清嗓子,迈着四平八稳的官步,走出了办公楼。
来了!
我的高光时刻,终于来了!
只见镇政府大院里,黑压压站满了人,全是附近几个村的果农。他们簇拥着一面巨大的红色锦旗,上面用金色的丝线绣着八个大字:“为民解忧,恩深似海”。
领头的老刘头,手里还捧着一个大竹篮,里面装着最大、最黄、品相最好的蜜桔。
王富贵感觉自己的心跳都在加速,脸上的笑容也愈发灿烂。
他伸出双手,准备迎接那面代表着无上荣耀的锦旗。
“乡亲们!同志们!你们辛苦了!你们的心意,政府收到了!这都是我们镇政府应该做的嘛!”
他的声音洪亮,充满了领导的关怀。
然而,人群直接从他身边流了过去,像是一股无视了礁石的溪流。
老刘头扯着嗓子,对着办公楼大声喊道:“韩科长在吗?我们是来给韩科长送锦旗的!”
“对!我们要找韩萧!韩科长!”
“要不是韩科长,我们这些桔子就全烂地里了!”
王富贵伸出的双手,尴尬地停在了半空中。
他脸上的笑容,像是被零下三十度的寒风吹过,瞬间冻僵了。
整个大院里,几十上百号人,就这么把他当成了一根电线杆,一个透明的摆设。
韩萧刚被吵闹声惊动,从办公室里走出来,看到这阵仗,也愣住了。
“刘叔?你们这是干什么?”
老刘头一看到他,那张布满皱纹的脸笑成了一朵菊花。
“韩科长!你可算出来了!”
他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前,把那面火红的锦旗,硬塞进了韩萧的怀里。
“孩子!我们这些老骨头,嘴笨,不会说啥好听的!这面旗,你必须收下!这是我们全村人的一点心意!”
另一个村民把那篮金黄的蜜桔也递了过来。
“韩科长,尝尝!这是我们从树上刚摘的,最甜的!”
韩萧被这突如其来的热情搞得手足无措,只能抱着锦旗,哭笑不得。
“使不得,使不得!刘叔,大家的心意我领了,但这真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他话还没说完,一阵急促的刹车声打断了他。
几辆印着“县电视台”、“云州日报”字样的采访车,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呼啸而至,稳稳停在了镇政府大院门口。
车门一开,一群扛着长枪短炮的记者冲了下来。
王富贵眼睛猛地一亮。
机会!
这才是真正的大场面!
村民们不懂事,这些记者可是懂规矩的!他们知道谁才是一个地方的一把手,谁才是新闻报道里真正的主角!
他迅速整理了一下刚才被无视时弄乱的衣领,再次挺起胸膛,脸上重新挂上了那种官方的、无可挑剔的笑容。
他大步流星地迎了上去。
“欢迎!欢迎各位记者朋友来到我们红山镇指导工作!我是红山镇的镇长,王富贵!”
他主动伸出手,准备和为首的记者握手。
一个戴着眼镜的男记者愣了一下,礼貌性地握了握他的指尖,然后立刻抽回手,目光越过他的肩膀,投向了被村民簇拥在中间的韩萧。
“请问,哪位是负责这次直播带货的韩萧同志?”
另一个女记者更是直接,她举着话筒,带着她的摄像师,像一阵风似的绕过王富贵,直接冲到了韩萧面前。
“您好!是韩萧同志吗?我是市报的记者,我们想就这次红山蜜桔网络销售奇迹,对您进行一个专访!”
“韩萧同志!我是县电视台的!能谈谈您当时的创作思路吗?”
“韩萧同志”
一瞬间,所有的镜头、所有的话筒,全都对准了那个抱着锦旗、一脸懵圈的年轻人。
王富贵,再一次被华丽地无视了。
他像一个准备登台表演的演员,灯光却打在了台下的观众身上。
他站在原地,脸上的肌肉开始不听使唤地抽搐。
青一阵,白一阵,最后变成了一种难看的猪肝色。
人群中,一个穿着干练风衣,气质出众的年轻女人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往前挤。
她叫苏沐清,是省报的王牌记者。
她的目光锐利如鹰,没有第一时间去采访事件的主角韩萧,而是举起了手中的专业相机,将镜头对准了那个被挤在人群外围,笑容比哭还难看的王富贵。
“咔嚓。”
一声清脆的快门声,将这副堪称官场现形记的绝佳画面,精准地定格了下来。
而风暴中心的韩萧,此刻已经被热情的记者和激动的村民围得水泄不通。
“韩科长,你就跟大家说说吧!”
“是啊!让城里人都知道知道,我们的桔子有多好!”
韩萧看着眼前一张张朴实而期待的脸,又看了看那些闪烁的镜头,他知道,自己躲不掉了。
他深吸一口气,将怀里的锦旗交给旁边的老刘头。
他没有紧张,反而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
“各位记者朋友,各位乡亲。”
他一开口,嘈杂的现场奇迹般地安静了下来。
“首先,我要纠正一点。这次的成功,不是我韩萧的功劳,更不是什么奇迹。”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功劳,属于我们红山镇千千万万勤劳的农民兄弟。是他们用一年的汗水,种出了这么好的桔子,这才是所有成功的基础。”
村民们听到这话,胸膛都挺直了,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功劳,也属于我们的新时代。是这个伟大的时代,给了我们互联网这么好的工具,让深山里的好东西,能被外面的人看到,能卖出它应有的价值。”
“我只是在正确的时间,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我只是把我们红山人民的心里话,通过一种新的方式,说了出来而已。”
他的话不带任何华丽的辞藻,却句句说到了人的心坎里。
那些记者们奋笔疾书,摄像机忠实地记录下他每一个真诚的表情。
“如果说,这真是一场奇迹,那创造这个奇迹的,不是我,而是人民的智慧。”
话音刚落,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果农们用力地鼓着掌,他们的眼眶都红了。他们这辈子,第一次听到有当官的,把功劳完完全全地给了他们这些泥腿子。
被挤在外围的王富贵,听到韩萧这番话,肺都快气炸了。
好小子!
得了便宜还卖乖!把功劳全推给老百姓和什么狗屁时代,那你成什么了?不求名不求利的大圣人?
这不显得我这个想抢功的镇长,像个卑鄙无耻的小人吗?!
他急了,拼命想往里挤。
“咳咳!”他大声地咳嗽,试图吸引注意力,“作为镇政府的领导,我也想补充两句”
可惜,没人理他。
一个扛着摄像机的大哥不耐烦地用胳膊肘把他往旁边顶了顶。
“哎,这位同志,麻烦让让,挡着镜头了!”
王富贵被顶得一个趔趄,差点摔倒。
他彻底傻眼了。
我是谁?
我在哪?
今天这场盛大的表彰会,主角到底是谁?!
采访的喧嚣终于散去。
记者们带着满意的素材心满意足地离开了,村民们也把锦旗和祝福留下,三三两两地回村里忙活预售的订单去了。
镇政府大院里,终于恢复了平静。
韩萧感觉自己像是打了一场硬仗,浑身都快散架了。
他揉着发酸的脖子,正准备回办公室瘫一会儿,口袋里那部屏幕裂成蜘蛛网的手机,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
他掏出来一看,来电显示是一个陌生的座机号码,区号是县里的。
他按下接听键,放到耳边。
“喂,你好。”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然后传来一个沉稳、威严,带着不容置疑气度的声音。
“是红山镇的韩萧同志吗?”
“我是,请问您是?”
“我是县委办公室的。”
那声音不急不缓,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
“李建国书记,想见你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