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重天,妖皇宫。
帝俊自然也收到了地府法旨,他先是一愣,随即发出一声嗤笑。
“无能狂怒!”他将这道法旨视作巫族黔驴技穷的恐吓,“本皇乃天帝,执掌周天,他们连阳间都出不来,还想管到我妖族的死后之事?可笑!”
他还沉浸在即将大功告成的狂喜之中,完全没有意识到,他那自以为“妙不可言”的计策,除了激怒女娲,得罪地府之外,还触动了另一位真正恐怖的存在。
洪荒大地之上,那股由亿万人族魂魄汇聚而成的冲天怨气,已然凝聚成了实质,化作肉眼可见的黑灰色气柱,洞穿云霄,搅动了九天风云。
这股怨气,至纯至粹,充满了对生的眷恋与对死的恐惧,它绕开了天庭的监察,无视了仙山的结界,径直冲向了那些与人族气运相连的圣人道场。
首阳山,八景宫。
此地万古清净,乃是太清圣人老子“无为而治”大道的显化。山中青牛卧于松下,仙鹤立于溪边,连风都仿佛带着一丝慵懒的道韵。
然而,当那股人族怨气如一滴浓墨,悄无声息地滴入这片清净天地时,一切都变了。
溪水不再清澈,泛起丝丝涟漪;仙鹤收颈,发出了不安的低鸣;青牛更是猛地站起,焦躁地刨着蹄子。
八景宫内,那张悬挂于大殿中央,阐述天地至理、定鼎地火水风的太极图,毫无征兆地,开始缓缓旋转。
一黑一白两条阴阳鱼,游走的速度骤然加快,一股若有若无,却足以令天地失色、万物凋零的恐怖杀机,从中弥漫开来。
端坐于蒲团之上的太清老子,那双仿佛亘古不变的眼眸,缓缓睁开。
他虽因巫族抢先,未得全部教化功德,但人族终究是他立教之基,是他太清一脉的道统所在。帝俊此举,无异于刨他的根,毁他的道!
无为,不代表无情。
圣人,亦有怒火。
老子没有言语,身形自蒲团上消失,下一瞬,已然出现在南天门外。
天庭,凌霄宝殿。
帝俊正与鲲鹏等人商议着炼制屠巫剑的细节,享受着大权在握、逆天而行的快感。
就在此时,一股清净无为,却又沉重到让整座天庭都为之凝滞的道韵,降临了。
帝俊心中一凛,猛然抬头,只见一位身穿朴素道袍,手持扁拐的老者,不知何时已站在殿中。
他明明就站在那里,却仿佛与整个世界隔绝,独立于时空之外。
“太清圣人?”帝俊瞳孔一缩,连忙起身,强压下心中的惊疑,躬身行礼:“不知圣人驾临,有失远迎。”
老子面无表情,手中扁拐轻轻一点地面,明明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却让在场所有妖神都感觉神魂一震,仿佛听到了天道崩塌的哀鸣。
“帝俊。”老子的声音平淡如水,却蕴含着质问天地的威严,“你可知罪?”
帝俊心中一沉,面上却不动声色,直起身子,朗声道:“启禀圣人,朕不知何罪之有。巫族乃盘古污血所化,残暴不仁,为祸洪荒。朕顺应天意,炼制神兵,荡平巫族,还洪荒一个朗朗乾坤,乃是天道大势,何罪之有?”
他巧妙地避开了人族,将一切都推到了“天道大势”和“清剿巫族”的借口上。
“天道大势?”老子重复了一遍,嘴角浮现出一丝若有若无的讥讽,“以屠戮亿万生灵为代价,换来的大势,是你的大势,还是天道的大势?”
“人族虽弱,亦是女娲师妹所造,是我道统根基所在。你此举,已入魔道。”
帝俊听出老子话中的维护之意,心中反而生出一股邪火。他认为老子这是在偏袒与巫族关系亲近的人族,是在阻挠他妖族的大业。
“圣人此言差矣!”帝俊的声音也冷了下来,“巫族不除,洪荒永无宁日!些许牺牲,在所难免!朕为天帝,当为洪荒万灵计,而非一族之私!莫非在圣人眼中,那些茹毛饮血的巫族蛮子,比我天庭正统,更为重要?”
一番话,直接将老子推到了偏袒巫族的立场上。
老子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那眼神中,没有愤怒,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漠然。
“好一个为洪荒万灵计。”
他不再多言,转身便走,只留下一句让帝俊汗毛倒竖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