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若有所不知,这一代皇室之内虽然公主众多,但能让我宋家退避三舍,还能不顾规矩将一个宫女送入书院的,仅一人而已。”
当今的皇后是陛下的继后,那位公主也是陛下第一个孩子被封为大长公主,赐号容安。
整件事情也只有涉及到容安大长公主的时候,自家强势的祖父以及爱面子的迂腐亲父,才会选择将这件事情压下去,让宋家吃下这个闷亏。
“皇家辛秘暂且不提,但阿若应该知晓的,先皇后在世的时候,只生下了两个孩子,一个是先太子,因为当年那桩谋反冤案,惨死牢中,虽然民间一直有流传,说先太子妃当年离宫流放的时候腹中已有孩儿,但是明面上,先皇后这一脉,仅剩下了容安大长公主一人了,皇帝念旧情,又因为先太子的事情到底是他偏听偏信说导致的,便将自己所有的愧疚都补给了容安大长公主。”
索性这个屋子里也没有别人,一时之间宋濯锦反而像打开了话匣子,世人皆知,他是个坚定不移的纯臣,是因为当今皇帝的缘故,他才有机会在这样的文成世家里做成了大将军。
但没有人知道的是当初在宋濯锦还年幼的时候,第一个教他功夫的人,是先太子。
当年的知遇之恩,是宋濯锦再也没有办法报答的,先太子被奸人按上了谋反的帽子,那段时间人人自危,就连他那位一向迂腐,一向直言不讳的御史父亲,都在那个时候避其锋芒。
当年的宋濯缨不过一个黄口小儿,他更没有办法去帮先太子,于是与所有人都一样,他尽量在遇见与容安长公主有关的问题上,行方便。
孟丹若一时之间有些默然,关于那位躬行尽瘁,正直无私的先太子,其实她的印象也很深刻。
当年百姓都盼望着有一位明君可以接管整个天下,先太子监国的时候颁布的一系列条例,都是有利于百姓有利于社稷的。
可惜,他死了。
“先太子殿下若能定然是位明君。”
有些话哪怕是面前没有外人也不能说,孟丹若嘴巴动了一下,最后只憋出来了这句话。
宋濯缨在旁边站着,听着自家兄长和嫂嫂的话默默掉眼泪,他如今的遭遇和那位先太子那么相似,都是在莫名其妙中就被人家扣上了莫须有的大帽子,他同情那位先太子之余,其实更心疼自己。
“哥,难道这件事情,我就只能往自己身上背了吗?”正是因为这件事情涉及到大长公主,宋濯缨才只能打碎牙齿朝肚子里咽。
他哭的脸都花了,一双狭长的丹凤眼又红又肿,在见不到哥哥的这些日子里,他被那些下人欺负,被亲父怒骂,被亲母冷落,他连哭都不敢哭。
毕竟是个十岁的孩子而已,他甚至不懂该如何行那些淫禾岁之事!
宋濯锦叹了一口气,这件事情确实不好解决,但凡闹开了不仅有损大长公主的面子,对自家弟弟来日的姻缘以及仕途都有妨碍。
“你可还记得那日事情发生的时候,当天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比如家中可有什么人去寻你,又比如是闻到了什么东西,还是吃了什么不该吃的?”
孟丹若想了想,白日在门口的事情历历在目,程相宜来的那样巧,真的只是为了给自己送那个镯子?
她与那个赵嬷嬷之间一直眉来眼去,最开始的时候,孟丹若并不知道起因,还以为赵嬷嬷虐待宋濯缨是受了程相宜的指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