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军事制度的改革,也先在经济建设和情报收集方面同样下足了功夫。他深知,战争不仅是兵力的较量,更是物资和情报的比拼。首先,他对草原上沿用千年的税收体系进行彻底变革。以往,部落的贡赋全凭自觉,多寡不定,如今,也先制定了严苛的征收制度:“牧民十羊贡一,猎人三貂贡一”。他派出专门的税吏,骑着快马,穿梭于各个部落之间,监督税收的执行。这些税吏头戴铜盔,腰挎皮鞭,如同草原上的恶狼,稍有不从,便会施以酷刑。有一个小部落的牧民,因舍不得上交肥美的羔羊,被税吏当众用皮鞭抽得遍体鳞伤,羊群也被全部没收。这种强硬的手段,让大量的物资迅速汇聚到也先的中军大帐,由专门的官吏登记造册,统一调配,极大地提高了物资调度的效率。
为了控制战略物资,也先还设立了“税监官”这一前所未有的职务。这些税监官的职责主要是监管铁锅等铁器的交易。在也先看来,铁锅不仅是生活用具,更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可熔铸成兵器和甲胄。他颁布法令,私藏铁锅3口以上者论罪,私藏铁器超过5件者同样论罪,刑罚从鞭笞100下到死刑不等。有个部落的首领,因私藏了几把祖传的铁制刀具,被税监官发现后,不仅本人被处死,整个家族都受到牵连,财产被充公,族人沦为奴隶。如此残酷的刑罚,让所有部落都闻风丧胆,再也不敢私自藏匿铁器。
在情报收集方面,也先展现出了惊人的智慧和谋略。他派人深入中原边境,用牛羊、粮食和马奶酒等物资,招募汉人流民。对于这些流民,也先不仅给他们提供安身之所,还帮助他们组建家庭,生儿育女,让他们在草原上安定下来。然后,他发放本钱,让这些流民在宣府、大同边镇开设酒肆。这些表面上普通的酒肆,实则是瓦剌的情报据点。也先派出专人,教导这些流民如何刺探军情,如何藏匿情报。他们学会了将密信藏在马鞍的夹层中,用特殊的药水将情报写在丝绸上,然后缝进衣服里。在宣府的一家酒肆里,有个看似普通的店小二,实则是瓦剌的高级密探。他每天穿梭于军营和市集之间,与明军士兵称兄道弟,在推杯换盏间,收集到了大量关于明军兵力部署、粮草储备的重要情报。这些情报通过秘密渠道,源源不断地传回瓦剌,让也先对大明九边重镇的防御情况了如指掌。
随着情报网的不断扩张,也先的案头摆满了详细的边关地图,上面用朱砂标注着明军的兵力部署、粮仓位置,甚至连某些将领的性格特点和喜好都有记载。这些珍贵的情报,配合蒙古骑兵天生的机动性,让也先在未来的战争中掌握了先机。当大明还沉浸在与兀良哈联姻的喜悦中,以为边境就此太平之时,草原上的也先已经厉兵秣马,一台庞大而恐怖的战争机器正在悄然运转,一场足以改变历史走向的风暴,正在朔风呼啸中缓缓逼近。
草原的深秋,枯黄的草浪在朔风中翻涌,也先站在杭爱山巅,望着广袤无垠的大地,手中的黄金马鞭轻轻敲击着靴筒,发出清脆而冰冷的声响。这位野心勃勃的瓦剌首领,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早已不满足于草原上的称雄,他的心中,正谋划着一场足以震撼天下的惊天阴谋——以“替天行道”之名,掀起对大明王朝的战争狂潮。
也先深知,若想师出有名,必须先找到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他将目光投向了鞑靼部落太师阿鲁台,这个同样雄踞草原的劲敌,此刻却成了他手中的棋子。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也先召集了最精锐的心腹死士,这些人如同草原上的孤狼,忠诚而凶狠。
也先凝视着他们,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狠厉:“此次任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务必截获阿鲁台与明朝的互市文书!”
死士们领命而去,他们骑着快马,在大漠中日夜兼程,如同幽灵般穿梭在沙丘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