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他如今将自己关在院中苦读,只求秋闱能一举高中。”
“今年的时机不太好啊。”李绛若有所思的说道,“你三叔还很年轻,机会很多。”
赵扶莹看向李绛,他这是在提醒她,今年的秋闱会出事,让她提点三叔不要参加今年的秋闱吗?
虽然她早已经察觉到今年的秋闱不太平,并提醒了赵晟,至于他会不会放弃,那是他的事情,与她无关。
“淮北最近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吗?”赵扶莹压低声音询问道,二叔赵启任在淮北境内任县令,老夫人担心他出事,派了卫嬷嬷去淮北传信,迄今未归。
老夫人近日心神不宁的,总担心赵启出了什么事。
“淮北盛产盐。”李绛没有将话说的很明白,只是提醒赵扶莹,若是那边出了什么事,必然跟盐有关。
若是跟盐牵扯上,那都是大事,赵启一个县令,没有多少影响力,只要他自身不参与进去,大概还是能保全自身。
赵扶莹顿时了然,将一行人送到门口,见他们都各自离去,这才转身回府往南山堂而去。
老夫人一直在等赵扶莹,她之所以没有去漱金阁打扰,一是因为来的都是晚辈,她去了,孩子们会拘谨,二是六皇子身份太高,她去了还要行礼,反而尴尬。
“把人都送走了。”
“都送走了。”赵扶莹熟练的上前替老夫人捶腿,“祖母,卫嬷嬷还没有消息回来吗?”
老夫人忧虑的摇了摇头,就是因为没有,她才担心,生怕儿子出了什么事。
“我听六皇子说,淮北盛产盐。”赵扶莹看向一旁坐着喝茶的永定侯,“如果朝廷要在盐上面动刀子,父亲应该能听到风声。”
“你父亲虽然是侯爵,但是散官品阶太低,没有上朝的资格,对朝中的事情知道的不多,只是听说陛下罢免了两淮盐运史。”
赵扶莹一听,顿时松了一口气:“既是这般,想来应该无事了,卫嬷嬷大抵也该回来了,指不定还能给祖母带惊喜回来。”
老夫人神色微动,顿时明白过来,陛下罢免了两淮盐运史,就说明这件事已经了结,若是儿子参与其中,惩罚早就下来了,但是到现在都没有,就说明没事。
仲德任期满四年了,只怕朝廷的调令也下达了,不知道他此次会被调到哪里去。
“六皇子有没有透露其他风声?”
“祖母,六皇子不涉朝政,他能知道淮北盛产盐,说不定都是别人告诉他的。”赵扶莹下意识隐瞒了她对李绛的怀疑。
李绛虽然不涉朝政,但是他对朝廷的动静十分清楚,一个能游刃有余的游走在诸多皇子之间,还能完全的将自己摘出去,
并得到皇帝与太后的宠爱的皇子,绝不是一个废物。
无论是喜好美人,爱好玩乐,都是他的伪装,真正的李绛应该是赵扶莹想起西山围场李绛跟她说的话。
真实的李绛应该是一个杀伐果断,心机深沉的阴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