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说着,两人已经走到了绣坊。
将装有月饼的食盒放下,楚言先取了两个好看的青瓷盘子,将几块月饼摆在上面,放在其中一个柜台上。
随后,她喊来铺子里所有的活计:“今日中秋节,凡是来铺子里买绣品的顾客,消费二两银子,便赠送月饼一块。”
“常先生,一会儿你将今日赠月饼的活动写下来,贴在铺子外面,言明月饼只有二百块,先到先得。”
账房常先生答应下来,其他伙计也将楚言的话记下,各自去忙了。
毕竟是中秋节,这一日县城比往日都要热闹上许多。
楚言又提起给其他各家准备的精美月饼礼盒,同殷氏一起出门,去送节礼。
见着楚言同各家掌柜说话时,面对比她年长许多的人,能做到丝毫不带惧意,与他们谈笑风生,殷氏心里更觉得自家儿媳厉害。
若换做是她,恐怕是做不到的。
楚言今日决定带着殷氏一同来送节礼的目的也正是在此,且不说谢淮日后加官进爵,他们说不定要举家搬到京城。
便说明年秋闱之后,谢淮考取举人功名,定会有不少乡绅富户来家里拜会,届时若是自己一个儿媳出面接见这些人,难免会觉得殷氏这个老夫人在家里说不上话,将来就更难立威。
眼下她在县城的生意,还只是个小小绣坊,将来生意一定会越做越大,日后多带着殷氏走动,等到将来的那些场合,殷氏也必定不会怯场。
将各家的节礼都送到,殷氏随着楚言一同回到铺子里时,只觉得有些腿软。
“言丫头,你同那些人谈生意时,都不紧张的吗?”回到绣坊三楼,殷氏偷偷问。
楚言微微一笑,前世第一次接触那些上流圈子的夫人小姐,她当然也是紧张的,甚至还因不知如何说话,被人当众嘲笑。
但楚言从不是轻易便肯服输的性子,在规矩上吃了亏,就专门请嬷嬷来学规矩,被嘲笑不识字不懂诗词歌赋,就请先生来府里,同稚儿一般读书认字。
几乎日日不得休息,楚言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才终于在京城站稳脚跟。
那般风浪她都见过,这一世,面对区区几个县城的小商人,楚言当然不放在心上。
只是面对殷氏,她却还是说了善意的谎言:“我当然也有些怕的,不过若是面对他们露了怯,日后他们便觉得我好拿捏,说不得以后的供货,会给咱们涨银子的。”
“况且咱们的如画绣坊虽然才开业,却也是得知县夫人亲口夸赞过的,大家都是做生意,我们并不矮旁人一头。”
殷氏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将楚言的话都记在了心里。
到了傍晚,楚言才带着殷氏下楼。
“月饼可都分发完了?”楚言问。
伙计徐庆马上从柜台后面出来回话:“回楚娘子,原本还剩几块的,但是有几位姑娘想要花银子卖,小的就自作主张卖给她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