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言的话还没说完,赵婉和郑月月眼底已经露出欣喜之色。
对于庄户人家来说,每个月五钱银子的月钱,已经不少了,几乎够全家几个月的吃用。
只是楚言说的试用期,两人是第一次听说。
“楚娘子,试用期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我们若做得不好,就不发工钱了?”郑月月脑子灵光些,直接问出口。
对于郑月月的直率,楚言并不反感。
她耐心解释道:“这种说法,我也是从别处听来的。”
“试用期是对你们二人能力的一种考察,这三个月试用期内,你们只是绣坊的临时绣娘,虽还没确定你们为正式绣娘,工钱却是照发不误。”
“至于三个月的试用期结束,若我觉得你们做得好,你们便正式成为绣坊的一份子,每个月的月钱升到二两银子,若是将来做得好,工钱还会再往上涨一涨。”
先前的五钱银子,赵婉和郑月月已经觉得不少了,如今听到一个月二两银子的月钱,只觉得有些晕乎乎的。
要知道县城大户人家的一等丫鬟,月钱都没有二两银子这么多!自己只是做个绣娘
思及此,两人再看向楚言时,眼里都闪着光。
“楚娘子,我们一定会好好干,争取成为绣坊的正式绣娘!”
楚言依旧笑着,鼓励了两人一番,便让她们先回了家。
临走时,郑月月回头看了几次,终于鼓起勇气开口:“楚娘子,方才那方绣帕,能让我绣完吗?就差一点点了。”
郑月月对于绣品的这种坚持,楚言是欣赏的。
赵婉为人老实,却有些过于听话了,但郑月月心思活络,胆大心细,又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将来若加以教导,说不定能成为绣坊的顶梁柱。
“今日天色太晚了,我把绣帕送给你,等明日天色亮些你再绣最后这几针,”楚言道,“既然以后要做绣娘,眼睛得好好保护,若将来眼睛看不清楚了,绣坊里可是不用你的。”
接过绣帕,郑月月连连道谢:“多谢楚娘子!娘子的话,我记下了!”
待二人走后,殷氏有些担忧:“言丫头,你当真要给绣娘们都开二两银子的月钱?”
按照楚言先前说的,绣坊里起码得有七八个绣娘,这样一来,一个月的月钱,就得十几两,这还不算绣娘们做工时的计件费用。
言丫头的绣坊这样开下去,能赚到钱吗?
若是赚的银子不多,这傻孩子该不会再亲自去接大幅的绣活,来贴补绣坊吧?
看着殷氏眼里的担忧,楚言上前帮她揉了揉肩膀:“娘,我是瞧着她们二人绣得好,才会给他们开出二两银子的月钱。”
“等到绣坊开起来,她们二人我亲自指导一番,便能绣些大的绣活,至于绣帕和荷包这些小件的绣活,大多都会交给绣坊的学徒们来做,他们的工钱又有不同”
听着楚言这般解释一番,殷氏才算放心下来。
“那旁的绣娘,你可有想法了?”殷氏又问。
楚言点了点头:“明日族长爷爷会带两个姑娘来给我看看,他也会同村长说,咱们塘梨村若有谁想做,这几日来家里找我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