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丫头,看看这几个样式,你可喜欢?”殷氏说着,便将手中已经挑选好的两支银簪递到楚言面前。
楚言接过看了一眼,的确都是自己喜欢的款式,可这两支银簪的分量都不轻,一支就要五两银子。
她将银簪放下,轻轻摇了摇头:“娘,这种银簪,咱们庄户人家便是买来,怕是也没什么机会戴。”
但殷氏却看出了楚言眼底的喜欢,吩咐银楼的人将两支银簪包好,又选了一对银镯子和一对耳坠子,不由分说地将东西全部买了下来。
“言丫头,你不用管旁人怎么说,你既嫁给了淮儿,从此便是秀才娘子,戴两件银饰,不会有人敢乱说什么。”
楚言这才发现,殷氏穿得虽然素净,头上也没有旁的首饰,但手腕上却也是有一只分量不轻的银镯子的。
自己的相公毕竟是读书人,她若是穿得太寒酸,将来遇到谢淮的同窗,难免会让他被人瞧不起。
这般想着,楚言才没有继续推拒,待银楼掌柜将楚言卖首饰的银子拿来,她才和殷氏一同离开银楼。
回到塘梨村之后,楚家倒是没有再派人来找麻烦。
楚言心里清楚,楚家可不是放弃了,而是因为楚佳佳有着前世的记忆,这蠢货估计笃定了谢淮今年冬天就会死,只等着自己成了寡妇,再想办法拿捏自己。
至于谢淮生病一事,楚言又细细思索起来。
谢淮虽是远近闻名的神童,但所谓的天妒英才,在楚言看来,不过是无稽之谈,谢淮那场病来得急,倒不如说是挡了别人的路,才被人用手段给除去了。
只是算着时间,距离上一世谢淮重病的时间还有半年,现在同殷氏说起,还为时尚早。
但楚言却并不会因为时间太早,就放松警惕。
那人害谢淮生那一场重病,或许并没有想要直接要了谢淮的性命,只是想让他大病一场,无法参加明年的秋闱,可却没想到楚佳佳在那个时候卷走了谢家所有的银钱回了娘家,这才阴差阳错地造就谢淮的死亡。
那人既然能将手伸得那么长,想来并不是临时起意,恐怕早就已经开始谋划了,楚言自然也早做准备才是。
眼下谢淮在县城的书院读书,楚言想见他,只需要去县城便可,倒也不是什么难事,她得找个机会去到县城,隐晦地提醒谢淮,让他多多留意身边的人。
除此之外,楚言要做的另一件事,便是攒上一些银子。
回村的一路上,楚言与殷氏交谈之间得知,谢家虽然有些家底,但加在一起不过几十两银子,外加二十亩农田。
这二十亩农田,只有五亩是属于谢家的,其他的田地,只是谢家族里挂在谢淮名下,凭借着他秀才的身份,来少交些赋税,作为回报,每年都会给谢家一部分粮食或银两。
看起来十个进项,但地里产出的银子,也只够谢淮每年在书院读书的费用,如今谢家这些家底,全都是殷氏在县城偶尔帮人做些活计,亦或者是谢淮抄书赚来攒下的。
既然有了想法,楚言也下定决心,要为这个家里做点什么。
在谢家住了几日,殷氏每日变着花样给楚言做吃食,短短几天下来,楚言便觉得自己已经比从前在楚家时胖了些许,脸上也多了些血色。
至于家里的家务琐事,殷氏更是半点都不叫楚言沾手,当真把楚言养成了亲生女儿一般。
“言丫头,你在家里待着若是无趣,可以出门走一走,找些同龄的小姐妹说说话。”这一日,见楚言坐在堂屋里发呆,殷氏开口道。
一边说着,她心中不禁有些自责。自己只顾着照顾儿媳的身体,却忘了谢淮不在家时,家里只有她自己一个人,时间久了,言丫头怕是会觉得无聊。
楚言回神,朝着殷氏笑笑:“娘,我在村里本来也没什么相熟的小姐妹,便是出去,也不知道去哪。”
想了想,她又道:“只是每日这般在家里待着,家里的事情什么也帮不上,我确实有些待不住。娘,我会一点刺绣,不如买些材料来,在家做一点绣活,能赚些银钱,也好打发时间。”
对于楚言的这个想法,殷氏没有反对:“你给自己找些事情做,倒也是好的,至于赚来的银钱,言丫头你只管自己拿着,多给自己买些喜欢的东西。”
楚言点头应下,当即便换上殷氏信给她做出来的衣裙,准备出门。
走到堂屋门口,楚言又问:“娘,有没有要带给相公的东西,我这次去县城,一并给他带过去。”
楚言能主动提起谢淮,殷氏这个当母亲的,心里自然高兴。
“如今暑热,昨日做出来的绿豆糕,给他带一盘过去吧。”一边说着,殷氏将绿豆糕装进食盒里,又给楚言拿了几十文钱做零花,便送她出了门。
楚言提出做绣活赚些钱,自然是真的,不过她这一次去县城,同样也有别的事情要做。
一路走到县城,楚言轻车熟路地找到谢淮读书的书院,同书院门口的书童交涉一番,那书童便去帮楚言喊人。
不多时,谢淮便随着书童一起来到书院门口。
见着楚言,谢淮几步上前,在楚言面前站定:“言娘,你来找我?”
谢淮的语气虽还算平静,可脸颊却已经微红,带着少年人特有的羞怯。
“我来县城买些东西,顺便给你送些绿豆糕。”楚言将手里的食盒递给谢淮。
谢淮闻言,脸上露出一个笑容:“难为言娘有心,才县城采买东西,还会想着我。”
楚言前世已经活过一世,本以为她前世经历了那么多,这一世内心已经不会再有任何悸动,可是瞧着少年真挚的目光,她的心跳还是不由得加快了几分。
“也不是特意给你准备的,”楚言有些不知该如何回应,只道,“绿豆糕是娘做的,我只是顺路给你送来”
谢淮却仿佛没听到一般,又牵过楚言的手:“言娘来县城买什么?正好今日的课业已经做完了,我陪言娘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