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率领的残军,在孤城之中以悍不畏死的决心,成功击退了妖蛮大军的围攻。
妖蛮死伤惨重,士气大跌,朝后方溃退三百里。
此刻,你面临两个选择。
其一,继续困守孤城,救死扶伤,收拢残兵,等待朝廷的援军。
其二,统帅剩余部队,主动出击,趁其军心动摇之际,衔尾追杀,一举踏碎妖蛮主力。
题目一出,整个考场陷入了一片死寂,比第一场时还要安静。
不少考生看着半空中的字,眉头拧成了疙瘩,脸上满是困惑与凝重。
这哪里还是在考战诗词。
这分明是在考兵法韬略,在考临阵决断。
卢璘看着题目,同样陷入了沉思。
考官的用意是什么?
选择坚守,是最稳妥的办法。
己方兵力已是强弩之末,守住战果,等待援军,无疑是损失最小,也最符合常理的选择。
选择反击,则是一场豪赌。
赢了,便是泼天大功,一战定乾坤。
输了,便是全军覆没,万劫不复。
两种选择,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
一种求稳,一种求险。
一种是守成,一种是开拓。
这道题,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卢璘的目光微微闪烁,一时也拿不准主意。
与此同时,至公堂内。
十几名阅卷官刚刚用完午膳,正聚在一起,低声讨论着第二场的考题。
考题是礼部直发,他们也是和考生们同一时间才知道具体考题。
一位留着山羊胡的阅卷官放下茶杯,摇头感叹。
“这第二场的考题,可比往届要难上不少啊。”
“往年府试,多是考些行军、斥候、或是鼓舞士气的战诗词,何曾有过这等直接涉及战局抉择的题目。”
身旁一位面容清瘦的阅卷官闻言,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地开口。
“你还不知道吧?”
“这次府试的题目,是礼部与兵部联合出题,一同拟定的。”
“据说是以前段时间,妖族围攻镇北城的那一战的场景模拟。”
此言一出,在场的几位阅卷官脸色都微微一变。
镇北城之战,他们有所耳闻,惨烈无比。
立刻有反应快的阅卷官,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这么说,这两种选择,其实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立场?”
“选择坚守,便是主和。”
“选择反击,便是主战。”
话音刚落,另一位身形微胖的阅卷官脸色微变,声音压得更低了。
“噤声!”
“你们是忘了,当朝宴大人,不正是力主与妖蛮谈判,以求休养生息吗?”
“这要是选了主战,岂不是公然与宴大人的政见相悖?”
“学政大人可是宴大人一手提拔的门生,在学政大人的眼皮子底下唱反调,能有好成绩才是怪事。”
一番话,让在场众人心中一凛,后背渗出一层冷汗。
是啊。
这哪里是考题,这分明就是一道送命题。
“你又怎知,这不就是宴大人故意为之?”又有一位阅卷官幽幽开口,语气里满是无奈。
“提前筛选掉那些与自己政见不合的读书人,这等手段,那位大人又不是第一次用了。”
“噤声!”
一直沉默不语的主考官,终于沉声开口,瞪了眼皮子底下肆无忌惮讨论的几人一眼。
“科举重地,岂容尔等妄议朝政,私下揣测上官心意!”
几名阅卷官被他一声呵斥,顿时噤若寒蝉,纷纷低头闭嘴,不敢再言语。
主考官看着他们那副模样,暗自摇了摇头,心中却是一声长叹。
首辅大人的威势,真是越来越大了。
连一场小小的府试,都要被影响。
这群考生,还没等踏入官场,就要被逼着站队,就要被筛选。
与此同时,甲字考场内。
简单思索后,卢璘很快做出了决定。
无论是坚守,还是主动出击,这两种选择,他都有明确的思路。
既如此,何不遵循本心。
困守孤城,被动地等着妖蛮休养后再度侵袭,不是卢璘的性子。
卢璘更愿意激进冒险,主动出击,把局势掌握在自己手中。
想通了关窍,卢璘蘸墨提笔,才气透出笔尖,在纸上写下了四个字。
“怒发冲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