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重来一次,好像也不错
刺耳的预备铃划破了夏末的宁静,也像一把淬了冰的锥子,狠狠刺进林逸的耳膜。
他猛地惊醒,眼前不再是堆满仪器和论文的冰冷实验室,而是……一间再熟悉不过的高中教室。阳光透过老旧的窗户,在崭新的课桌上洒下斑驳的光点,空气中弥漫着粉笔灰、汗水和劣质香水混合的、独属于青春期的奇特味道。黑板上,欢迎新同学五个龙飞舞凤的大字,嚣张地宣告着一个他早已远离的时代。
高一(3)班……
林逸低头看了看自己纤细的手腕,没有了那块时刻监测着心率和睡眠数据的智能手表,只有青春期少年特有的、带着一点青涩的骨感。他甚至能感觉到血液在血管里轻快地流淌,心脏每一次搏动都充满了力量。这是一种奢侈的、被他遗忘了太久的生命力。
他花了整整一节枯燥的数学课,才终于拼凑出一个荒谬却又不得不信的结论——他,林逸,三十五岁的生物学博士后,因为连续奋战七十二小时,在大脑极度疲惫的状态下,错把福马林当成咖啡,不幸过劳猝死在自己的科研项目上,然后……重生了。
回到了十六岁,高中开学的第一天。
逸哥,逸哥!醒醒!
同桌一个寸头小子推了推他的胳膊,声音压得极低,仿佛在进行地下党接头,新来的班主任好像是个灭绝师太,开学就点名,你还睡胆儿也太肥了!
林逸打了个震天响的哈欠,眼角渗出几滴生理性的泪水。他懒洋洋地瞥了同桌一眼,记忆像老旧的录影带,在吱吱嘎嘎中缓缓转动起来。
赵磊,他高中时代的死党,一个热血、中二,且嗓门巨大的篮球少年。

林逸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丝与年龄极不相符的沧桑与不屑,还有比连续看三天三夜的细胞分裂,结果发现样本被隔壁组的师妹污染了,还得笑脸相迎地说‘没关系’更凶残的事吗
赵磊愣住了,满脸问号:啥细胞分裂师妹逸哥你说梦话呢
哦,
林逸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随口敷衍,并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趴下,差不多一个意思。让我再睡会儿,昨晚……嗯,通宵做实验了,太累。
他当然不会说,昨晚他兴奋地摸索着这个时代的老式电脑,忍受着拨号上网的龟速,通宵打了一晚上的《星际争霸》,眼睛都快瞎了。
赵磊却瞬间脑补了一出学霸的自我修养大戏,眼神里充满了肃然起敬:卧槽!开学第一天就通宵预习高中课程逸哥,学霸的世界我果然不懂!你放心睡,老师点名我帮你喊‘到’!
林逸含糊地嗯了一声,安心地进入了梦乡。再没有催命的闹钟,没有deadline的焦虑,这一觉,睡得前所未有的香甜。
直到放学铃响,他才被赵磊摇醒。
他伸了个懒腰,全身骨骼发出噼里啪啦的清脆交响。看着身边同学忙着整理书包、讨论今天老师讲的函数题,他只觉得无比惬意。奋斗做题呵,上辈子他已经做得够够的了,多看一眼公式都觉得生理性反胃。
这辈子,他的人生信条只有两个字——躺平。
逸哥逸哥!去不去图书馆听说高中的题型跟初中完全不一样,我们得先下手为强,赢在起跑线上!
赵磊背上书包,像个准备冲锋的战士,斗志昂扬。
不去。
林逸的回答干脆利落。
那……去我家我爸给我买了最新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听说做完就能上清华北大!
林逸用看外星人的眼神看着他,真诚地问:你脑子没问题吧放学不回家打游戏,不去看漫画,做什么题人生是用来潇洒的,懂吗
说罢,他将几本崭新的课本一股脑地塞进抽屉,仿佛那是什么洪水猛兽。背起空空如也的书包,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第一个冲出了教室。
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
他深吸一口气,那属于青春和自由的空气,甜得让他想流泪。
街角的游戏厅……我来了!
第二章:这篮球,不合物理学
林逸的躺平大计,第二天就遇到了一点小小的波折。
他原本的计划是,在小卖部买一根五毛钱的老冰棍,然后找个篮球架下的阴凉角落,看着那群荷尔蒙过剩的少年挥洒汗水,自己则惬意地思考一下晚饭是吃食堂的红烧肉还是校门口的麻辣烫,这两种选择的性价比和幸福指数。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他刚走到篮球场边,就被赵磊一把薅住了。
逸哥!救命啊!十万火急!
赵磊的声音听起来快哭了。
林逸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球场中央,几个身高马大的体育生霸占了场地,为首的那个染着一小撮嚣张的黄毛,正是学校里出了名的校霸陈虎。
此刻,陈虎正一下下地把篮球往篮板上砸,嘴里骂骂咧咧:妈的,今天这篮筐是加了盖吗!
他身边的小弟们缩着脖子,一个个噤若寒蝉。其中一个狗腿子还在谄媚地捡球:虎哥别急,肯定是今天风太大,影响了您的手感!
风你妈的头!
陈虎一脚踹在篮球架上,铁架子发出嗡嗡的悲鸣。显然,他连续投了十几个三分球,结果连篮网的毛都没碰到,心情很不美妙。
林逸只想绕道走,一脸不耐烦:多大点事,不就是个球场吗让给他玩呗,我们去那边打乒乓,还不用晒太阳。
那不行!
赵磊义愤填膺,逸哥你不知道,陈虎这家伙就是故意找茬!明明是我们先来的!他看我们好欺负!
哦,那你去跟他理论理论
林逸指了指陈虎那砂锅大的拳头和比自己大腿还粗的胳膊。
赵磊瞬间怂了,只能可怜巴巴地看着林逸,像一只被抢了地盘的吉娃娃。
就在这时,陈虎也注意到了他们。他抱着球,歪着头,用一种极具挑衅的眼神上下打量着林逸。
呦,这不是(3)班新来的书呆子吗
陈虎嗤笑一声,用球点了点林逸,怎么也想来打球细胳膊细腿的,别被球砸哭了。
林逸懒得理他,转身就想走。咸鱼的第一准则:绝不参与任何无意义的纷争。
站住!
陈虎把球往地上一砸,篮球弹起老高,怂了老子最看不起你们这种只会读死书的软蛋!
林逸停下脚步,长长地叹了口气。为什么总有人要打扰一条咸鱼的清净呢人生如此艰难,为什么不能对一条咸鱼温柔一点
他扶了扶鼻梁上并不存在的眼镜,这是他前世做研究时留下的习惯动作。他看了一眼篮筐,又扫了一眼陈虎那别扭的、仿佛便秘一般的投篮姿势,终于没忍住,开口了。
你这不行。
声音不大,却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清晰地传到了球场上每个人的耳朵里。
陈虎愣了一下,随即怒极反笑:哈你说我不行你个连球都没摸过的豆芽菜,懂个屁!
是不懂球,
林逸语气平淡,像是在陈述一篇无关紧要的实验报告,但我懂物理。
他往前走了两步,完全无视陈虎凶恶的眼神,指着他继续说:你的问题太多了。出手点不稳定,核心力量不足导致下盘虚浮,手腕力量的传导也完全是随机的……这些都是次要的。
林逸顿了顿,在众人呆滞的目光中,抛出了重磅炸弹:最核心的问题是,你根本没计算过出手角度和初速度与篮筐之间的最优函数关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ma
和基本的流体力学模型,考虑今天的风速和空气阻力,你这种扔法,篮球的飞行轨迹从一开始就注定偏离目标点。能碰到篮网,都算是篮筐对你最大的仁慈了。
……
全场死一般的寂静。
陈虎和他的一众小弟,包括旁边的赵磊,全都张大了嘴巴,大脑集体宕机,仿佛听到了来自外星的语言。
一个小弟颤颤巍巍地问:虎……虎哥,啥是……牛顿第二定律是……是牛顿发明的吗
陈虎一巴掌拍在他脑袋上:废话!我他妈哪知道!问我干嘛!
林逸摇了摇头,觉得跟这群脑容量堪忧的家伙解释简直是浪费口舌。他随手从地上捡起一个篮球,用一个极其标准且看起来毫不费力的姿势,轻轻将球推了出去。
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跟随着那颗篮球。
它在空中划过一道无比平滑、无比优美的抛物线,像一枚精准制导的导弹,又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牵引着,精准地落入了篮筐的正中央。
唰!
空心入网的声音,清脆悦耳,宛如天籁。
看到了吗
林逸拍了拍手上的灰,表情淡然得像只是扔了一个垃圾,最优解。肌肉记忆加小脑反射,配合大脑的瞬间运算。很简单的,多读书就行。
说完,他转身,施施然地走向了小卖部:行了,不打扰你们了。我买冰棍去了。
整个篮球场,鸦雀无声。
直到林逸的背影快要消失,赵磊才猛地反应过来,一个饿虎扑食抱住了林逸的大腿,声音带着哭腔和破音的崇拜。
哥!你是我亲哥啊!物理学还能这么用!这他妈是魔法吧!你什么时候背着我练了这么一手绝活
而球场中央,陈虎呆呆地看着自己的双手,又看看林逸消失的方向,嘴里喃喃自语,世界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重塑。
物……物理学……原来……读书真他妈有用啊
第三章:食堂排队一个小程序就够了
如果说,篮球场上的物理学投篮只是在小范围内引起了骚动,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事,则让林逸在整个高一年级都小有名气了,甚至有向都市传说演变的趋势。
起因很简单:食堂排队。
对于林逸这种将懒刻在DNA里的咸鱼来说,中午下课后,跟着几百号饥肠辘辘、散发着青春期汗味的同学,挤在狭窄的食堂窗口前,进行一场堪比春运抢票的战争,简直是一种惨无人道的酷刑。
那场面,混乱,嘈杂,充满了推搡和抱怨,每一次打饭都像是一场生存挑战。
连续三天,他都因为懒得去挤,只在小卖部买了个面包充饥。
逸哥,再这么下去,咱们就得改名叫‘面包兄弟’了。我现在打嗝都是面包味的。
赵磊啃着手里寡淡无味的面包,愁眉苦脸地抱怨。
林逸打了个哈欠,懒洋洋地说:麻烦。
这两个字从他嘴里说出来,似乎带着一种言出法随的魔力。
当天下午,林逸翘了两节自习课。赵磊以为他又去游戏厅了,结果林逸钻进了校门口一家老旧的、空气中弥漫着泡面和二手烟味道的网吧。
网吧老板看着这个穿校服的学生,本想按规定赶人,却见他熟练地开机,打开了一个看起来全是英文和代码的黑色界面,十指在油腻的键盘上翻飞,快得只剩下残影。
老板惊了,好奇地凑过去一看,只见屏幕上各种他看不懂的符号和字符飞速滚动,那架势,比电影里的顶级黑客还专业。
不到一个小时,林逸伸了个懒腰,付钱走人,深藏功与名。
第二天中午,高一教学楼下的公告栏和食堂门口,都多出了一张用订书机钉上去的A4纸,上面只有一个简洁的二维码和几行小字:
高一(3)班食堂点餐测试系统。扫码,选餐,凭预约号取餐。过号作废,解释权归‘一个不想排队的懒人’所有。
起初,没人把这当回事。大部分学生看了一眼,嗤之以鼻。
什么玩意儿恶作剧吧
扫码万一是病毒怎么办
有这时间还不如赶紧去排队呢!
data-fanqie-type=pay_tag>
但总有好奇的学生试着扫了一下。手机上立刻跳出一个极其简洁的页面,上面罗列着今天食堂供应的所有菜品,图文并茂,点击即可加入购物车,提交后生成一个取餐号。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来到食堂专门给教职工打饭的窗口,试探性地报出了自己的号码:阿姨,那个……手机点餐,3号。
食堂大妈看了一眼贴在旁边的一台旧平板电脑——林逸昨晚顺手黑了教务处的库存系统,临时征用的——上面赫然显示着对应的订单。
三号,糖醋里脊,西红柿炒蛋,米饭加满,好了!
一分钟不到,热腾腾的饭菜到手。全程无需排队,无需现金。
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以病毒式传播的速度,瞬间传遍了整个高一年级。五分钟后,食堂门口人山人海,但没有一个人去排队,所有人都在低头扫那个二维码。
而始作俑者林逸,正趴在教室的课桌上,睡得昏天黑地。
咚咚咚。
一阵轻柔的敲击声将他吵醒。
他抬起朦胧的睡眼,看到班长苏雅涵正站在他的桌前。她穿着干净的校服,扎着高高的马尾,眼神里带着一丝审视、探究,以及一丝掩饰不住的震惊。
林逸同学。
苏雅涵的声音很好听,但语气却很严肃,食堂那个程序,是你做的
林逸打了个哈欠,脑子还没完全清醒:啊哦,那个啊。随便写的,主要是不想走路去排队。怎么,服务器崩了
……没有崩。
苏雅涵的表情有些复杂,她看着林逸那副没睡醒的样子,完全无法把他和那个逻辑严谨、界面友好、甚至还做了负载均衡的小程序联系起来,但是,你从哪里学的编程这看起来……完全不像是个高中生能独立完成的东西。UI设计也很成熟。
林逸揉了揉眼睛,脸不红心不跳地开始胡说八道:哦,那个啊,买电脑的时候送了一张学习光盘,叫《从入门到精通》,我看过两眼。很简单的,就是一些逻辑判断嘛。至于UI,我模仿的我们家电视机遥控器的布局。
赵磊在旁边听得一愣一愣的,什么时候买电脑还送这种光盘了遥控器布局这理由也太扯了吧!
苏雅涵显然一个字都不信,她还想再问,林逸却已经重新趴了下去。
班长,要是没别的事,我就接着睡了啊。昨晚……研究代码,有点耗脑子。
看着他几乎是秒睡的样子,苏雅涵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这个满嘴跑火车,浑身散发着懒散气息的男生,行为和他所展现出的能力,存在着一种巨大的、无法解释的矛盾。
她感觉,自己好像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秘密。
第四章:班主任的重点观察对象
林逸的神操作很快就传到了班主任张老师的耳朵里。
张老师是个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年男人,地中海的发型是智慧的象征,厚厚的镜片下,是一双能洞察一切的眼睛。他带过的好学生、差学生,比林逸吃过的盐都多。
起初,他对林逸的印象是懒散,不求上进,但脑子不笨。
可自从篮球场的物理学传说和食堂的程序员大神事件之后,这个印象就变成了有点邪门,深不可测。
第一次月考成绩出来,张老师特意将林逸的卷子抽了出来,仔细研究了半天。不高不低,不多不少,总分正好卡在班级中游的位置。每一科的成绩都异常平均,仿佛经过了精密的计算和控制。
这小子……是个控分高手
张老师扶了扶眼镜,镜片上闪过一丝精光。
他把林逸叫到了办公室。
办公室里,班长苏雅涵正在汇报班级近况,看到林逸进来,也好奇地停下了话头,安静地站在一旁。
林逸啊。
张老师指了指桌前的椅子,语气和蔼得像个邻家大叔,坐。最近在学校还习惯吗
林逸一脸无辜:报告老师,习惯。吃得好,睡得香。
听说你最近在学校里很活跃嘛。
张老师笑呵呵地,像在拉家常。
没有没有,
林逸连忙否认,我每天除了上课,就是在睡觉,同学都能作证,我非常不活跃。
哦上课睡觉,作业偶尔不做,为什么还能考到这个分数
张老师终于直入主题,你是不是偏科很严重比如,理科特别好,文科拖了后腿
林逸想了想,很诚实地回答:报告老师,我不偏科。我……发挥稳定。
稳定地控制在一个不需要家长被叫来,也不会引起老师过多关注的安全分数线上。多考一分,都觉得是对脑细胞的巨大浪费。
张老师被他这个回答噎了一下,感觉自己一拳打在了棉花上。他深深地看了林逸一眼,决定拿出杀手锏。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张泛黄的、看起来就很有年头的卷子。
来,别紧张。这是一张以前的奥数竞赛卷子,听说你对物理有点心得,想必数学也不差。随便看看,做做,不计分的。
林逸的脸上写满了抗拒,心想这老狐狸真是阴险。他只想快点回去补觉,应付差事般地接过卷子。
可当他的目光扫过卷面时,眉毛轻轻挑了一下。
这些题目……有点意思。虽然不如他博士期间接触的那些数论模型复杂,但在高中范畴内,算得上是设计精巧了。大概是他用来给大脑做放松操的水平。
苏雅涵也好奇地凑过来看,只看了一眼,就感觉头晕目眩。那些复杂的符号和图形,对她来说简直就是来自另一个维度的天书。
林逸只想速战速决。他拿起笔,直接跳过了前面所有按部就班的题目,目光锁定在最后一道附加题上。
老师,前面的太繁琐了,一步步推导,浪费时间。
他一边说,一边在草稿纸上唰唰唰地列着公式,那流畅度仿佛答案就印在他脑子里,我就做个最有挑战性的吧,证明一下我没有偏科。
办公室里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不到十分钟,林逸停下笔,将那张只写了几行字的草稿纸推到张老师面前。
做完了。老师,我能回去睡觉了吗下午第一节是历史课,催眠效果特别好。
张老师和苏雅涵目瞪口呆地看着那张纸。上面那行云流水的解题步骤,和那个用红色墨水圈出来的、堪称完美的最终答案,像一件结构精密的艺术品。
要知道,那道附加题,是当年国家奥数集训队的压轴选拔难题!就连标准答案,都需要写满一整页A4纸!
张老师扶着额头,感觉自己的血压有点升高。他对着林逸挥了挥手,有气无力地说:去吧去吧……
林逸如蒙大赦,转身就走,走到门口还不忘打了个哈欠。
办公室里,张老师拿着那张草稿纸,手微微颤抖。他转头看向同样处于震惊中,嘴巴微张的苏雅涵,用一种梦呓般的语气说:
苏雅涵,你作为班长……以后,多‘关心关心’他。我怀疑,我们班可能来了个扫地僧。得想办法……让他动起来!
苏雅涵看着林逸那懒散得快要缩成一团的背影,第一次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动摇。
这个人……到底隐藏了多少秘密
第五章:我真的只是想抄个作业
国庆长假前夕,是所有学生痛并快乐着的日子。
快乐的是即将到来的七天假期,痛苦的是各科老师仿佛约好了一样,进行了一场惨无人道的作业轰炸,数量多到令人发指。
林逸看着自己桌上堆成小山的卷子和练习册,陷入了长达三分钟的沉思。
他的人生信条是躺平,而写作业,是这个信条最大的、最不可饶恕的敌人。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做出了一个违背祖宗……啊不,违背他前世学霸尊严的重大决定。
他要抄作业。
而且,要抄就抄全班最标准、最工整、最不可能出错的答案——班长兼学委,苏雅涵的。
下课后,在赵磊逸哥你堕落了的痛心疾首的目光中,林逸从口袋里摸出一根草莓味的棒棒糖,晃晃悠悠地走到苏雅涵的座位前。
他把棒棒糖往桌上一放,用一种自以为很潇洒,实则很欠揍的语气开口:班长大人,秋高气爽,不如……借作业一观此乃‘糖’衣炮弹,请笑纳。
噗——
旁边正在喝水的赵磊一口水喷了出来,逸哥!你疯了你居然想贿赂班长还用一根棒棒糖你的骨气呢你的学霸人设呢
苏雅涵抬起头,漂亮的眉毛微微蹙起,眼神里透着一丝清冷和毫不掩饰的失望。她显然把林逸当成了那种投机取巧的差生。
林逸同学,我不支持任何形式的抄袭行为。而且,我不喜欢吃糖。
不不不,你误会了。
林逸连忙摆手,一本正经地解释道,我这不叫抄袭,这叫‘批判性借鉴’。是为了以你的作业为蓝本,进行学术性的探讨和研究,检查其中是否存在疏漏,从而帮助你共同进步。这是崇高的学术行为!
这个理由,连他自己都觉得扯淡,赵磊在旁边已经憋笑到脸部抽搐。
苏雅涵显然一个字都不信,冷着脸,默默地开始收拾书包,用行动表示拒绝。
哎,等等!别这么绝情啊班长!
林逸急了,情急之下一指她的物理作业,你看,就当是学术交流嘛!比如你这道关于动量守恒的计算题,解法就太绕了,太不优雅了。你用了三个公式联立,计算了七八步才得出答案。其实完全可以用一个更简洁的能量转换模型来解,从能量守恒的角度切入,大概能省掉至少三行步骤,还不容易出错。你看,质点A的初动能……
他说得极快,各种专业术语信手拈来,仿佛脑子里根本不用过一遍草稿,答案就像呼吸一样自然。
苏雅涵收拾书包的动作停住了。她下意识地拿出草稿纸,按照林逸说的那个她闻所未闻的思路,重新验算了一遍。
结果……完全正确!
而且那个思路,是她,甚至是教物理的特级教师,都从未提过的、一个更为巧妙和高阶的视角。这不像是解题,更像是在俯瞰题目。
她抬起头,眼神复杂地看着眼前这个嬉皮笑脸、一手拿着棒棒糖的男生,之前的失望和鄙夷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更深层次的困惑和震惊。
你……到底是什么人
这个问题,她第二次问出口。语气里充满了不解。
林逸被她看得有点发毛,收起了那副玩世不恭的样子,叹了口气,举起双手作投降状。
我我就是一个想在假期第一天就把所有作业搞定,然后可以安心在家里打七天游戏的、普普通通的、渴望放假的高中生罢了。
他把棒棒糖往她面前又推了推,所以,班长大人,行个方便就当是……学术资源置换
最终,苏雅涵默默地将自己整理好的各科作业推了过去。那是一种混合着挫败感和好奇心的复杂情绪。
但她附带了一个条件。
假期回来,你必须参加学校的编程兴趣小组。
她盯着林逸的眼睛,语气不容置喙,带着一丝不服输的劲头,我总觉得,你有很多事情瞒着大家。你不是说编程很简单吗那你就来教教我们这些‘不简单’的人。我想亲眼看看,你的极限到底在哪里。
她觉得,自己有责任把这个装睡的绝世天才,从堕落的咸鱼边缘给揪回来!至少,不能让他这么心安理得地抄作业!
林逸抱着一摞散发着少女墨香的作业,欲哭无泪。
天啊!
他真的只是想抄个作业而已,怎么又给自己揽上一个天大的麻烦事
这躺平的人生,怎么就这么难呢他仰天长叹,感觉自己的咸鱼之路上,布满了荆棘和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