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玄幻小说 > 我在订婚宴揭穿阴谋 > 第一章

晚高峰的霓虹在玻璃幕墙上碎成一地光影,我抱着一摞刚签完的公关合同,从公司出来。
空气里混着尾气味和烘焙坊的甜香,我的手指却有点凉。左手无名指上的钻戒,在路灯下闪了一下,细长的划痕像一道冷笑,让我莫名不安。
这是未婚夫今早送来的订婚戒指——他说是特意订制的独一无二,可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光面下,那道划痕不深,却像刻进心里的提醒:小心。
我在婚品店拿到补充协议时,那种感觉更强烈了。厚纸上多出来的一行小字——关于声誉问题的违约条款——精准到让我发凉。它规定如果在订婚后一年内,我个人形象遭受争议,需赔偿高额违约金,并且归还全部礼金和首饰。理由可以是损害双方家庭名誉。这是谁加的为什么此刻才出现
我拎着戒指盒站在店门口,冷风吹来,想起近几天社交平台上突然冒出的热搜词条:假千金要嫁入豪门。配图是我去年参加慈善酒会时的照片,笑容定格在闪光灯下,看不出情绪。评论区有尖锐的讽刺,也有恶意的猜测。
我的工作是集团公关经理,灭火是我的日常。可这一回,火烧到我脚边。我知道,未婚夫家族的资金注入,对公司是救命的投资。父亲前天才对我说:订婚顺顺利利,公司才能稳住。
电话响起,是父亲的名字。我接起,他先问工作,又提醒订婚宴的流程。我含糊答应着,余光却看到婚品店外玻璃反射里,一个高个男人正看着我。是纪行,刑警。我们上个月在一次企业安全讲座上见过,他今晚大概是来隔壁调查案子。他目光短暂停留,似乎看懂了我的不安,却没说什么,只点了点头。
回到公寓,天已经黑透。楼顶的风更冷,我靠在护栏上,看着远处闪烁的警灯,耳边是自己心跳的声响。手里的戒指冰凉,我想把它摘下来,可它像卡住了一样。
手机屏幕突然亮了,是电脑传来的推送——回收站里多了一个新文件。它的名字让我屏住呼吸:上一次订婚夜.mp4。文件时间戳显示,正是我和未婚夫订婚的那晚。
我点开预览,画面里,未婚夫与一个女人并肩坐在酒店沙发上,女人侧脸很熟悉——真千金。背景有笑声,他们在说我的名字。声音断断续续,却清楚传来一句:等她签完,就能让她自己背锅。
那一瞬间,楼顶的风像刀子一样切过来。我突然明白,这一切的细小裂缝,都是有人精心布置的网。
屏幕跳出提示:该文件即将过期自动删除。我按下了保存键,心跳急促到几乎失控。
冰冷的夜色中,我盯着戒指的划痕,第一次有了清晰的念头——这场婚约,我要亲手结束。
第二章
我在床头坐了一整夜,眼睛一直盯着那段反复播放的画面。灯光昏黄,未婚夫的笑意在屏幕上定格,冷得像刀。文件已经保存到三处不同的地方,还用加密压缩打包到云端。我不能再犯上一次的错,让证据凭空消失。
清晨的阳光从窗缝里挤进来,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可我知道,日子已经彻底变了。昨晚那段录屏,就像是打碎玻璃的第一块石头,后面还有一整面墙要倒。
九点整,我去了法务部。法务姐戴着一副细金边眼镜,看到我推门时眼神锐了几分。我把U盘递过去,她看完视频,轻声说:这玩意儿一旦公开,婚约解除没问题,但对方不会善罢甘休。你想好了吗
我点头:想好了。我要先立证,然后公开。
那得走正规程序。先公证,再发律师函。她已经开始在电脑上列清单,证据必须有完整链条,聊天、视频、音频、转账流水,缺一不可。
我心里有数,这只是第一步。未婚夫背后还有整个家族的公关团队,他们会尽一切可能抹掉真相。我需要的不只是法律,还要在舆论场抢占先机。
午休时间,闺蜜同事把我拉到茶水间,小声说:我帮你盯着舆情了。黑公关的号昨晚加了五十多个,全在带‘假千金’的节奏。你是不是该直接开直播
我握着水杯想了几秒:今晚八点。帮我准备直播设备,推送预告。
你真打算硬刚啊她有点紧张。
硬刚不是目的,澄清才是。我低声说,如果我不先说,他们就会帮我编。
下午的时间像被拉长的皮筋。法务姐发来消息,公证处已经预约好,律师函草稿也写完,只等我今晚的直播定调。
晚上七点五十,直播后台的倒计时红得刺眼。我坐在摄像机前,面前摆着三份文件、一个硬盘、还有那只钻戒。戒指的划痕在灯光下像一道针线,把所有伪装都缝开了。
直播间刚开,评论区就像炸了锅,有冷嘲热讽,也有不明所以的围观。我没看,只直视镜头:今晚,我只说一次。关于这段时间的传言,我会用证据回应。
我一一展示了证据截图和时间线——从那段录屏,到医疗证明,再到社交平台的水军发帖记录。每一张图、每一段音频,都有编号和标注。
评论区的节奏开始变了,有人开始质疑那些黑料的来源。
就在这时,我的手机收到一条消息,来自一个陌生号码:如果你继续,我保证你明天就上不了班。
我抬头,看着镜头笑了一下:谢谢提醒,但今天的内容,我已经备份到了多个地方,即使我不说,它也会自动送达给媒体和警方。
直播结束的瞬间,我长出一口气,整个人像被抽空。但我知道,这才只是开始。后台的数据曲线在飙升,热搜榜上,我的名字正在往前冲。
办公室的灯还亮着,父亲的电话又打了进来:你做了什么投资人刚来找我谈。
我沉默几秒,声音却很稳:我做了该做的事。
电话那头一阵沉默,只有轻轻的叹息。
我收起设备,准备离开时,走廊尽头传来脚步声。纪行站在那,表情一如既往地冷静:你需要保护。今晚先别回家。
我看着他,忽然意识到,这场风暴里,我不是一个人。可就在我准备回应时,手机屏幕又亮了——那是一条转账提醒,金额和黑公关公司账户的数字一模一样,备注里只有一句话:欢迎加入。
data-fanqie-type=pay_tag>
第三章
那笔莫名其妙的转账提醒在手机屏幕上闪着白光,像一只冷眼旁观的蛇。金额精准到分,备注的欢迎加入更像是赤裸裸的挑衅。我把手机反扣在桌面,深吸一口气。
纪行皱眉,看了一眼四周:这种钱不能留,明天立刻走程序退回,同时做资金流备案。他顿了顿,又低声补充,这是赤裸的诱导,一旦收下,你的身份就会被污成共谋。
我点头。作为公关经理,我太清楚这种手段的杀伤力——比谣言更毒,因为它能直接颠覆舆论的立场。
那晚我没有回公寓,而是跟着纪行去了市局临时的安全公寓。房间不大,白墙,木质桌椅,窗外是昏黄的路灯光。简简单单,却安静得让我第一次有了喘息的机会。
第二天一早,我先去了银行,把那笔钱原路退回,并在柜台做了详细的资金来往说明。出门时,法务姐的电话打了进来:客户会改期到今天下午两点,对方临时加了两位董事参会,准备好了吗
早就准备好了。我拎紧手里的资料袋,那是我昨晚整理到凌晨的项目风险评估报告,封面上写着四个字:可验证性。
会议室里的空气很冷,客户代表和两位董事对面坐着,表情审慎。我按顺序展示了项目的现状、市场预估和风险点,尤其强调了黑公关事件可能带来的品牌冲击,以及我们应对的透明机制。
一位董事冷冷问:你现在的舆论问题,是否会拖累公司
我直视他:如果我沉默,舆论会持续发酵,品牌被动承受;如果我公开,风险集中爆发,我们有机会用事实结束它。我选择第二条。
会议持续了近一个小时,客户代表在结束前合上文件夹,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我们要的,是敢承担责任的合作伙伴。
走出会议室,我看见闺蜜同事正蹲在走廊尽头刷手机,脸色不太好。你的直播视频被二剪了,标题是‘假千金演戏自洗’。播放量正在冲榜。
我接过手机,看着视频里被刻意拼接出的停顿与表情,那些细节经过剪辑,仿佛我在心虚撒谎。评论区一片起哄。
IP地址查到了吗我问。
还在追。她压低声音,不过你得小心,公司内网有人昨晚登陆过你的账号。
这话像一把冷钩,猛地拽紧我的神经。公司内部……这就意味着,我的敌人不仅在外面,还近在咫尺。
我立刻拨通法务姐的电话,让她帮忙调取内网访问记录。不到半小时,她回了我一张截图,清清楚楚的登陆IP,显示在一个我再熟悉不过的地址——董事会秘书办公室。
那一刻,我心里的疑团拼成了更大的版图:未婚夫、真千金、黑公关,还有公司内部的高层,这条链条正在一点点显形。
傍晚,纪行发来消息:水军厂定位完成,今晚有行动。你要不要来看看
我没有犹豫。晚风里,废弃厂房的铁门被推开,里面是一排排电脑屏幕,闪烁着同一批账号的后台界面。警方的人在忙着拷贝硬盘,证据像潮水一样涌出来。
一个被按在墙上的男人骂骂咧咧,喊出一个名字——我听得心口一紧,那是董事会一位常务的外号。
回到安全公寓,我摊开笔记本,把所有线索一一连线,黑色的记号笔画出密密麻麻的箭头和节点。
中心的位置,停在了那枚钻戒的照片上。划痕依旧,像一条无声的缝隙,正通向一场更大的风暴。
第四章
深夜的安全公寓里,灯光暖黄而安静,可我的脑子一点也停不下来。笔记本上的箭头和节点密密麻麻,像一张逐渐收紧的网,中心的位置清楚地落在几个人的名字上——未婚夫、真千金、那位常务,还有幕后操盘的黑公关公司。
纪行坐在对面,手里转着一支笔,低声问:你打算什么时候公开全部证据
还不能急。我合上笔记本,我需要他们在公众面前自己露出底牌。
第二天一早,集团临时召开董事会。会议室落地窗外是阴沉的天,玻璃上映着每个人紧绷的神情。常务的座位空着,他的助理说临时出差,可我注意到他桌上的文件夹不见了。
投资人坐在靠前的位置,语气带着试探:公司的公关危机必须尽快解决,不能让一个人的私事拖累整体。
我看着他,平稳地开口:这是我的私事,也是公司声誉的事。因为针对我的攻击,本质上是冲着集团来的。
有董事不耐烦地敲着笔:那你有什么证据能证明,这不是你自己炒作
我把准备好的资料推到桌面中央,一份是警方的初步调查通报,一份是资金流的截图。每一条转账都清楚指向那家黑公关公司,几笔钱直接落在常务的个人账户里。
短暂的沉默后,有人翻动文件,纸页摩擦的声音在会议室里格外清晰。
如果这些属实,我们会启动内部审查。董事长缓缓说道,但在此之前,你暂时停职,避免媒体进一步炒作。
我预料到了这个结果,却还是感到胸口一紧。停职意味着我暂时失去了在公司内部的发声权,可也意味着,我不再受制于内部的舆论限制。
会议结束后,我收拾好桌上的东西走出大楼,外面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法务姐发来一条短信:证据链已封存,警方准备立案。
下午,我去了医院看父亲。病房的窗外是被雨打湿的梧桐叶,他半躺在床上,脸色有些憔悴。
公司那边,我都听说了。他开口,声音有点哑,你做得没错,只是……有些事,不一定要闹到这个地步。
我握住他的手,感受到那份熟悉的温度。爸,这不是闹,这是守住底线。
他沉默了很久,终究只是叹了口气。
离开医院时,纪行打来电话:今晚的抓捕行动提前,黑公关的负责人已经落网。我们在他的手机里发现了和常务的聊天记录,内容很直白。
我在雨幕里停下脚步,水声像把所有杂音都隔绝了,只剩下自己的心跳。
记录里写了什么
他说,等你在舆论里彻底崩掉,就推进并购案,把你排除在外。纪行的声音透着一丝寒意,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名誉问题了。
雨水顺着发梢滑进脖颈,我抬头望向昏暗的天空,意识到那条网已经收得足够紧,而我,正走在它的中心。
第五章
夜色沉下来时,城市像罩上了一层湿冷的金属光,空气里有雨后未散尽的潮气。我站在安全公寓的阳台上,看着远处的车灯在高架上交错,像无声的讯号。纪行刚从局里回来,神色比往常更凝重。
常务的人昨晚试图销毁一些账目文件,被我们截下来了。他把一个透明证据袋放在茶几上,里面是几份纸质合同和一只被拆开的手机壳。纸上有咖啡色的水渍,边角卷起,像是从垃圾桶里捞出来的。
我戴上手套翻看,合同的甲方是集团下属的投资子公司,乙方却是那家黑公关公司的壳企业。金额之大,让我心底一阵发凉。
他们这么做,是为了确保并购案能顺利过关。纪行的声音低沉,你父亲手里的股份,是最后的绊脚石。
我想起父亲病床边那句有些事不一定要闹到这个地步,心里像压了一块石头。常务的算盘很清楚——先用舆论拖垮我,再逼父亲松口。
中午,闺蜜同事发来一条加密信息:董事会秘书的邮箱里,找到了一封两周前发给外部律师事务所的邮件,主题是婚约危机处置方案,附件里详细列出了几种应对我的方式,包括舆情集中投放利益诱导和形象反转。看着那一条条计划,我的胃猛地一抽。
下午两点,医院传来消息,父亲的病情突发恶化。我赶到病房时,他正在输液,脸色苍白,却还是握住了我的手。
别为了我,放弃你该做的。他的声音虚弱,但眼神比任何时候都坚定。
我点了点头,眼眶发热。
回到安全公寓,法务姐已经等在门口,手里拎着一个加锁的公文袋。她把袋子放在桌上,解锁后露出里面的U盘和厚厚一叠打印资料。
这是警方刚整理好的完整证据链。她摊开文件,资金流、聊天记录、合同、甚至包括你那段被剪辑的视频的原始监控——足够摧毁他们。
我翻到最后一页,是一张高清照片:那枚有划痕的钻戒,摆在证物台上,旁边是鉴定报告——高仿。报告上写着生产批次和购入时间,恰好在订婚前两周。
雨声又落了下来,像有人在窗外轻轻敲门。
如果你要动手,现在是最好的时机。法务姐看着我,声音稳而清晰,但要做好代价的准备。
我把所有资料收进箱子,手心微微出汗。无论这场棋局有多少暗子,明天的发布会,才是真正的终局前夜。
第六章
天刚蒙蒙亮,安全公寓的窗外就传来细碎的脚步声和低语,是局里安排的警员在确认安保。空气里有一股新雨后的凉意,我站在窗边,手里转着那枚有划痕的戒指。它在指尖打着转,冰凉的质感像在提醒我,这不仅是一场婚约的终结,更是一场局的开幕。
纪行递来一杯热水,嗓音压得很低:今天的发布会,警方会同步行动。我们会在你揭出证据的同时,宣布抓捕结果。
我点头,却没立刻回应。他不知道的是,我昨晚已经把全部资料打包发给了三家不受利益影响的媒体,并在邮件里设了延迟公开的时间锁——无论今天现场发生什么,这些证据都会按时自动送出。
上午十点,会场布置完毕。主屏幕上的背景图是集团新项目的宣传海报,灯光打在上面,看上去一派平静。前排的记者和摄影师正在调试设备,三脚架、闪光灯、长焦镜头排成一片。
未婚夫和真千金提前半小时到场,两人站在一起,衣着精致、笑容得体。真千金还特意走到我面前,轻声道:待会儿别冲动,大家都不好看。她的目光温柔,却带着藏不住的笃定,好像一切尽在掌握。
我没答话,只看了她一眼。
发布会开始,主持人做了简短开场,我接过话筒,直视台下:今天,我要谈的不是新项目,而是关于我个人的几件事。因为它们和公司的声誉、合作伙伴的信任,都息息相关。
屏幕亮起,第一张图是资金流表格,从黑公关公司的账户一路追溯到常务的个人账户,再到集团子公司。现场一阵低声骚动。
第二张图是警方的通报摘要,确认黑公关公司涉嫌非法操纵舆论,并已被立案调查。
第三段,是那段被剪辑过的视频的原始文件——多出的几秒里,未婚夫和真千金的对话清晰可闻,他们在策划如何引导舆论、制造舆情高峰。
台下闪光灯密集地亮起,记者的手指在笔记本键盘上飞快敲击。未婚夫的脸色由白转青,真千金的微笑完全僵住。
就在这时,会场后方的大门被推开,几名警员走进来,径直走向人群中的常务,亮出证件后将他带走。现场的摄像机几乎同时转向这一幕。
我放下麦克风,心口的紧绷慢慢松开。空气里弥漫着灯光和电子设备的热度,嘈杂的声浪里,我第一次感到自己站在风暴的中心,却不再被吹得东倒西歪。
会后,纪行走到我身边,递来一张警方收据——那枚高仿戒指正式列入涉案物品清单。我低头看了眼,笑了笑,把它放进包里。
不远处,记者还在追问真千金,她低着头,耳边的长发遮住了大半表情。
我转身往出口走,手机在口袋里震了一下,是延迟邮件发送成功的提示。消息底部那行小字很醒目——所有附件已投递至三家媒体并进入审核流程。
阳光从会场的玻璃顶洒下来,照在我手上,温热而刺眼。我知道,接下来,还会有新的战场在等着我。
第七章
会场散去的喧嚣像潮水一样退下,玻璃顶外的阳光依旧耀眼,却带着一丝刺目的灼热。我走在长廊尽头,隔着落地窗,看见楼下聚成一团的记者和摄影机,他们的镜头全都对着出口,等着下一波的素材。
我没有急着下去,而是去了顶层的休息室。推门进去,空气里有淡淡的咖啡香,法务姐正坐在沙发上整理文件。她抬头看我,笑意里带着松口气的轻快:现场控制得很好。媒体反馈,下午的新闻版面会重点报道警方的抓捕和资金链证据。
我在她对面坐下,把那枚戒指放在茶几上。它静静地躺着,划痕在阳光下依旧明显。法务姐伸手翻了翻,低声说:这个东西……你打算怎么处理
捐了。我盯着它的光泽,语气很轻,熔掉做公益拍卖的第一件藏品,名字就叫起点号。
她点头,眼底闪过一丝赞许。
手机振动了一下,是父亲的视频通话请求。我接起,屏幕那头的他精神比昨天好,声音透着疲惫却有力:我看了直播,你做得对。公司……交给董事长处理吧,我不再插手。
爸,你好好养病。我笑了笑,眼底却有一层酸涩的潮意。
挂断电话时,纪行推门进来,身上还带着外面的风:常务已经供出更多人,涉及的网络比我们想的还大。他把一份厚厚的文件放在我面前,这只是第一批,后面还会有名字浮出水面。
我翻开,纸上的黑字一行行刺进眼底。这是一场比婚约更深、更复杂的利益战,而我,只是恰好被推到台前的那个人。
夜幕降临,城市的灯光一点点亮起来。安全公寓的阳台上,风吹动窗帘,我望着远方的高架桥出神。几个月前,我以为我的人生是一条铺好轨迹的路——订婚、稳住公司、做家族里那个安分的女儿。
现在,这条路早就被彻底推翻。我不再是别人故事里的配角,而是自己的作者。
窗外传来纪行的声音:有兴趣看看新项目的策划案吗可能会很忙,但很值得。
我转过头,冲他笑了一下:发给我吧。
风里有股清新的气息,像是新篇章的味道。我知道,故事没有真正的终点,光也不会停在原地,它会一直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