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将军府的时候,陆奎需要端庄贤淑持家有道的夫人,带出去又不能盖过他的风头,还得给他锦上添花,搏人称赞。
可是,永昌侯萧盛元要的,只是一个苏婧。
同样的场景,若换成陆奎,他只会走进来,站到那里,颐指气使的让母亲捧来大氅,替他披上系好,可能还会一脚踢翻炭盆不对,不会踢炭盆,因为母亲根本不会在他面前烘核桃。
陆奎常常指责,堂堂将军夫人,怎么能那么没规矩?
规矩!
将军府的规矩,他陆奎的规矩,世人眼里的规矩,困了母亲二十多年。
陆未吟眼中热意翻涌,握着核桃仁的手微微颤抖。
“母亲。”
她走过去,蹲在炭盆旁,将头靠在苏婧肩上,望着忽明忽暗的炭火闷声开口,“外祖父当初到底是怎么想的,为何会”
妄议尊长乃大不敬,话到一半,陆未吟咬住唇,眉头紧紧皱起,愤然将一点核桃碎投入炭盆。
苏婧侧过视线看了女儿一样,含笑的眉眼愈发柔和。
敲完所有核桃,拍拍手,端着一盘核桃仁,拉着女儿坐到椅子上,边吃边聊。
“其实那个时候,陆奎也不像现在这样。”
年少时的陆奎在虎威军里,身手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有谋略的,可他对大将军之女苏婧的爱慕,所有人都知道。
热烈,且赤忱——至少那个时候看起来是这样。
苏婧单手托腮,想了想,简单概括,“恰到好处的能力,恰到好处的志气,不好高骛远,不桀骜狂狷,稳重可靠,适合过日子。”
说完,自己先笑起来,唇角微绷,略带苦涩。
“人心易变,真心更易变,人嘛,只能看到眼前,谁又能算得到以后是什么样?”
嫁给陆奎后,她也是奔着好好过日子去的,否则也不会生下四个孩子。
战事结束,她收起兵甲,换上繁琐华装,收束手脚,努力学着做一个好妻子,好母亲。
孩子们小的时候,日子其实还算过得去。
尽管夫妻感情平淡,但是每次听到孩子们一声声呼唤,都会将心底那点想要挣脱桎梏的渴望给磨去一些。
直到两个儿子渐渐大了,日益孺慕父亲,陆奎再挑拨调唆,便愈发与她离了心,开始对她百般挑剔,甚至横加指责。
小女儿生得娇软可人,却是个心思深的,小小年纪就知道慕强争宠,在她这个母亲面前也没几句实话。
那日子,真是过得没劲透了。
和离的念头无数次在她脑海中出现,又一次又一次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按下,直到发现陆奎和虞氏无媒苟合,她觉得机会来了。
除了清澜,再没有第二个人知晓,她早就打算好了借此机会从将军府脱身,因此故意纵着虞氏,养大她的胃口,再在合适的时候示弱,让她觉得将军夫人的位置触手可得。
天晓得陆奎答应和离那天晚上她有多高兴,连饭都多吃了一碗。
唯一遗憾的是,不管她用什么办法,软也好硬也好,陆奎都坚持要把四个孩子攥在手里,一个都不许她带走。
她知道,陆奎嫉恨她在军中得将士归心,逮着机会不让她好过。
好在后来借了永昌侯府的势,软硬兼施,总算将阿吟接到了身边。
想到自己亲生亲养的四个孩子,如今身边只剩下一个阿吟,苏婧喉咙发紧,心底翻起复杂又沉重的涟漪。
陆未吟敏锐察觉,迅速将话题岔开,“母亲,您知道吗,大哥萧大公子,他的腿治好了,很快就能自己走路了。”
苏婧拿起一瓣核桃仁放进嘴里,收起乱七八糟的思绪,凝眸望着女儿,挑眉,“先不说这个。”
她把脑袋凑过去,“你先告诉我,你和阿呃昭王殿下,是如何凑到一块儿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