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此时此刻,这个“我”和“回来”组合在一起,加上轻松惬意的语气怪怪的。
轩辕璟也意识到不太对,但什么都没说,甚至露出笑来,打量陆未吟的反应。
没什么反应。
也是,一块木头能懂什么
陆未吟分汤入杯,双手递过去,笑意已经收起,脸上只有谈正事的认真严肃。
“圣上召王爷入宫,可是命王爷南下赈灾?”
轩辕璟坐直点头,也换上正色,将圣意简单叙述一遍,这才尝了一口晾到温热的茶。
这回倒是没说难喝,皱眉的表情却已经说明一切。
陆未吟视而不见,沉声道:“圣上对太子,还真是看重。”
如此重任,本该在朝堂上当众颁布任命,后续若需驰援,各部才好倾力配合。
整治官吏需暗中行事,仅将此项私下授命即可。
皇帝不当众宣旨,一应放到私下授意,待到事成,此举施行在太子监国期间,便成了太子的功绩。
辛苦奔波的轩辕璟最多落到一声办事得力。
轩辕璟面色平静,“帝王之术,不正是如此?江山任重,社稷传承,只要能培养出一代明君,上下皆可为磨刀石。”
“明君?”陆未吟笑起来。
心底的嘲弄一下子没藏住,就这么明晃晃落在轩辕璟眼中。
既已暴露,她也懒得再藏,将私铸兵械的事拉出来应付,“身为储君,勾结外族,私铸兵械,明知故犯。这样的人,如何让人信服会成为一代明君?”
“那你呢?”轩辕璟放下杯子,单手支颐,微微前倾,“你现在做的,又算什么?”
虽说自俩人结盟以来,做的都是伸张正义之事,可若放到朝堂,往小了说,算结党营私,往大了说,可称谋逆。
先前刘柯案,是因为证据不够,咬不住太子,若真将人拖下水了,那就是动摇国之根本,其罪当诛。
陆未吟岿然端坐,目光坚定的直视他,“民重君轻,若储君失德,便是倾国之祸,臣女所为,不过是为天下苍生计。”
她没办法告诉轩辕璟,曾有十万余冻殍僵骨因轩辕曜而死,此人不配为储,更不配为君。
轩辕璟不错眼的盯着她,捕捉到她微动失控的嘴角,却因此错过了眼底一闪即逝的恨意。
陆未吟不动声色,目光不曾有片刻的退缩和偏移。
这是她的态度,也是她的决心。
既已聊到这一步,轩辕璟索性问到底,“那你为何选本王?”
弃太子,而入昭王阵营。
陆未吟神色微僵,失笑扭头看向旁边。
轩辕璟瞬间会意,跟着笑起来。
不是她选了他,而是她没得选。
总不能弃了太子选邺王吧!
轩辕璟将空杯推过去,“希望你我都没看错人。”
陆未吟给他续上茶汤,“我相信自己的眼光。”
这一次,他没称本王,她没称臣女,只是轩辕璟和陆未吟。
开诚布公之后,陆未吟把话题转向南下赈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