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屋里,陆未吟从床上坐起,将靛蓝白碎花的床帐掀起一角,放些风进来。
墨瞳映出窗外一点亮光,搀进淡淡愁绪。
忽闻龙舟过,满船皆子侄,翻盘接乡音,犹似归故里。
外嫁的长辈惦记着娘家的孩子,早早备好吃食等在渡口,浓浓情谊融在血脉里,好比奔腾不息的浔江,永远在这里流淌。
可是,就像浔江底下藏着恶臭的淤泥,不是每一个外嫁女,都能等来乡音的亲近。
这一夜,陆未吟睡得不太好。
粗布做的床帐不透气,揭帐子放风进来,也放了蚊子进来,脸上被咬了个大包。
“别挠。”尖尖按住陆未吟蠢蠢欲动的手,“挠破留疤就不好了。”
采香端着早点进来,“怪我,忘把驱蚊的香囊拿进房间了。”
陆未吟哭笑不得,“被蚊子叮一下而已,至于吗?”
趁尖尖去盛粥,她飞快挠了两下,还用指甲掐了个十字印。
这下舒服了。
星明从外头进来,提醒道:“陆小姐若是想看龙舟赛,恐怕得快一点,晚了就赶不上了。”
陆未吟慢条斯理的搅着粉色的花生粥,浑不在意,“赶不上就算了。杨婆婆不是要去渡口给杨村的龙舟送米糕吗,咱们上那儿看看去。”
尖尖啃着玉米点头,“我觉得行。”
采香也说:“听说其他的外嫁女也会上渡口给娘家村里的龙舟送食水,还要挂红,没准儿比赛龙舟更有意思。”
几条船争先而已,没什么看头。
而且她们去得晚,到时人山人海,若是挤不到前面,就只能看人头了。
星明实在猜不透陆未吟到底想干什么。
特意从京都过来看龙舟,路上磨磨蹭蹭不慌不忙,天黑都没赶到地方。
今早又说累着了,赖着不肯起床,拖到这时候,又不去看龙舟了,要去渡口看送米糕。
送米糕有什么好看的?
真是想一出是一出!
不过他的任务只是驾车以及盯紧她的一举一动,回去后再如实禀告给王爷,至于她究竟想做什么,要不要看龙舟赛,都与他无关。
吃过早饭,星明端着米糕,采香和尖尖各提着一瓦罐晾凉的甜汤,陆未吟和杨氏抱着小碗,有说有笑的来到镇东头的渡口。
浔江在这里蜿蜒回环,绕大弯转向奔赴浔城,临水垒起石阶,附近的人常来这里洗衣洗菜。
太阳还没出来,渡口已经站了不少人,老老少少,皆为妇人,个个望着江面翘首以盼。
旁边一株大榆树上挂满红布条,有新有旧,远远望去,如同开满了鲜艳热烈的花朵。
放下东西,杨氏取下别在腰后的蒲扇给四个孩子扇风,“累着了吧!多亏有你们,不然我们两个老家伙还得再跑一趟。”
端午送红,是外嫁女和娘家人的独处时光,以往老李会帮着把东西送到渡口,今天有人帮忙,他就没跟来。
“不累。”
尖尖往旁边挪了半步,让陆未吟能扇到更多凉风。
圆圆的脸蛋儿红扑扑的,笑容灿烂,眼中满是新奇。
“哎,来龙舟了。”
远远的,一艘龙舟顺江而来,众人不约而同挤到水边,伸长脖子眯眼远望。
陆未吟落在稍后的位置,目光徐徐扫过等在渡口的每一个妇人,没有找到符合特征的人,秀眉几不可查的蹙起。
星明的声音冷不丁冒出来,“陆小姐在找人?”
“嗯?”陆未吟抬眼望着他,疑惑挑眉,像是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这么问。
星明眸光犀利,“陆小姐若是要找人,星明可尽绵薄之力。”
陆未吟明艳姝丽的脸上仍有困惑,淡笑摇头,“我不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