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遇心动
林砚舟第一次见到沈若柠,是在高二开学典礼上。彼时,她作为学生代表发言,那缕恰到好处的阳光,透过礼堂的玻璃窗,轻柔地洒落在她身上,为她勾勒出一圈如梦似幻的柔和轮廓。就在那一刻,他清晰地听见自己心跳陡然加速的声音,仿佛在心底奏响了一曲专属的乐章。
后来,他们被分进同一个学习小组。每周三下午,图书馆靠窗的那个位置,便成了他们心照不宣的固定据点。沈若柠总是比他早到,桌上稳稳摆着两杯奶茶,一杯原味,一杯加珍珠。林砚舟从未向她吐露,自己其实并不钟情珍珠,但每次,他都会将杯子里的珍珠吃得一颗不剩,仿佛那是承载着某种特殊情感的珍贵之物。
这道题我怎么都解不出来。沈若柠轻咬笔帽,微微蹙起的眉头,宛如春日里微卷的柳叶。林砚舟接过习题本,刹那间,她发间那股淡淡的茉莉香萦绕鼻尖。他佯装放慢解题速度,只为能多偷瞧她几眼。阳光调皮地在她的睫毛上跳跃,投下一片片细碎的阴影,宛如一幅细腻的工笔画。
高考前夕,林砚舟收到了斯坦福大学的录取通知。父亲早已为他的未来铺就道路,甚至连机票都已订好。他独自伫立在沈若柠家楼下,望着她窗户透出的温暖灯光,内心反复挣扎,却始终没有勇气按下门铃。
出发前一天,他终于鼓起勇气,敲响了沈若柠家的门。这些资料给你。他将厚厚一摞笔记本递过去,指尖抑制不住地微微颤抖。最上面那本里,静静夹着一封信,那是他花费整整三个晚上,饱含深情写下的。等我回来。最终,他只吐出这简短却又沉重的四个字。沈若柠轻轻点头,眼眸明亮得犹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
2
生死相隔
林砚舟离开后的第三天,沈若柠开始发烧。起初只是低烧,她并未放在心上,依旧沉浸在翻看他留下的笔记中。直至咳出丝丝血迹,才被室友强行送去医院。
急性白血病。医生缓缓摘下口罩,语气沉重,发现得太晚了。
沈若柠静静躺在病床上,手指轻轻抚过那些笔记,仿佛能触摸到林砚舟曾经的温度。她浑然不知,在最后一本笔记的夹层里,隐匿着那句她等待了整个青春的深情告白。窗外的梧桐树沙沙作响,那声音,像极了林砚舟翻书时的轻柔声响,在寂静的病房里,显得格外清晰。
葬礼那天,天空飘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林砚舟从机场一路狂奔而来,黑色西装早已被雨水湿透。墓碑上,沈若柠的照片依旧笑得温柔。他缓缓跪在泥泞之中,声嘶力竭地呼喊着她的名字,那声音,仿佛要穿透这无尽的悲伤,传至另一个世界。
后来,人们常常会看到一个英俊的男人,静静地坐在墓园的长椅上,对着空气喃喃自语。他怀里紧紧抱着厚厚的笔记本,时而轻声轻笑,仿佛正与身边的人分享着生活中的趣事。下雨时,他会轻轻撑开伞,小心翼翼地将伞偏向右侧,就好像那里依然坐着他深爱的那个人。
若柠,今天给你带了茉莉花茶。林砚舟将保温杯轻轻放在墓碑前,不加珍珠。微风拂过,一片花瓣悠悠落在他肩头,他怔怔地伸手去接,然而,指尖却只触碰到虚空,什么也没能抓住。
墓园管理员无奈地摇摇头,继续专注地修剪草坪。这样的场景,他已然目睹了整整五年。
3
梦回旧影
林砚舟开始频繁地梦见沈若柠。梦里的她,依旧穿着那件淡蓝色的校服,安静地坐在图书馆的老位置,阳光温柔地在她发梢跳跃。每次,当他满心欢喜地想要靠近,她却如一缕青烟,瞬间消散。醒来时,枕边总是一片潮湿,他早已分不清,那究竟是汗水还是止不住的泪水。
他开始疯狂地收集与她有关的一切。她曾经用过的钢笔,那细腻的笔尖仿佛还留存着她书写时的温度;她最爱的那家奶茶店的会员卡,卡片上的每一道划痕都像是在诉说着他们的回忆;甚至她随手在草稿纸上画的小涂鸦,在他眼中,都是无比珍贵的宝物。这些东西,被他小心翼翼地锁在书房最底层的抽屉里,宛如一个不敢轻易触碰的伤口,稍一触及,便是钻心的疼痛。
某天,林砚舟的母亲在整理旧物时,无意间发现了那摞笔记。她满心疑惑,不明白儿子为何对这几本看似普通的高中笔记如此珍视。直到她不经意间抖落了夹在最后一页的信。信纸已然泛黄,却依旧能清晰辨认出上面的字迹:
若柠,这些话我在心底练习了无数遍,可每次面对你,还是不知该如何开口。每次看到你解题时微微皱眉的模样,我都满心冲动,想伸手为你轻轻抚平。你总说我聪明,其实我只是想尽办法,能在你身旁多停留片刻。如果你愿意,等我从美国回来,我们......
信的后半截已被泪水晕染开,字迹模糊成一片,难以辨认。林砚舟的母亲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儿子这些年,一直执着于这份未曾说出口的深情。
与此同时,沈若柠的室友周意宁正在仔细整理她的遗物。在一个陈旧的鞋盒里,她发现了一叠车票,无一例外,全都是去往机场方向的。最早的一张日期,正是林砚舟离开的那天。周意宁突然忆起,那天沈若柠发着高烧,却依旧执意要去送机,最终晕倒在半路上。
这个傻姑娘......周意宁哽咽着,继续翻找盒底,在那里,藏着一封未曾寄出的信,信纸上有明显被泪水打湿又干涸的痕迹。砚舟,其实我早就知道你要走了。每次你欲言又止的时候,我都好想告诉你,我会一直等你......
周意宁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决定将这些东西交给林砚舟。当她按下门铃,开门的男人憔悴得让她几乎认不出来。他接过那个鞋盒时,手指颤抖得几乎拿不稳,仿佛那鞋盒承载着他全部的生命重量。
那天夜里,林砚舟紧紧抱着鞋盒和那摞笔记,在沈若柠的墓前坐了一整晚。天亮时,管理员发现他靠着墓碑沉沉睡去,嘴角竟带着一抹罕见的笑意,仿佛在梦中,他终于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从那以后,墓园里多了一个几乎常驻的疯子。他每天都会准时前来,有时手中捧着一束清新的茉莉花,有时端着一杯温热的奶茶,对着冰冷的墓碑,倾诉着那些只有自己能听懂的话语。偶尔有路人经过驻足,会听见他温柔地唤着一个名字:
若柠,今天的阳光格外好,就像我们初次相遇的那天。
4
书店情缘
林砚舟毅然辞去了高薪工作,在墓园附近开了一家小小的书店。书店的名字,就叫做若柠,招牌是淡淡的蓝色,恰似她当年最爱的那件校服的颜色。书店的橱窗里,永远摆放着一杯珍珠奶茶,每天打烊时,他都会默默倒掉凉掉的奶茶,第二天再换上一杯新的,仿佛这是他与她之间,一场永不落幕的约定。
书店的角落里,有一个特殊的书架,上面摆满了沈若柠曾经钟爱的书籍。《小王子》《傲慢与偏见》《飘》,每一本都被翻阅得起了毛边,书页间仿佛还留存着她指尖的温度。偶尔有顾客询问是否售卖这些书,林砚舟总是微笑着轻轻摇头:这些不卖。
周意宁成了书店的常客。她每次前来,都会带上一束茉莉花,恭敬地放在那个特殊的书架上。若柠最喜欢这个味道。每当她说起这话时,正在擦拭一本旧书封皮的林砚舟,动作总会微微一顿,指节也会不自觉地微微发白,那细微的动作,饱含着他难以言说的深情。
深秋的某个午后,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走进书店。她低头看书时,睫毛在脸颊投下的阴影,像极了记忆中的那个人,让林砚舟瞬间恍惚。请问……这里有《飞鸟集》吗女孩怯生生地开口询问。
林砚舟的手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起来。当年,沈若柠问他的第一句话,同样也是这个。他机械地指向那个特殊书架,目光呆滞地看着女孩轻轻抽出那本泛黄的诗集。阳光透过窗户,柔和地洒在书页上,那一刻,他仿佛看见十七岁的沈若柠,正盈盈站在光影之中,对着他温柔浅笑。
这本书……女孩轻轻翻开扉页,惊讶地发现里面夹着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少女身着蓝裙子,在樱花树下笑得明媚动人,仿佛整个世界都因她的笑容而绽放。照片背面,写着一行娟秀的小字:给砚舟,希望你回来时,花都开好了。
林砚舟瞬间夺过照片,泪水瞬间模糊了他的视线。他从未见过这张照片,也无从知晓沈若柠究竟何时偷偷将它放进书里。照片的边缘有些焦黄,像是经历过一场劫难又被奋力抢救回来的珍贵宝物。
后来,周意宁告诉他,沈若柠临终前一周,家里曾发生过一场小火灾。她拼尽全力护住的,只有两样东西:这摞笔记和这本《飞鸟集》。
那晚书店打烊后,林砚舟在灯下一遍又一遍地反复摩挲着照片。他突然注意到照片角落里有个模糊的日期,正是他出国前三天。原来,那天她去过樱花林;原来,她也一直在等待着他。
5
樱花之约
第二年春天,墓园里的樱花开了。管理员惊讶地发现,那个常来的男人没有如往常一样出现。而在沈若柠的墓碑旁,多了一座崭新的坟墓。两座墓碑紧紧相依,恰似终于能够相拥的恋人,在这世间寻得了永恒的安宁。
书店由周意宁接手继续经营。那个特殊书架上的书,终于开始对外出售。每卖出一本,她都会在扉页盖上一个精致的茉莉花印章。偶尔,会有细心的顾客发现,某些书的夹页里,藏着泛黄的纸条,上面写满了未曾寄出的思念,宛如时光的低语,诉说着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恋。
城市另一端的机场里,一个女孩正在静静阅读新买的《飞鸟集》。书页间,突然飘落一张纸条:若你回来,花都开好了。她疑惑地抬起头,四处张望,只看见航站楼外纷飞的樱花,如同一场迟到了十年的雪,纷纷扬扬,洒落一地的思念。
十年后的清明,周意宁如往年一般,带着一束清新的茉莉花来到墓园。两座相邻的墓碑前,已经摆放着一束娇艳的樱花,花瓣上还带着清晨的露珠,宛如少女的泪珠,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她缓缓蹲下身,发现樱花束下压着一张泛黄的信纸,上面是林砚舟那熟悉的字迹:
若柠,我终于找到你了。
墓园管理员告诉她,今早有个身着蓝裙子的姑娘来过,在墓前伫立了许久。长得跟照片上的人很像,老人眯着眼睛,努力回忆着,就是眼角多了颗泪痣。
周意宁手中的茉莉花瞬间散落一地。她猛然想起医生曾经提及,沈若柠有个双胞胎妹妹,出生便被送去了国外。当年病床上的若柠,总是望着窗外,喃喃自语:等小樱回来,要把笔记都给她……
傍晚的书店里,风铃突然在无风的情况下轻轻晃动,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周意宁下意识地抬头望去,只见一个身着蓝裙子的背影,正在专注地翻阅那本《飞鸟集》。女孩缓缓转身,眼角的泪痣在夕阳的余晖下,宛如一滴凝固的琥珀,散发着神秘而动人的光泽。
这本书,女孩的声音轻得如同叹息,可以卖给我吗
周意宁注意到她无名指上的戒指,和当年林砚舟一直佩戴的那枚,恰好是一对。女孩轻轻翻开扉页,脸上露出一个似哭似笑的复杂表情——那里本该放置照片的位置,此刻静静躺着一枚银质的书签,上面刻着两行小字:
樱花落尽春将困
你归来时夏已深
窗外,突然下起了太阳雨,雨滴轻轻打在书店的蓝色招牌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演奏一曲回忆的乐章。女孩抱着书,轻轻推门离去,周意宁分明看见,她的发梢上,沾着一片樱花花瓣,那娇艳的颜色,像极了多年前某个少年因羞涩而泛红的耳尖。
夜深了,周意宁在整理书架时,从那本《飞鸟集》的封底夹层里,意外摸出一张崭新的纸条。上面的字迹虽然陌生,却写着熟悉的话语:
砚舟,花都开好了。
雨不知何时已经停歇。月光透过橱窗,温柔地洒在那杯已然凉透的珍珠奶茶上,杯壁上凝结的水珠,缓缓滑落,恰似谁未曾来得及落下的眼泪,承载着无尽的思念与遗憾。
书店的玻璃门被轻轻推开,风铃发出细碎的声响。周意宁下意识地抬头,只见那个蓝裙子女孩又回来了,怀里抱着一个陈旧的铁皮盒子。
这个,女孩将盒子轻轻放在柜台上,是在整理姐姐遗物时遗漏的。她的指尖在生锈的锁扣上轻轻停留片刻,钥匙是在砚舟哥的遗物里找到的。
盒子里,是一叠泛黄的信纸,每一封的抬头都写着致砚舟,然而,这些信却从未寄出。最上面那封信的日期,是沈若柠去世前三天,字迹虚弱得几乎难以辨认:今天梦到你了,你说要带我去看富士山的樱花。医生说我等不到下一个春天了,不过没关系,我已经把想说的话都藏在了……
信纸在此处戛然而止。周意宁轻轻翻到背面,发现用铅笔淡淡描着一幅简笔画:两个小人手牵手站在樱花树下,其中一个的衣兜里,露出半截钢笔,正是林砚舟一直随身携带的那支。
女孩从包里取出一本护照,签证页上盖满了日本的出入境章。这些年,我去了三十四次富士山,她轻轻抚摸着护照上自己的照片,眼神中满是深情与眷恋,每次都会带一株樱花苗回来。
周意宁突然想起什么,快步走向后院的仓库。用力推开那扇积满灰尘的木门,月光瞬间照亮了角落里一排茁壮成长的樱花树苗。最老的那株,已经高过屋檐,枝头挂着零星的花苞,宛如沉睡的精灵,即将在春日的召唤下苏醒。
这些是……
砚舟哥种的。女孩轻声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从十年前开始,每年一株。
夜风吹过,树苗的嫩绿叶子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无人知晓的秘密,那是一段跨越生死的深情,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流淌。周意宁突然明白,为什么林砚舟总在春天消失半个月,为什么他的行李箱里,永远带着一小包富士山的泥土,那是他对她的思念,跨越千山万水,深深扎根在心底。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温柔地照进书店时,女孩已经悄然离去。柜台上,静静放着那本《飞鸟集》,扉页上多了一行新鲜的钢笔字:4
月
15
日,富士山见。字迹娟秀,却莫名透着沈若柠的神韵,仿佛是她跨越时空,留下的深情邀约。
周意宁轻轻推开书店的后门,惊讶地发现,那株最老的樱花树不知何时已经悄然开花。粉白的花瓣,如同雪花般随风飘落,有几片轻轻停在她的肩头,恰似一个迟到了二十年的温暖拥抱,带着岁月的温柔与眷恋。
远处,传来孩子们清脆的笑声,她微微眯起眼睛望去,恍惚间,仿佛看见两个熟悉的身影手牵手漫步在樱花雨中。男孩的白衬衫被风吹得鼓起,女孩的蓝裙子像一片晴朗的天空,他们的笑容,如同春日里最灿烂的阳光,照亮了整个世界。
风铃又响了。这次没有人进来,只有一片樱花乘着微风,轻轻落在柜台那杯珍珠奶茶旁边。杯壁上凝结的水珠终于落下,在晨光中划出一道转瞬即逝的彩虹,那是他们爱情的见证,虽短暂,却绚烂无比。
6
时光回溯
番外:时光回溯,爱意绵延
在一个静谧的小镇上,有一座被岁月斑驳了外墙的老宅。这座老宅,承载着沈若柠和林砚舟童年的回忆。院子里,那棵老槐树依旧枝繁叶茂,仿佛一位慈祥的老者,静静守护着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
一个阳光正好的午后,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她的小女儿路过老宅。小女孩好奇地透过半掩的木门,向里张望。妈妈,这里以前住过什么人呀小女孩稚嫩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
母亲微笑着,轻轻抚摸着女儿的头,缓缓说道:这里呀,曾经住着两个很相爱的人,他们的故事,就像一本厚厚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深情。
小女孩睁着明亮的大眼睛,满脸好奇:那他们后来怎么样了呢
母亲牵起女儿的手,走进院子,在老槐树下的石凳上坐下,开始娓娓道来:后来呀,他们因为一些原因分开了,但他们对彼此的爱,从未停止。即使一个去了很远的地方,另一个也一直把这份爱深藏在心底。
小女孩歪着头,似懂非懂:那他们还能再见面吗
母亲轻轻搂住女儿,眼神望向远方,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那段刻骨铭心的过往:他们呀,在另一个世界里,终于相聚了。就像两颗相互吸引的星星,无论相隔多远,最终都会交汇在一起。
小女孩听得出神,突然指着槐树的枝桠,兴奋地说:妈妈母亲顺着女儿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槐树的枝桠间,挂着一个陈旧的许愿瓶。在阳光的照耀下,瓶身折射出五彩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母亲轻轻取下许愿瓶,拂去上面的灰尘。瓶口的绳子早已褪色,她小心翼翼地解开,从瓶中抽出一张泛黄的纸条。纸条上的字迹有些模糊,但仍能勉强辨认出:希望有一天,我和若柠能永远在一起,在这棵老槐树下,看遍春夏秋冬。——砚舟
。
小女孩好奇地凑过来,看着纸条问:妈妈,这个砚舟就是你说的那个大哥哥吗母亲微笑着点头:对呀,这是他和若柠姐姐小时候一起在这儿玩耍时许下的愿望。
小女孩眨着眼睛,满脸憧憬:那他们的愿望实现了吗母亲轻轻将纸条放回许愿瓶,目光温柔而坚定:实现了呀,虽然他们走过了很多艰难的路,但最后,他们在彼此的心里,永远地在一起了。就像这棵老槐树,无论经历多少风雨,都一直扎根在这里,守护着他们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