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团发了一笔横财,全团上下都沉浸在一股打了鸡血般的亢奋之中。
孙德胜带着一群精挑细选出来的兵,在马厩里忙得热火朝天。
他像一头不知疲倦的骡子,亲自给每一匹战马刷洗、喂料,手把手地教那些旱鸭子出身的战士如何备鞍、如何控马。
他的嗓门洪亮,骂起人来中气十足,但眼神里那股子对骑兵深入骨髓的热爱,却让每个被他骂得狗血淋头的兵都心服口服。
李云龙则是背着手,挺着肚子,在刚成立的骑兵连驻地来回溜达。
一天能转上八圈。
看着那些膘肥体壮的战马,看着孙德胜那股子要把兵练到废的狠劲儿,他脸上的褶子就没舒展开过,嘴里哼着不成调的小曲,活像个守着一窝金蛋的老财主。
团部的气氛也变了。
成才关于“反斜面阵地”的讲解,像一颗重磅炸弹,在独立团的干部层中炸开了锅。
一开始,那些营长、连长们还不太当回事。
他们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打仗靠的是经验和胆气,对这些听都没听说过的“洋词儿”本能地有些排斥。
“啥叫反斜面?俺就知道,把机枪架在高处,往下打,痛快!”一营长张大彪瓮声瓮气地说道,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想法。
“就是!躲在山坡后面,鬼子冲上来了咋办?那不是等着挨揍吗?”
面对质疑,成才没有争辩。
他只是找来赵刚,借了纸和笔,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画出了十几张简单却清晰的战术示意图。
从火力配置,到兵力展开。
从如何利用地形规避炮火,到如何组织反冲击。
从手榴弹的投掷时机,到机枪阵地的交叉火力设置
每一个细节,都标注得清清楚楚,严谨得像一本刚刚从印刷厂拿出来的军事教科书。
当这些图纸在团部会议上摊开时,所有的质疑声都消失了。
那些刚才还嚷嚷着不理解的军官们,一个个伸长了脖子,眼睛瞪得像铜铃,死死盯着那些图纸,仿佛要把它刻进自己的脑子里。
李云龙更是直接把图纸抢了过去,如获至宝。
他嘴里不停地念叨着:“他娘的他娘的仗还能这么打?这小子,脑子是咋长的?”
赵刚看着那个平静地站在一旁,仿佛只做了一件微不足道小事的成才,心中翻起了惊涛骇浪。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战术创新了。
这背后,是一整套超越了这个时代的,关于战争、关于火炮、关于步兵协同的完整逻辑体系。
他越来越好奇,这个年轻人,到底经历过什么?
他口中那个“活下来的人教的”,究竟是怎样一个地狱般的战场?
就在独立团上下消化着新战术,憧憬着未来如何收拾鬼子的时候,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这份短暂的宁静。
一名旅部的通讯员,浑身是汗,满脸焦急地冲进了团部。
他几乎是从马背上滚下来的。
“报告!旅部紧急命令!”
李云龙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一把从通讯员手里夺过电报,目光迅速扫过上面的文字。
只看了一眼,他的脸色就彻底沉了下来,变得比锅底还要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