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祁同伟心中的大石也终于落地,随即决定加印三万册,以满足日益高涨的市场需求。
印刷车间内,几个工人加班加点,机器轰鸣,一摞摞新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预示着汉大出版社的开门红到底有多成功,也预示着祁同伟的钱包正以一个非常可观的速度飞速增长着。
俗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时的成功并没有蒙蔽祁同伟的双眼,他知道,这个成功只是暂时的,如果想让出版社长期稳定的发展,就必须持续性地拿出好的内容。
所以,开门红后,祁同伟反而越来越忙,对于出版社的未来规划,他想了好多,最后还是决定做出一些优化,因为发书的门槛相对较高,所以祁同伟决定另辟蹊径,开设一个杂志期刊。
这个东西的好处有很多,它可以涵盖学术、文化、教育、科技等各个领域,比较适合在汉东大学征稿的实际情况,并且这类刊报也能帮助出版社培养出大量忠实稳定的读者。
除此之外,为了增加它的竞争力和趣味性,祁同伟还决定亲自出马,继续发挥特长,当一当文抄公,再搬运一些玄幻,武侠等小说进行连载,既能为自己赚钱,又能为出版社做出贡献,一举两得。
杂志期刊的名字,经过编辑室众人的友好协商,决定起名为《汉大窗》,其内容主要以严肃的新闻理念和深刻的社会问题解读为核心,其他内容也会适当的根据读者喜好进行刊登,随机应变。
时间又过了三天的时间,在出版社众人尤其是高家姐妹的共同努力下,紧急加印的两万本书也再次销售一空,且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全国连锁的一些头部书店,更是给出了超十万本的特大订单。
因为印刷人手不足的原因,《汉大窗》的创刊计划不得暂时搁置。
因为印刷科只有工人,但负责人早已调岗的缘故,所以祁同伟不得不亲自上场,紧急在印刷科开了一个短会,要求大家继续加班加点,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疯狂印刷,并保证月底每人都有加班补贴和额外红包。
又是三天后,汉大出版社正式召开了第一期庆功表彰大会。
庆功表彰大会在出版社简陋但很宽敞的会议室举行,现场气氛非常热烈。老社长站在讲台上,面带慈祥的笑容,手中拿着话筒,声音洪亮地说道:“今天,我们汉大出版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这一切都离不开大家的辛勤付出。为了表彰大家的努力,出版社决定发放奖金!”
说着,他示意工作人员将早已准备好的红包一一递到每位员工手中。当轮到高小琴和高小凤时,老社长更是亲自走下台,将两个特别丰厚的红包递到她们手中,眼神中满是赞赏的鼓励道:“尤其是高小琴和高小凤,虽然你们并不是出版社正式员工,只是跟着祁主任学习帮忙的,但你们的贡献有目共睹,这是你们应得的!”
两姐妹接过红包,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会场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段时间的当托经历,让大家深刻见识到了祁主任的实力和想象力,可以说这一次大明王朝的火爆畅销,离不开在场各位拖在各大书店的推波助澜,尤其是高小琴和高小凤,因为长的漂亮,说话又好听,关键长的还一模一样,在这多重优势的加持下,更是成绩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