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抬头看着新楼房,看着喜气洋洋的乡亲们,再看张文东,泪水顺脸颊滚落。
“真的回家了…”
老人反复念叨,八年的等待,化作了热泪和手中的钥匙,王铁柱站在旁边,用右手紧攥钥匙。
他看着老李头,看看自己空荡的左袖管,望向张文东用力点头。
广场上,到处是喜极而泣的面孔,相拥而笑的家庭,新城在晴空下舒展轮廓,环境优美,人流如织。
交付仪式后,在新社区中心会客室,秦雨菲架好摄像机,镜头对准张文东。
他穿白衬衫,眉宇间有一丝疲惫,额角有道淡淡疤痕。
“张县长,首先恭喜凤湖新天地一期交付,这是岭山重建的里程碑,这一年来,岭山经历金鼎崩塌的阵痛,也创造新城崛起的奇迹,老百姓给了您‘张青天’的称呼,您怎么看这个称呼?”
张文东靠在沙发上,目光落在外面新家园和人群上,他缓缓开口说。
“这个称呼太重了,青天在上,朗朗乾坤,是老百姓心里对公道、光明的期盼。”
他顿了顿,语气恳切淡然说道。
“我张文东,只是穿着这身衣服,站在这个位置上,看见了岭山的病根,听见了百姓的哭声,做了该做的事,尽了本分,凤湖新天地能立起来,不是靠我张文东一个人,是靠老李头、王铁柱这样的百姓,是靠何满春、赵大刚这样豁出去干事的干部,是靠省里支持和无数人的付出!”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窗外,新城的灯火次第亮起。
“岭山的天,从来不是靠一两个‘青天’撑起来的,是岭山几十万老百姓,一点一点重新撑起来的,我只是有幸和他们一起走过这段路,未来,这片天只会更清朗,更广阔。”
采访结束,秦雨菲关掉摄像机,张文东起身,凝望那片由无数普通人点亮的、属于岭山的新天。
京城西郊,一处掩映在古树下的私人会所,室内光线暗,只有一盏落地宫灯在角落投下昏黄的光,照亮主位上太师椅里那张苍老的面孔。
“啪嚓!”
一只青花瓷盖碗被摔在地上,侍立一旁的中年秘书眼皮没抬,身体绷直。
“不识抬举的东西,给他脸了!以为扳倒个苏铭哲,就敢不把规矩放眼里?岭山的天,还轮不到他张文东来定!”
他敲击着光滑的紫檀扶手说。
“证据链必须断,岭山那摊子,绝不能让他搞成样板到处唱,否则,下面那些不安分的,还不得有样学样,翻了天?叫远舟来!让他去收拾干净!”
几天后,一架从京城飞来的航班降落在岭西机场。
舷梯放下,徐远舟一身深灰色羊绒大衣,戴着金丝眼镜,眼神平静,只带着一个拎公文箱的助手,像寻常的商务人士。
接机口,岭西市新任市长陈海明亲自等候,他四十出头,穿着藏青色行政夹克,老远就伸出双手迎上。
“徐总!欢迎,一路辛苦。”
陈海明紧紧握住徐远舟的手,用力摇了摇说道。
“您能来岭西指导工作,是我们的荣幸,省里领导特意交代,一定要接待好!”
徐远舟笑容得体,轻轻回握说道。
“陈市长客气了,初来乍到,以后在岭西,还得仰仗陈市长支持。”
“应该的!”
陈海明连声道,侧身引路说。
“车在外面,先去市里?省里几位领导,还有几家省属银行的负责人,知道您来了,都想跟您见个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