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部长,你注意一点!我们是讨论处理意见。若是没有证据,动一个党委书记,那就太过分了!就是辜负了老百姓!让党委班子瘫痪、让群众受害的原因!”
韩国远瞪着郑国华,满是憋屈,摔门而去,他走之前说。
“我保留意见,你们记住,青峰镇的天不会永远是阴的!”
郑国华理解韩国远,也知道他为何坚持。
可是那个刘大山背后的力量,足以让更高层达成默契,他只得说。
“下一个议题。”
决议传到青峰镇的时候,张文东听完吴有才的汇报,沉默许久,说道。
“知道了,你出去吧。”
吴有才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说什么。
门关上之后,张文东看着那份“合格”的假环评,心里已经明白。
真正的对手在暗处,刘大山这个党委书记不过是推到前面的傀儡。这场较量还没结束。
同时,省报的采访组并未因为王天龙的落网而离开,各个角落里都有他们的采访痕迹。
很快,在一周之后,省报的头版头条就登载了一篇采访报道。
《青峰破局之旅:一位年轻镇长的担当和困境》,是陈芷晴的署名文章。
这篇通讯从王天龙案的侦破写起,又详细记述了张文东临危受命的种种事迹,引发了全省震动。
这个默默无名的贫瘠小镇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此时的于曼春看到省报头版的文章,心里更是别扭。
张文东的照片旁边还站着陈芷晴,这更让她受不了。
她拿起报纸,想把张文东的脸抠烂,又把报纸揉成一团扔在地上乱踩。
“他就是靠那个姓陈的贱人风光!又怎样?只不过是个倒插门而已,踩着王天龙在报纸上人五人六!我又怎么办?”
此时,她想起自己被县纪委谈话警告、调离岗位、成为整个单位笑柄的屈辱,已经没了最后的理智。
她自言自语道。
“要不是他张文东翻脸无情,攀上高枝就把我踹了,我能落到今天这步田地吗?要不是那姓陈的贱人背后捣鬼写东西捧他,我能被纪委盯上吗?都是他们祸害的我!”
李秀芝端着一碗小米粥站在门口,小心翼翼地说。
“曼春,你听妈一句话,咱不闹了行吗?安安稳稳过日子。张文东现在是镇长了,咱们惹不起;那个陈记者,他爹更是省里副书记的助理,咱们更惹不起,你闹下去,只能是你自己吃亏。”
于曼春猛然抬头。
“惹不起是吗?我还有什么可丢的?工作、名声、脸面,全都让他们毁了,光脚的怕什么穿鞋的!你放心吧,我不好过,他们谁也别想好过!我于曼春就是豁出这条命,也要把张文东拉下来,让那个姓陈的贱人身败名裂!”
李秀芝也吓坏了,早已没有了往日的张狂,只是哀求道。
“春儿,妈求你了,别做傻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