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她等着舒枕月的时候,裴言之下了学,瞧见了她,便小跑着上前。背着小布包,一脸的兴奋,甜甜的唤着,“母亲!”
舒青柠抬眸看着裴言之朝自己跑来,身上都有些薄汗了,眼神宠爱的叮嘱,“天热,慢着些走,可别中暑了。”
裴言之从小布包中掏出书本,翻到最新的一页,“母亲您瞧,这是夫子给我的评价,是优,只有我一个人有,还有夫子的评语呢。”
舒青柠惊叹的接过一看,果然不假,上面不仅用朱砂笔写了一个优字,还在下方写下,近期态度端正,学业进步,再接再厉这样的字样。
而这是一篇关于讨论西北洪涝之事的文章,文中之事简单的书写了她和裴言之讨论的话题,裴言之从两个方面讨论。
一面为民,一面为国,分析得没有那么头头是道,但对于一个八岁的孩子来说,已经算是十分有眼界了。
夫子的夸赞很是中肯,并不会让他骄傲自满,所以此时此刻的裴言之恨不得将这篇文章可在石板之上,永远的保存起来留作纪念。
“母亲,这份夸赞有您的一份。”
毕竟当初他就是听了母亲的话所以才这样回答的,若是没有母亲从旁的开导,他一定不会考虑得如此的全面。
他知道母亲是与旁人不同的,她有文采,写字也极其的好看,只是苦于女子之身,若是个男子,定能考取功名,为国争光,为民谋福祉。
舒青柠看着裴言之一点点的变好,心情也很好,拿起桌上的点心就亲自给他喂去。
裴言之很是开怀,张嘴咬下点心,看着母亲开口,“好甜,言之喜欢。”
母子俩这亲昵的相处,让舒枕月看了个正着,她本以为舒青柠在侯府举步维艰,即便有管家权又如何?
这偌大的侯府难不成真的会听她一个新妇的?尤其是那两个继子,都是半大孩子了,知道自己老子娘是谁,还能真的孝顺?
不过是做做样子。
可她这无意撞见的一幕实在有些膈应人,因为两人之间相处自然亲近,孩子对她的称呼也发自内心,这可让她十分的意外。吴婆婆跟在一旁,自然将舒枕月的脸色看在眼中,看到她眼里那股羡慕又嫉妒的神情。
吴婆婆笑着开口,“二姑娘,大姑娘来了。”
舒青柠这才抬头看去,看到打扮得很是隆重的舒枕月已经站在亭子外面。
她端庄得宜,牵过裴言之的手迎上前,“长姐来了,快快来坐。”
她面上很是热情,甚至身边的裴言之也抱拳见礼,“言之见过姨母。”
舒枕月心中再如何的不喜,面上也不能展现半分,“二妹妹,这便是你的继子了吧,是庶出的那位?”
明知道有些话说出来会让人膈应,可舒枕月偏生就要这样说,就是为了看舒青柠神色的转变。
殊不知舒青柠神色如常,一脸柔笑的看向裴言之,“他是我儿子,是嫡出。”
嫡出二字一出,她便感受到了裴言之的情绪变化,或许三房庶出的身份从一开始就让他有着不自信。
其实不止他,就连他的父亲,他的祖父裴和才,都是不自信的。
可舒青柠说他是嫡出,被母亲承认的嫡出。
他视线都比之以前抬起来了些。
舒枕月见没能给舒青柠上眼药,尴尬一笑,“是,这过继来了,自然是嫡出,自然是二妹妹的儿子。”
“长姐拜帖上所言是叙旧,这何必站着说些有的没的?快坐吧。”
两人坐下,舒青柠没有说话,吴婆婆在一边给舒枕月倒了茶水,就退到了舒青柠的身后。
看着舒青柠翻越裴言之的功课,裴言之就坐在一旁,神色乖巧,等着母亲的夸赞。
“言之的隶书比之以前大有进步,很是不错。”
裴言之被母亲夸赞,心里一喜,“是母亲的字好,我临摹了一段时日,就进步这么多,连夫子也都夸赞了呢。”
舒青柠去看他的手,发现他指腹上已经有些茧子,足见其用心。
他近来的表现舒青柠都是看在眼中的,“言之做的还好,你想要什么,告诉母亲。”
裴言之想了想,“言之想吃母亲做的点心。”
舒青柠还以为他会要什么呢,就是第一个点心,她笑着满口答应,“行,等会儿母亲亲自给你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