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天际花园的低语 > 第一章

夜幕降临,天际花园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只有几盏昏黄的路灯,在修剪整齐的绿化带间投下长长的影子。凌晨两点十七分,保安室的灯光显得格外刺眼。
刘建军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盯着监控屏幕。屏幕上分割成十六个小窗口,轮流显示着小区各个角落的画面。他是这里的保安队长,多年的经验让他对夜晚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异常敏感。搭档赵大勇已经出去巡了一圈,按理说快回来了。
对讲机里传来赵大勇略显疲惫的声音:队长,一切正常,西门口那个流浪猫窝好像又多了只小的。
知道了,回来吧,这里也盯紧点。刘建军回应道,声音有些沙哑。最近他睡眠不好,总觉得眼皮沉重,有时还会听到一些奇怪的声响,尤其是在深夜。他归咎于工作压力和精神上的疲惫,自从妻子去世后,女儿也去了外地读大学,偌大的房子常常只有他一个人,安静得可怕。
就在这时,屏幕右下角,11

1
单元那几个摄像头中的一个画面猛地跳动了一下,随即变得一片雪花。那是通往
11
栋楼上的楼梯间摄像头。
嗯刘建军立刻凑近屏幕,怎么回事赵大勇,你离
11
栋不远吧去看看
1
栋的楼梯间,摄像头好像出问题了。
收到。赵大勇的声音带着一丝刚睡醒的迷糊。
几分钟后,赵大勇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明显的紧张:队长!出事了!11

1
单元……好像……好像有人倒在楼梯上了!
刘建军的心猛地一沉,睡意瞬间全无。什么事谁倒在楼梯上了受伤了吗
看不太清楚,光线太暗了,好像……好像一动不动,流了好多血……赵大勇的声音有些发颤,我马上打
120

110!
刘建军感觉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迅速蔓延至全身。他立刻抓起桌上的对讲机和自己的手机,一边冲出保安室,一边对着对讲机喊道:所有队员注意!11

1
单元发现情况,立刻封锁该单元所有出入口!快!
夜色下的天际花园,宁静被骤然打破。一场突如其来的血腥事件,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也将这栋楼里住户们原本平静的生活,彻底搅乱。
1
刘建军气喘吁吁地跑到
11
栋楼下时,赵大勇已经守在单元门口,脸色苍白,手里拿着手机,正在和警方通话。单元门禁敞开着,警戒带还没有拉上,但已经有几个闻声出来的住户聚集在不远处,交头接耳,脸上写满了惊恐。
怎么样了刘建军急切地问。
我刚打了电话,救护车和警察应该快到了。赵大勇指着单元门内黑漆漆的楼梯口,我不敢进去,就在这儿守着。刚才手电筒照了一下,楼梯上……好像是个女人……
刘建军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不安,打开强光手电,第一个走了进去。楼道里的感应灯似乎也坏掉了,一片漆黑,只有他手电的光柱在墙壁和台阶上晃动。
一股淡淡的血腥味混合着铁锈味弥漫在空气中,越来越浓。楼梯间的墙壁上似乎有几道模糊的、像是挣扎留下的划痕。
老赵,你留在楼下,注意警戒,不要让任何人破坏现场!刘建军的声音有些发紧。
明白。
刘建军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往楼上走。楼梯很陡,他的皮鞋踩在水泥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在这死寂的夜里格外清晰。二楼,三楼……空气中那股不祥的气味越来越重。
终于,他走到了四楼的楼梯转角平台。手电光向上照去,只见在通往五楼的楼梯上,蜷缩着一个身影。
那是一个女人,穿着一身深色的家居服,长发凌乱地披散着,遮住了大半张脸。她的身体以一个扭曲的姿势趴在那里,身下的台阶上,暗红色的血迹已经凝固了一部分,形成触目惊心的斑块。
刘建军的心跳得像擂鼓,他强忍着不适,走近了几步。他看到女人的手腕处似乎有很深的伤口,衣物被血浸透。她似乎还有微弱的呼吸,但身体却一动不动。
喂小姐你醒醒!刘建军试探着叫了一声,但没有回应。
他不敢轻易移动伤者,只能再次确认现场:周围没有明显的搏斗痕迹,但这种寂静本身就透着诡异。凶手显然已经离开了。
他拿出手机,再次拨打
120,简要说明了情况和位置。然后,他退回到楼梯口,拿出随身携带的记录仪,开始记录现场情况,同时叮嘱赵大勇守住楼梯口,记录下任何进出人员。
几分钟后,楼道里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和警笛声。数名穿着制服的警察和医护人员冲了进来。
封锁现场!所有人不得进入!一名看起来像是负责人的警官大声命令道。
刘建军向为首的警官出示了自己的证件:我是保安队长刘建军,是第一个发现情况的人。
辛苦了。你是第一个到的警官问道,目光锐利。
是的,我和同事巡逻时发现监控异常,然后报警。我先上来查看,发现伤者后立刻退回楼下并通知了同事。
警官点了点头,指挥手下开始勘查现场。医护人员也小心翼翼地靠近伤者。
经过初步检查,医护人员摇了摇头:不行了,失血过多,已经死亡。
刘建军心头一震。死了这么快
警官皱紧了眉头:死者身份确认了吗
这里没有发现身份证件。一名警员在现场搜索着。
我是这栋楼的住户,可能认识她。这时,一个略显犹豫的声音从楼梯下传来。众人回头,看到李娟站在那里,脸色同样苍白,手里紧紧攥着一个购物袋。
你认识她警官问道。
李娟点点头,走上前,但被警察拦住了。她……她是住在我们单元
11A
的张启明太太……叫……叫周倩,对吗她的声音带着哭腔。
张启明就是那个软件工程师刘建军插了一句,他对这个住户有点印象,一个看起来很斯文、总是很沉默的男人。
李娟点头确认:是啊,他们是夫妻。张先生平时很少说话,张太太倒是很和善……怎么会……怎么会这样……她捂住嘴,似乎想呕吐。
警官吩咐一名警员:马上联系家属,确认死者身份。同时,对现场进行仔细勘查,寻找蛛丝马迹。询问楼内所有住户,特别是
11

1
单元的住户,昨晚有没有听到或看到什么异常情况。
刘建军知道,一场大规模的排查即将开始。这个平静的小区,一夜之间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谜团,而凶手,就像一个幽灵,刚刚从这栋楼里消失,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2
警方迅速介入,天际花园
11

1
单元被彻底封锁。周倩的死因很快被法医初步判断为:手腕部多处深达肌层的锐器切割伤,导致失血性休克死亡。死亡时间推断在凌晨一点到两点之间。
现场勘查在紧张进行。楼梯上除了受害者的大量血迹外,并未发现其他有价值的足迹或生物检材。凶手显然非常谨慎,很可能戴了手套和鞋套。楼梯间的窗户都是封闭式的,无法攀爬,那么凶手进入和离开的通道,几乎可以肯定只有电梯和楼梯。
监控室里,技术人员正在全力恢复楼梯间摄像头的数据。但结果令人失望,那个时间段的录像被彻底删除了,而且手法非常专业,像是使用了某种特殊的信号干扰设备。
刘队,查了昨晚的访客登记和监控,除了业主和登记过的访客,凌晨一点到两点之间,没有陌生面孔进入
11
栋。一名年轻的警员向负责此案的马警官汇报。
马警官,一位经验丰富的刑警,眉头紧锁:也就是说,凶手很可能是本单元的住户,或者是能够自由出入、不被察觉的人。
有可能。刘建军在一旁补充道,我们小区安保虽然严格,但并非绝对。比如,有些住户会帮朋友刷卡,或者保安巡逻的间隙……而且,我们对内部人员的排查也不能掉以轻心。
马警官看了刘建军一眼:你昨晚是第一个发现情况的人
是的。
你和死者或者
11

1
单元的住户熟悉吗
不算很熟悉,但面熟。11A
的张启明,我见过几次,话不多。其他邻居了解不多。
张启明呢他现在在哪里
我们还没联系上他。他妻子死了,他应该是最直接的知情人和嫌疑人之一。
与此同时,对楼内住户的询问工作也在展开。李娟是除了刘建军和赵大勇之外,第一个被警方详细询问的人。
昨晚大概几点钟,你听到的声音马警官问道。
具体时间说不上来,大概……一点多快两点的样子吧。李娟努力回忆着,我当时还没睡着,正在客厅看电视。突然听到楼上传来‘咚’的一声闷响,好像是什么东西摔倒的声音,然后……然后好像有女人的哭声,或者说是呻吟很轻微,断断续续的。
哭声你能确定是女人的声音吗
应该是……声音很压抑,很痛苦的样子。然后没过多久,就彻底没动静了。我当时有点害怕,没敢上去看,也没敢打电话,怕惹麻烦……李娟的声音越来越小,脸上露出愧疚和恐惧的神色。
除了声音,你有没有看到什么可疑的人进出
11
栋或者
1
单元
李娟摇头:没有。不过……她犹豫了一下。
但说无妨。
我记得……大概十二点多一点,我下楼扔垃圾,好像看到张先生……就是张启明,他鬼鬼祟祟地从外面回来,好像喝了点酒,走路不太稳。当时我还觉得奇怪,他平时很少晚归的。李娟提供了一条新的线索。
这个信息立刻引起了马警官的注意。张启明,死者丈夫,案发时间段前后曾出现在单元门口,状态可疑。
随后,警方找到了住在
11B
的陈太太。陈太太是退休教师,耳朵有点背,但很注重观察。据她所说,昨晚她睡得比较早,大约十点半就睡了,什么都没听见,直到早上被吵醒才知道出了事。她表示对邻居夫妻没什么意见,只是觉得男主人脾气有点怪。
住在更楼上的几户人家则表示,要么睡得太沉,要么家里隔音好,什么都没注意到。
调查的重点,无可避免地聚焦在了
11A
的住户——张启明身上。
data-fanqie-type=pay_tag>
下午三点左右,张启明的手机终于接通了,是警方打过去的。电话那头的声音嘶哑、疲惫,带着难以置信的惊恐。
喂警察同志怎么了
张先生,我们是市公安局的。您的妻子周倩……在她住所的楼梯间被发现,已经……
什么!张启明的声音猛地拔高,充满了震惊和痛苦,不可能!小倩她……她怎么会……你们在说什么!
他的反应看起来非常真实,但马警官并没有因此放松警惕。张先生,请你冷静一点。我们现在需要您立刻回小区,配合我们的调查。
好好好,我马上回去!我马上!张启明的声音带着哭腔。
下午四点,张启明被带到派出所。他看起来憔悴不堪,眼眶红肿,衣衫不整,身上带着一股浓烈的酒气,与李娟描述的那个时间点看到的状态相符。
审讯室里,灯光惨白。张启明坐在椅子上,双手抱着头,浑身微微颤抖。
张先生,请你告诉我们,你昨晚在哪里在做什么马警官开门见山。
我……我昨晚……张启明抬起头,眼神迷茫,我……我好像是喝多了,跟几个同事……不,不是同事,是一些……朋友在外面喝酒,后来……后来发生了什么,我记不清了……
你大概是什么时候回的家
不知道……很晚了吧……凌晨我好像是……好像是走回来的,路上摔了一跤,腿还有点疼……他下意识地卷起裤腿,露出一块淤青。
你回到家后,看到你妻子了吗
张启明的眼神瞬间变得更加痛苦:没有……我回家后……就倒在沙发上睡着了……天亮了才醒……然后……然后警察就打电话给我……他的声音哽咽了,警察同志,小倩她……是不是被人害了是谁干的!
马警官观察着他的表情,试图从中找出破绽。张先生,我们在现场没有发现明显的闯入痕迹。你认为,谁会想要伤害你的妻子
我不知道……我们夫妻感情很好啊……虽然我有时候忙,应酬多,但我们……张启明极力否认。
你妻子有没有什么仇家或者最近和什么人结怨了
张启明努力思索着,摇了摇头:没有……小倩是个好人,性格开朗,从不惹是生非……
审讯进行得很不顺利,张启明表现得悲伤又迷茫,对案发时的情况一无所知,也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的线索。他有醉酒后的失忆作为托辞,再加上身上确实有摔伤的痕迹,似乎为自己增加了一层不在场证明的模糊可能性。
然而,警方并没有轻易排除他的嫌疑。一个喝了酒、晚归、状态可疑的丈夫,在妻子被杀的深夜,无论如何都显得过于巧合。
与此同时,另一条线索也在悄然展开。警方在尝试恢复被删除的监控录像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虽然楼梯间的监控数据被清除了,但在案发时间段前后几分钟,小区大门口的监控捕捉到一个模糊的身影,似乎与张启明当晚回家时被拍到的身影有些相似,但穿着似乎略有不同,而且那个人并没有走向
11
栋,而是走向了小区侧门的方向。
这个发现让案情更加扑朔迷离。难道张启明在回家后又出门了还是说,监控里的人根本就不是他如果凶手另有其人,那这个人是如何避开所有监控,如同鬼魅般进入和离开现场的呢
天际花园
11

1
单元,就像一个密室,而周倩的死,成了一桩令人费解的谜案。每个人似乎都有嫌疑,又似乎都能找到脱身的理由。真凶到底是谁他又是如何完成这起看似完美的犯罪,并消失在夜色中的呢
3
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对张启明的怀疑并未减轻。他们走访了张启明声称一起喝酒的朋友,但那些人要么支支吾吾,要么根本不认识张启明,或者证实他们聚会的时间远早于张启明声称的很晚。张启明很可能是在撒谎,他那段时间的行踪成谜。
法医的进一步尸检报告也出来了,除了手腕的致命伤外,还在死者体内检测出了微量的镇静类药物成分。这表明,周倩可能在遇害前曾被下药,处于昏迷或意识模糊的状态。这让激情杀人或临时起意的可能性降低,更倾向于有预谋的犯罪。
面对这些不利证据,张启明依然坚称自己是无辜的,他那晚确实喝多了,回家就睡了,对于妻子被杀的事情一无所知。他的律师也及时介入,强调证据的不足和疑点。
案件一时陷入了僵局。马警官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上级要求尽快破案。
刘建军作为第一个发现者和小区保安负责人,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小区居民们看他的眼神都带着异样,甚至有人在背后议论,说保安室离
11
栋那么近,会不会是他……
这天晚上,刘建军又失眠了。他坐在保安室里,一遍遍地翻看案发当晚的监控录像,试图从中找出被忽略的细节。他调出了
11
栋电梯的监控。
凌晨一点到两点之间,电梯的运行记录显示:
凌晨
1:05,11
楼住户李娟下楼扔垃圾。
凌晨
1:10,李娟返回
11
楼。
凌晨
1:15,一部电梯停在
1
楼,一个戴着鸭舌帽、穿着连帽衫、背着双肩包的男人走了进来,他按下了
11
楼的按钮。由于角度和帽子的遮挡,无法看清面容。
凌晨
1:20,这部电梯到达
11
楼。电梯门打开又迅速关闭,似乎没人上下。
凌晨
1:30,这部电梯再次停在
1
楼,那个神秘男人走了出来,快步离开了小区,消失在夜色中。
凌晨
1:40,张启明踉踉跄跄地走进小区大门,走向
11
栋。
凌晨
2:00
左右,张启明再次出现在
11

1
楼电梯口,按下了
1
楼按钮,离开大楼。
监控画面质量不高,那个神秘男人的特征非常模糊。他的出现时间(1:15
-
1:30)恰好在死者被杀的推测时间段内,而且目标明确地直奔
11
楼,行踪诡秘,非常可疑。但他似乎是从
1
楼直接上到
11
楼,停留时间很短,这与凶手需要在现场作案并处理痕迹的时间似乎不太吻合。
而张启明(2:00
左右下楼)的出现时间,已经是在推测死亡时间之后了。如果法医推断的死亡时间准确,那么张启明下楼时,妻子可能已经遇害。
难道凶手是那个神秘男人赵大勇在一旁看着监控,喃喃自语,他到底是谁怎么进来的大门监控没拍到他出去
刘建军摇摇头:小区有侧门和几个隐蔽的消防通道,管理上可能存在漏洞。但这个人目标明确地去
11
楼,难道他知道
11
楼住的是谁,或者说,他知道
11
楼有人在家,并且会在那个时间点……他没有说下去,但两人都觉得这个神秘人非常可疑。
不过,刘建军又补充道,那个男人从
1
楼直接上
11
楼,很快就下来了,现场那么大的动静(至少李娟听到了闷响和呻吟),他就不怕被人发现吗而且,他似乎没有携带明显的凶器。
会不会是内部人员或者……赵大勇看向刘建军,那个男人……有点眼熟
刘建军皱眉想了想,摇摇头:没印象。
为了确认张启明的行踪,警方再次对他进行了审讯,并加大了压力。
张先生,我们调取了小区的监控。凌晨
1:15

1:30,有一个可疑男子进入
11

1
楼电梯,直达
11
楼,时间很短。你怎么解释
张启明显得很激动:那不是我!我当时在外面喝酒,回来就很晚了!你们看我的监控!
我们知道是你回来的监控,在凌晨
2
点左右。我们问的是
1:15

1:30
那个穿连帽衫的男人。
我……我不知道!可能是别的住户吧或者……或者找
11
楼其他住户的人张启明的辩解显得有些无力。
11
楼只有你和你的邻居李娟、陈太太三户。李太太说她没开门,陈太太说她睡了。那个男人没有在
11
楼停留寻找的迹象,直接坐电梯下来了。
张启明沉默了,脸色苍白。
还有,马警官加重了语气,我们在你家里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东西。
张启明猛地抬起头:什么东西
一些……化学试剂的残留痕迹,还有一些……关于精神类药物的资料。马警官观察着他的反应。
张启明的身体剧烈地颤抖起来,眼神中闪过一丝恐慌和难以置信:不……不可能!那不是我的!
不是你的那是谁的
张启明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
这次审讯后,张启明被列为重大嫌疑人。警方开始围绕他进行更深入的调查,包括他的财务状况、社交关系、近期是否有异常行为等。
刘建军却对警方的判断产生了一丝怀疑。直觉告诉他,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那个神秘男人的出现太过刻意,而张启明虽然可疑,但似乎又少了点什么。而且,死者体内检测出的镇静药物来源,也需要查清。
这天深夜,刘建军又一个人留在保安室加班。最近他总是睡不好,索性把工作带回宿舍,或者在保安室通宵。他调出了
11
栋所有楼层的监控录像,一帧一帧地仔细查看,希望能发现那个神秘男人的更多线索,或者其他任何异常。
当他看到
11
栋负一层,那个通往地下停车场的监控画面时,时间定格在凌晨
1:25
分。
画面上,一个穿着清洁工制服、戴着口罩和帽子的人影,推着一辆清洁车,慢慢地从停车场深处走向电梯间。由于光线昏暗,加上角度问题,无法看清面容。清洁车看起来很正常。
刘建军皱了皱眉。这个时间点,清洁工出现有些奇怪。小区的清洁工通常是早上工作。他继续往下看。
凌晨
1:30
分,那个清洁工身影出现在
1
楼大厅,推着清洁车,按下了通往外面的大门按钮。很快,他就推着车离开了小区。
刘建军拿起对讲机,想问问当晚的值勤保安是否注意到这个清洁工。但转念一想,昨晚情况特殊,大家都在关注
11
栋,可能没人会留意一个普通的清洁工。
他反复回放这段监控,试图看清清洁工的样貌,但始终模糊不清。这个清洁工的出现,和那个神秘男人之间,会不会有什么联系他推着的清洁车里,又藏着什么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刘建军脑海中闪过:那个所谓的神秘男人,会不会根本没有进入
11
栋他会不会是利用了某种伪装,或者……换了装束
他想起了张启明。张启明是软件工程师,他有没有可能具备一些……特殊的技能比如,编写程序干扰监控或者,制作一些简易的伪装道具
刘建军越想越觉得心惊。如果真是这样,那张启明的不在场证明,岂不是……而且,那个清洁工……
他立刻拿起电话,接通了马警官。马队,我有个新发现,可能很重要……
4
刘建军找到了他的答案,一个指向保安赵大勇的答案。
他将所有的线索串联起来,并结合自己对赵大勇的了解:
动机:
赵大勇的儿子一年前被张启明开车撞成重伤,因张启明拒绝赔偿,孩子身心备受折磨,家庭陷入绝境。赵大勇因此对张启明恨之入骨,这种仇恨逐渐转移到了张启明的妻子周倩身上。
监控干扰与神秘男人:
赵大勇作为资深保安,熟悉小区的监控系统和巡逻路线。他利用职务之便,提前干扰或删除了楼梯间特定时间段的监控录像。案发当晚,他先伪装成一个神秘的、戴着鸭舌帽的男人(1:15
进入电梯的可疑人影),目标明确地前往
11
楼。但他并未直接进入
11A,而是利用对环境的熟悉,可能通过消防通道或其他方式,潜入现场附近等待时机,或者放置了某种装置。
清洁工伪装:
凌晨
1:25
分出现的清洁工,同样是赵大勇伪装的。他利用清洁车作为掩护,实则是为了在作案后(或制造不在场证明后)快速、隐蔽地离开现场。清洁车可能被他用来藏匿凶器或其他物品。
张启明的异常:
张启明确实喝了酒,晚归并摔伤,这为赵大勇提供了时间窗口。赵大勇可能了解张启明的习惯,故意选择在他醉酒熟睡时动手。楼梯间未发现明显搏斗痕迹,可能是因为周倩当时确实在室内(如卧室),被赵大勇诱出或在无防备状态下遇害,然后被移至楼梯间。张启明回家时看到的陌生男人其实是赵大勇伪装的清洁工,当时赵大勇正准备离开。
精神鉴定与阿哲人格:
张启明可能确实存在一定的精神压力或情绪问题,但这并非他杀人的原因。赵大勇在警方的诱导和案件信息的渲染下,有意无意地将怀疑引向了张启明的精神状态,甚至可能通过某些方式(如伪造或暗示)影响了精神鉴定的方向,试图将水搅浑,让张启明成为替罪羊。
蓝牙发射器与信号干扰:
张启明家发现的蓝牙发射器,可能是赵大勇故意放置或栽赃的,目的是让警方误以为张启明利用高科技手段作案或制造不在场证明,进一步加深对张启明的怀疑。
李娟的证词:
李娟听到的闷响和呻吟,很可能就是赵大勇作案时发出的。她误以为是凌晨时分,可能是因为当时她已经入睡,时间感模糊。赵大勇作案后迅速清理现场并离开,因此李娟没有看到任何人进出。
刘建军将自己的推理过程和所有证据整理成一份详细的报告,交给了马警官。起初,马警官对这个推翻之前结论、将矛头指向同事赵大勇的反转感到极其震惊和难以置信。赵大勇平时表现忠厚老实,工作也算尽职尽责,怎么会……
但马警官毕竟是经验丰富的老刑警,他没有轻易否定刘建军的发现。他重新审视了所有证据,特别是刘建军指出的监控细节、赵大勇的异常行为(如对案件的过度关注、熟悉监控系统等)、以及赵大勇与张家的恩怨。
经过慎密的调查和验证,马警官发现刘建军的推理虽然大胆,但逻辑上是自洽的,并且有越来越多的证据可以支持。
例如,警方调查发现,赵大勇的儿子确实因车祸导致残疾,医疗费用高昂,而张启明一直拒绝赔偿,双方矛盾激化。赵大勇曾在案发前几天与同事抱怨过要让张家付出代价,言语中充满了怨毒。
对赵大勇的背景调查也发现,他年轻时曾有过一些与前科人员接触的经历,具备一定的反侦查意识。他熟悉小区的每一处角落和监控盲区。
通过对案发前小区进出人员的排查,警方发现赵大勇在案发前一天曾请假外出,声称是处理家事。他有机会去准备作案工具(如清洁工制服、帽子、口罩等)。
最重要的是,在赵大勇的储物柜深处,警方找到了一件被丢弃的、沾染了微量血迹(经DNA比对与周倩一致)的清洁工手套,以及一个与张启明家发现的类似的蓝牙信号发射器。发射器上残留的指纹,既有张启明的,也有赵大勇的。
面对铁证,赵大勇心理防线崩溃,交代了全部犯罪事实。
第五章:迟来的审判
赵大勇的供述令人震惊和愤怒。
一年前,他的儿子小宝被张启明驾驶的车辆撞倒,造成小腿粉碎性骨折,虽经抢救保住了性命,却留下了永久性的残疾,需要长期康复治疗,家庭因此背负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张启明起初还象征性地支付了部分医疗费,但在后续的赔偿协商中,态度蛮横,以事故责任认定未出、自己经济困难等理由拖延推诿,最终干脆拒绝赔偿,并聘请了律师与赵大勇打起了旷日持久的官司。
赵大勇本就生活拮据,儿子的意外和这场官司让他家雪上加霜,妻子也因忧愁过度病倒了。他多次去找张启明理论,都被对方拒之门外,甚至恶语相向。长期的压抑、愤怒和对儿子未来的担忧,最终扭曲了他的心灵,让他滋生出报复的念头。
他将报复的目标锁定在了张启明的妻子周倩身上。他认为,只要周倩消失,张启明就会尝到失去至亲的痛苦,也会因为愧疚而主动赔偿。
赵大勇利用自己保安的身份,开始精心策划这起复仇。他提前研究了周倩的作息规律,摸清了小区的监控布局和巡逻时间。他购买了作案工具,准备了用于伪装的清洁工制服和信号干扰设备。
案发当晚,他先以巡逻为名,在小区内制造不在场证明。随后,他换上深色衣服,戴上帽子和口罩,干扰并删除了楼梯间的监控录像。他先是伪装成一个神秘的男子(即监控中
1:15
出现的身影),乘坐电梯到达
11
楼,但并未直接进入
11A,而是在楼梯间附近隐藏起来,确认张启明不在家后,又悄悄下楼。
之后,他换上清洁工制服,推着清洁车再次进入小区,这次他的目标是
11A
张启明的家。他利用万能钥匙或技术开锁的方式(具体手法警方仍在进一步调查中)进入屋内,发现周倩已经入睡。他从包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镇静药物(可能来源于他之前接触过的相关渠道或自行购买),倒入周倩的饮用水中。
待周倩昏迷后,他将她搀扶到楼梯间,制造了意外摔倒的假象,然后用事先准备好的刀具残忍地割开了她的手腕。为了确保她死亡,他甚至还拍摄了视频(这段视频后来也被警方在其手机缓存中找到)。作案过程中,楼上的李娟听到了闷响和周倩痛苦的呻吟。
得手后,赵大勇迅速清理了现场痕迹,擦掉了指纹和脚印,然后将周倩的尸体重新放回楼梯间。接着,他再次换上清洁工制服,推着清洁车(里面藏有凶器和带血的衣物),乘坐电梯下楼。这一次,他在一楼大厅被刘建军安装的监控清晰地拍到(尽管面容模糊)。他故意选择这个时间点,就是为了制造混乱,并将嫌疑引向某个神秘人。
离开小区后,他将大部分关键物证丢弃,但仍有一小部分(如手套和发射器)因处理仓促而遗落,最终成为他定罪的铁证。
至于张启明,他确实是无辜的。他那晚确实是和朋友聚餐,回来较晚,路上摔了一跤。回家后倒头就睡,对妻子的遭遇毫不知情。他家里的那些化学试剂和关于精神疾病的书籍,是他一个研究相关领域的朋友寄给他的,他本人并未深入研究,更不构成精神问题。精神鉴定报告中提到的次人格,很可能是警方在询问压力下,以及赵大勇有意无意的暗示下,张启明自身精神高度紧张、产生的一种应激性心理反应,或者是被赵大勇利用来混淆视听的。
真相终于大白。这起看似离奇、充满精神谜团的杀人案,其核心竟然是一场因交通事故赔偿纠纷引发的、由保安赵大勇精心策划并实施的血腥复仇。他利用职务之便和对监控系统的了解,制造了种种假象,试图将罪行嫁祸给无辜的张启明,最终难逃法律的制裁。
案件尘埃落定。赵大勇被依法逮捕,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天际花园也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那栋楼里发生的一切,却像一道深深的疤痕,刻在了每个经历过此事的居民心中。
刘建军因为在此案中的出色表现和关键突破,受到了上级的表彰。但他并没有感到多少喜悦。他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想起了赵大勇那张平日里憨厚的脸,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一个本该保护小区安全的保安,却因为内心的仇恨,变成了双手沾满鲜血的凶手。
只是,当一切都已明了,刘建军偶尔还是会想起那个被他忽略的细节——张启明脚下那个一闪而过的黑色小盒子,以及那个在远处窥视的鸭舌帽男人。那是否真的只是赵大勇的伪装还是说,在这起看似已经被破解的案件背后,还隐藏着更深的秘密和另一双眼睛
也许,有些事情,不必追根究底。生活,总需要一些表面的安宁。他转身,继续投入到新的巡逻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