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云英当然想留在大燕啊!
这里是她土生土长的地方,吃穿用度哪儿不比草原上强啊!
纵然是退亲回来,可她有个郡主的名号在,又有二品大员的父亲撑腰,姐姐还是宠妃,以后的日子也不会难过,最坏的结果就是一辈子不嫁人,养在家里也比在草原上风吹日晒的舒服呀!
可是这一切的前提是——她还是二品大员的女儿,有个有钱的爹能养活她。
听说楚弘益被贬,楚云英是懵的,忙问怎么回事。
德贵凑过来在楚云英耳边一阵耳语,把事情原委解释了一遍
楚云英觉得,她的天塌了。
爹倒台了,娘虽然扶正,可身后也没有母族扶持。大姐嫁了个反贼,二姐倒是宠妃,可是刚刚又被她得罪了
楚云英现在只恨鸿胪寺那群人,她都回大燕这么多天了,怎么也没人跟她透个气,把楚家出事的事儿告诉她(鸿胪寺:我欠你的?你以为你谁啊?)。
如今这不尴不尬的局面,楚云英两边为难。
偏偏德贵还一直在她耳边小声嘀咕:“郡主莫要担心,您母亲如今已经扶正,您也算是嫡女。虽然西街那个小院儿小了点儿,你们家的银子也都被你爹和你大姐败光了,但毕竟人都还在。一家人最重要整整齐齐,只要家人们都在一起,就没有上不去的山,也没有过不去的河!”
楚云英要哭了,她有郡主的名号在,还在乎自己是不是嫡女吗?
她在乎的是家里有没有钱啊!
楚云裳一边擦眼泪一边给德贵甩了个眼神,德贵又继续说道:“虽然您这位郡主没有封地,但毕竟还有个名号,旁人不敢看轻您的。您大姐虽然总回娘家要银子,但您只要看顾好自己那点儿俸银,她便要不到您头上。”
楚云英小声问:“郡主一年的俸银,有多少?”
德贵老老实实回答道:“回郡主的话,您一年的俸银有一百五十两,若是退婚回道京城,禄米也有两百石,足够您一家的嚼用了。”
楚云英大惊:“什么?才这么点儿?这怎么够用!”
她虽然不知道两百石禄米能吃多久,但她知道一百五十两银子还不够她买一套头面或者一件新衣裳!
再加上德贵一直在她耳边叨叨,楚弘益有多败家,楚云锦又整日回来吃娘家,楚云英更不乐意了。
额尔敦还在一旁催促:“我说小丫头,你不是自己说的过不惯草原上的日子吗?如今我都把你送回来了,你还有啥不满意啊?反正我也没碰过你,你还是清清白白的姑娘家。要我说你就干脆点儿,点个头,留下得了!那马我也不要了,权当给嘉和妃赔罪,以后西戎和大燕还是友好邻国,咱俩也算是两清了。”
楚云英却话锋一转,轻声道:“婚姻大事本就由不得女儿家自己做主,更何况臣女又是陛下钦封的郡主,更当以国家为重。”
楚云裳做出震惊状:“妹妹你胡说什么呢?短短几个月你就被磋磨成这样,难不成还想再跟他回西戎?”
这回换成楚云英一脸大义,正色道:“若能以臣女微薄之力换大燕和西戎百年好合,臣女便是远嫁和亲又有何妨?”
额尔敦大惊:“啥?你又不想回家了?咱不是说好的吗?你咋还变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