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玄幻小说 > 试卷里的求救信号 > 第一章

第一章
渗血的警告
陈砚的指尖在数学试卷背面戳出第三道折痕时,那行字又冒了出来。
蓝黑钢笔字像从纸里渗出来的血,笔画狰狞:10月17日第三节课,别坐靠窗位。
他猛地将试卷拍在桌上,同桌肖棠的笔袋啪地掉在地上,支蓝黑钢笔滚到他脚边——笔帽掉漆的位置、墨水色泽,和试卷上的字迹分毫不差。
怎么了肖棠弯腰捡笔,马尾扫过他手背,带着点薄荷护手霜的凉意。她右手腕上的创可贴边缘泛着白,上周运动会她说被纸划破,此刻却像在渗血。
陈砚盯着她的钢笔:这字……是你写的
肖棠的脸唰地白了,慌忙把笔塞进袋里:什么字老师叫你去拿答题卡了。
办公室走廊的公告栏里,10月17日的课程表正对着他——物理课,实验楼三楼,靠窗第三排,是他坐了两年的位置。
第二章
会跑的答案
晚自习的铃声刚响,陈砚的课桌抽屉里多了本物理笔记本。
封面的简笔画猫在荧光灯下泛着诡异的光,翻开第一页,日期赫然是10月18日。里面的字迹和他如出一辙,却记录着他没做过的实验:10月17日爆炸,肖棠右手肌腱断裂。
他突然想起肖棠的创可贴。
借我看看你的笔记。陈砚猛地拽住刚要起身的肖棠,笔记本里掉出张折叠的便签,肖棠的字迹被泪水晕开:陈砚,‘修正’失败了。我换了试剂想毁碎片,可你总会……
便签在他手里突然自燃,灰烬飘落在肖棠的右手背上,烫出个红点。她疼得缩回手,创可贴裂开道缝,露出底下蜿蜒的疤痕——像条没愈合的伤口。
你到底在瞒什么陈砚的声音发颤。
肖棠突然抓住他的手腕,指甲几乎嵌进肉里:明早六点,来器材室后面的旧仓库。
第三章
三次死亡
仓库的铁门在身后锁死时,肖棠从校服里掏出块碎片。
蓝紫色的光裹着金属边,像块凝固的闪电,照得她脸发绿:这是从2025年掉的时间碎片,能看见未来。
碎片突然投射出影像——1月的竞赛考场,陈砚的手按在漏电的仪器上,身体抽搐成弓;10月17日的实验室,飞溅的玻璃刺穿肖棠的右手;还有段模糊的画面,肖棠举着碎片在哭,背景里陈砚打着石膏的右手吊在胸前。
这是第三次。肖棠的声音抖得像风中的叶子,第一次你替我挡玻璃,右手骨折;第二次我让你请假,你却跑回来……这次必须毁掉它。
碎片突然发烫,烫得陈砚攥不住。影像里浮现出新画面:10月17日的物理课,肖棠偷偷换了烧杯里的试剂,绿色液体遇热炸开,碎片在火光中化为灰烬。
爆炸是唯一的办法。肖棠把碎片塞进他手心,但你必须走。
第四章
反向爆炸
10月17日的物理课,陈砚盯着讲台上的绿色试剂瓶。
肖棠的右手在发抖,实验服袖口沾着不明液体。当老师点燃酒精灯的瞬间,陈砚突然冲向窗边,将肖棠按在远离讲台的角落。
你干什么!肖棠挣扎着要起身,陈砚死死按住她的右手——那里没有创可贴,皮肤光滑得像从未受过伤。
绿色液体在烧杯里沸腾,陈砚突然抓起讲台上的灭火器,对着试剂瓶猛喷。白色泡沫裹着液体炸开,碎片在他口袋里发出刺耳的尖叫,随即冷却成块普通金属。
你疯了!肖棠的眼泪砸在他手背上,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你不用再划手了。陈砚摊开手心,金属片上沾着她的血——刚才拽她时蹭到的。
第五章
消失的疤痕
颁奖礼的聚光灯打在陈砚胸前的金牌上时,他看见肖棠坐在第一排。
她举着相机的右手光滑如玉,手腕上戴着条新手链,心形吊坠在灯光下闪着光——是他用那块冷却的金属片打磨的。
恭喜啊。肖棠在后台拦住他,递来瓶可乐,没想到你物理也这么厉害。
陈砚盯着她的眼睛:你真的什么都不记得了
肖棠歪头笑了,眼角的痣在阴影里跳动:记得什么你抢我笔记那次
他突然发现她的钢笔换了支新的,蓝黑墨水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
晚自习的试卷发下来,10月17日的日期旁,新的字迹正在渗出:第四次修正成功。肖棠,你的疤痕长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就好。
陈砚的笔尖在纸上顿了顿,一滴蓝黑墨水晕开,像颗没掉下来的泪。
第六章
钢笔里的时间残渣
陈砚发现肖棠的新钢笔不对劲,是在一个飘雪的晚自习。
她正对着物理题皱眉,笔尖在草稿纸上顿了顿,墨水突然晕开个奇怪的旋涡,像微型的龙卷风。他凑过去看时,漩涡里竟浮着行细小的字——是他写在试卷背面的那句别坐靠窗位,只是笔画倒着生长,像被时光倒带。
这钢笔……陈砚的指尖刚碰到笔杆,肖棠就像被烫到似的缩回手,墨水滴在她手背上,瞬间凝成颗蓝黑色的水珠,滚落到地上。
水珠落地的位置,地板突然泛出微光,像块被激活的屏幕。陈砚蹲下身,看见光里映出间陌生的实验室,穿白大褂的肖棠正举着他那块金属片,对着显微镜喃喃自语:第三次修正后,时间残渣会附着在常用物品上……
别看!肖棠突然拽起他,水珠瞬间蒸发,光痕像被橡皮擦过般消失。她的手心全是汗,钢笔在指间转得飞快,就是支普通钢笔,超市买的。
可陈砚注意到,笔帽内侧刻着个极小的砚字,是他初中时在自己所有文具上刻的标记。
当晚,他在旧仓库的角落找到个落满灰尘的铁盒。里面装着支笔杆开裂的蓝黑钢笔——正是肖棠之前那支掉漆的,笔帽夹层里塞着半张烧焦的便签,残存的字迹能拼出1月23日,竞赛器材漏电。
铁盒底层还有张照片,是去年运动会的合影。肖棠站在他斜后方,右手腕上没有创可贴,却有圈极淡的白痕,像疤痕褪落后的印记。
第七章
未被抹去的条件反射
1月23日物理竞赛当天,陈砚的金属片在口袋里突然发烫。
考场设在实验楼三楼,正是10月17日那间实验室。他刚走到门口,就看见肖棠站在走廊尽头,手里攥着个灭火器,和上次阻止爆炸时他拿的那只一模一样。
你怎么在这陈砚的心跳漏了一拍。按规定,非参赛选手不能靠近考场。
肖棠没说话,只是往他手里塞了双绝缘手套,指尖触到他皮肤时,突然像触电般缩回——这个动作和10月17日他按住她时,她的反应一模一样。
我妈是监考老师,我来送东西。她低头看着脚尖,声音很轻,听说去年这考场线路老化,你……小心点。
陈砚盯着她的眼睛,突然笑了:你是不是忘了什么事比如,我们约好考完去吃街角的麻辣烫。
肖棠的肩膀明显抖了一下,抬头时眼里蒙着层雾:谁跟你约好了话虽如此,嘴角却悄悄翘了起来。
竞赛进行到一半,陈砚的金属片烫得像块烙铁。他瞥向墙角的电源插座,发现电线接口处果然在冒火花,而他的实验台正好对着那个方向——和照片里触电身亡的位置分毫不差。
他刚要起身,就听见身后传来哐当一声巨响。肖棠抱着灭火器冲进考场,对着插座猛喷,白色泡沫溅了她一身,像落满了雪。
你干什么!监考老师的吼声响起时,肖棠突然抓住陈砚的手腕往外跑,动作快得像早就演练过千百遍。
跑到走廊尽头,她才松开手,胸口剧烈起伏着,绝缘手套在刚才的拉扯中掉了一只,右手背上赫然有道新的划痕,正慢慢渗出血珠。
你看,陈砚举起那块不再发烫的金属片,它不烫了。
肖棠的眼泪突然掉了下来,砸在金属片上,晕开片水雾:我明明忘了的……可一看到那个插座,就控制不住想砸东西。
第八章
时间褶皱里的双向奔赴
麻辣烫店的玻璃窗上结着冰花,肖棠用没受伤的左手握着筷子,小口啜饮着汤。
所以,陈砚搅动着碗里的鱼丸,你其实记得所有事,只是假装忘了
肖棠摇摇头,指尖划过手背的创可贴——是他刚才在药店买的,和她之前贴的那款一模一样。不是假装,她说,就像你不会记得婴儿时期的事,但饿了会哭,疼了会躲。那些记忆变成了条件反射。
她从书包里掏出那支新钢笔,旋开笔帽,里面没有墨水,而是藏着半块碎裂的金属片,和他那块能完美拼合。上次爆炸后,碎片没完全消失,她把金属片推过来,它在提醒我们,有些事就算时间线修正了,也该被记住。
陈砚将两块碎片合在一起,蓝紫色的微光再次亮起,这次映出的不再是死亡画面——是麻辣烫店的玻璃窗,他和肖棠坐在靠窗的位置,笑着碰杯,窗外的雪下得正紧。
这是……未来肖棠的眼睛亮了。
是我们正在过的现在。陈砚把拼好的碎片放进她手心,时间碎片能看到未来,但看不到人心里的东西。比如,你就算忘了为什么要保护我,还是会下意识挡在我前面。
肖棠低头看着碎片,突然笑了,眼角的痣陷进浅浅的纹路里:那你呢明知道爆炸有危险,还是非要留在我身边。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把街道染成一片白。陈砚看着她手背上的创可贴,突然想起那张渗血的试卷——原来最好的警告从来不是别靠近,而是我陪你一起面对。
他伸手越过桌子,轻轻碰了碰她的手背,像在确认这不是时间线里的幻影。金属碎片在两人指间发出细碎的光,像藏在时光褶皱里的星子,终于找到了彼此的轨道。
下次,陈砚说,换我来拿灭火器。
肖棠笑着点头,把碎片小心翼翼地放进钢笔帽里。或许时间线还会有新的褶皱,或许记忆还会被再次修正,但此刻握着的温度是真的,窗外的雪是真的,碗里冒热气的麻辣烫也是真的——这些真实,足够撑过所有未知的未来。
第九章
旧仓库的时间回声
开春后的第一个周末,陈砚被肖棠拽去了器材室后的旧仓库。
铁门生锈的合页发出刺耳的吱呀声,阳光斜斜地切开灰尘,照亮满地的废弃实验器材。肖棠蹲在角落翻找着什么,校服袖口沾着灰,像只埋首刨土的小兽。
你到底在找什么陈砚踢到个掉底的烧杯,声音在空旷的仓库里荡出回声。
肖棠突然啊了一声,手里举着个布满划痕的金属托盘——盘底的锈迹里,嵌着半片透明的碎片,折射出的光在墙上投出晃动的影子,像段卡壳的电影。
你看这个。她把托盘递过来,指尖点着碎片,上次爆炸时飞溅的残渣,我总觉得它在跟着我。
陈砚的指尖刚触到碎片,墙上的影子突然清晰起来——是10月17日的实验室,肖棠举着灭火器的手在发抖,而他正扑过去按住她的肩膀,两人的影子在火光里重叠成一个模糊的轮廓。
这是……陈砚的呼吸顿住了。
是我们没被修正掉的影子。肖棠的声音很轻,时间碎片能抹去记忆,却抹不掉空间里的回声。就像你现在站在这里,脚下的地板还记得我们上次跑过的震动。
她突然拽着他跑到仓库中央,指着地面一块颜色略深的瓷砖:这里,上次你把我按在地上时,膝盖磕出的印子。
瓷砖上果然有个浅坑,边缘还沾着点蓝黑色的墨水——是她那天钢笔里漏出来的。陈砚蹲下去摸,指尖传来细微的震动,像有只小虫在砖下爬。
其实我早就发现了,肖棠的鞋尖蹭着地面,每次靠近有我们过去痕迹的地方,我的钢笔就会发烫。就像……就像有个声音在喊我别忘。
陈砚突然想起颁奖礼后台,她递可乐时指尖的微颤;想起晚自习时,她盯着那行倒写字迹的失神。原来有些记忆没被抹去,只是藏在了神经末梢的反射里,藏在钢笔的温度里,藏在旧仓库瓷砖的浅坑里。
第十章
试卷里的新警告
四月的模拟考卷发下来时,陈砚在物理试卷的最后一页,发现了行新的字迹。
不是蓝黑钢笔,是用红笔写的,笔画凌厉:5月20日,天文台顶楼,别让肖棠靠近望远镜。
字迹陌生,却带着种说不出的熟悉感。他猛地抬头看向肖棠,她正对着一道光学题皱眉,草稿纸上画着望远镜的结构图,笔尖在物镜位置打了个圈,红笔标着危险。
这道题……陈砚的声音发紧,你怎么看
肖棠抬起头,眼里闪过一丝困惑:物镜焦距计算错了会爆炸,书上不是说过吗她顿了顿,突然指着他的试卷,你这行字谁写的红笔颜色跟我这支一模一样。
陈砚看着她笔袋里的红笔,笔帽上贴着块小小的创可贴——上次她用这支笔划到手指,特意贴上去的。他突然明白那行字迹的熟悉感来自哪里了:那是肖棠握笔时特有的倾斜角度,笔尖总习惯性地向左偏两毫米。
5月20日学校有天文观测活动,肖棠的手指在草稿纸上敲着,天文台顶楼的望远镜刚修好,我报名当志愿者了。
陈砚的心脏猛地沉下去。
当晚,他翻出那本旧物理笔记本,最后一页空白处,正慢慢浮现出更多红笔字,像有人在纸背用力划写:望远镜里藏着未冷却的时间碎片,肖棠的手会被镜片割伤,这次的疤痕会留在虎口上。
字迹末尾画着个小小的望远镜,镜筒里画着颗流泪的星星。
陈砚突然想起肖棠虎口处那道极淡的白痕——之前他以为是不小心划的,现在才明白,那是没被完全修正掉的疤痕残影。
第十一章
望远镜里的时间陷阱
5月20日的傍晚,天文台的圆顶缓缓打开,露出深蓝色的天空。
肖棠穿着志愿者的马甲,正在调试望远镜,指尖在金属调焦轮上滑动,动作熟练得不像第一次操作。陈砚站在她身后三米远,口袋里的金属片烫得像块烙铁,红笔字迹在他脑海里烧出个洞。
你怎么老站着肖棠回头笑了笑,夕阳落在她的发梢,快来看,木星的卫星看得超清楚。
陈砚走过去时,金属片突然剧烈震动。他盯着望远镜的物镜,玻璃深处泛着层蓝紫色的光,像块被激活的时间碎片。
别碰调焦轮!他猛地抓住肖棠的手腕,她的指尖离金属轮只有两厘米,虎口处的皮肤已经泛起红痕,像疤痕要重新浮现。
肖棠被他拽得一个踉跄,撞在他胸口:你干什么
这望远镜有问题。陈砚的声音发颤,指着物镜里的光,里面有时间碎片的残渣,会割伤你的手。
肖棠愣住了,随即笑了,眼角的痣在夕阳里跳动:你怎么知道……她的话没说完,突然捂住头,眉头紧紧皱起,我好像……记起来点什么。
望远镜的调焦轮突然自己转动起来,蓝紫色的光越来越亮。陈砚拽着肖棠往后退,却发现脚下像被粘住了——他们的影子映在地面上,正被望远镜的镜筒慢慢吞噬。
是时间在拉我们回去。肖棠的声音带着痛苦,它想让该发生的事重新发生。
陈砚突然想起旧仓库里的瓷砖,想起那些没被抹去的空间回声。他猛地抱住肖棠往旁边扑,两人的影子堪堪避开镜筒的吞噬,撞在墙角的观测日志上。
日志本哗啦啦散开,里面掉出张照片——是去年天文社的合影,肖棠站在望远镜前,虎口处贴着块创可贴,笑得眉眼弯弯。
原来我们躲过一次了。陈砚的指尖抚过照片上的创可贴,和现在肖棠虎口的红痕重合。
调焦轮的转动声停了,蓝紫色的光慢慢褪去。肖棠看着自己的手心,突然笑了,眼泪却掉了下来:我记起来了,上次我就是在这里割伤的,你背着我跑了三层楼去医务室。
陈砚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酸得发疼。原来那些被抹去的记忆,一直藏在疼痛的反射里,藏在被他遗忘的奔跑里。
第十二章
钢笔尖的永恒瞬间
期末考前的最后一个晚自习,肖棠的钢笔尖在草稿纸上划出个完整的圆。
蓝黑墨水在圆里慢慢晕开,浮现出他们第一次在旧仓库的画面,接着是10月17日的实验室,5月20日的天文台……像串被穿起来的珍珠,在灯光下闪着光。
你看,肖棠把纸推过来,指尖点着每个画面里重叠的位置,不管时间怎么修正,我们总会站在彼此身边。
陈砚看着那些画面,突然发现每个场景里都有蓝黑色的痕迹——试卷上的警告,瓷砖上的墨水,创可贴边缘的晕染。那是时间碎片带不走的东西,是他们用彼此的存在,在时间线上刻下的印记。
他从笔袋里掏出自己的钢笔,在那个圆旁边画了个更大的圆,将所有画面都圈在里面。这样就跑不掉了。他说。
data-fanqie-type=pay_tag>
肖棠的笔尖碰了碰他的笔尖,两滴蓝黑墨水在纸上相融,晕开个小小的心形。其实我早就不怕了,她说,就算记忆再被抹去,我也会再找到你。就像钢笔总会找到纸,影子总会找到光。
窗外的蝉鸣开始响起,带着夏末的慵懒。陈砚看着肖棠低头写字的侧脸,阳光透过窗户落在她的睫毛上,投下细碎的阴影。他突然明白,时间碎片能看见未来,却算不准人心的执着——那些藏在条件反射里的在意,藏在空间回声里的牵挂,藏在钢笔温度里的记忆,才是对抗时间最坚硬的铠甲。
他的笔尖在纸上顿了顿,落下最后一笔,将两个圆连成一个无限符号。蓝黑墨水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像个永远不会结束的故事。
第十三章
毕业照里的陌生影子
拍毕业照那天,阳光烈得晃眼。
陈砚站在第三排左数第七个位置,肖棠就在他斜前方,白色的毕业礼服被风吹得微微扬起。摄影师喊三二一时,他突然瞥见相机镜头里映出个奇怪的影子——在他和肖棠中间,站着个穿同样礼服的女生,侧脸轮廓和肖棠一模一样,只是右手腕上缠着圈蓝紫色的光带。
咔嚓一声,快门落下。
他猛地转头,身边空空荡荡,只有风卷着花瓣掠过。肖棠正踮脚整理帽子,看见他发呆,笑着挥手:发什么愣过来一起看照片啊。
电子屏上的合影里,他和她之间的位置空着,却有片极淡的光斑,像被阳光晒化的糖。陈砚的指尖划过屏幕,光斑突然泛起涟漪,浮现出行细小的字:这是最后一次修正,别回头。
字迹是肖棠的,却带着种陌生的决绝。
怎么了肖棠凑过来看,光斑在她靠近时瞬间消失,是不是觉得自己拍得太傻
陈砚看着她眼里的笑,突然想起望远镜里的蓝紫光,旧仓库的瓷砖坑,还有那支总在发烫的钢笔。他好像明白了什么——那个镜头里的影子,是经历过所有修整的肖棠,是带着满身疤痕也要把他们推向安全未来的她。
没什么,他伸手帮她扶正歪掉的流苏,指尖触到她的耳垂,温热的,真实的,就是觉得,这张照片拍得真好。
第十四章
行李箱里的金属温度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天,陈砚在旧仓库的铁盒里,发现了个新的夹层。
里面放着张折叠的地图,标注着两所大学的位置,用蓝黑钢笔划着条弯曲的线,像条没走完的路。地图背面,肖棠的字迹带着点潦草:A大有物理系的时间实验室,B大的天文社有新望远镜。
他突然想起填报志愿时,肖棠盯着志愿表发呆的样子,当时她选了B大的天文系,说想离星星近一点。
收拾行李箱时,他把那块拼合的金属片放进去,旁边是肖棠送的毕业礼物——支全新的蓝黑钢笔,笔帽内侧刻着两个极小的字:砚棠。
听说A大的麻辣烫超难吃。肖棠突然出现在门口,手里拎着个保温桶,给你带了街角那家的,算是饯行。
陈砚看着她手腕上的手链,心形吊坠在阳光下闪着光。你怎么知道我要去A大他问。
肖棠打开保温桶,热气模糊了她的眉眼:猜的。毕竟某人总喜欢往有‘危险’的地方凑。
她的指尖在桶沿划着圈,动作像在写什么,陈砚突然发现那是他们常画的无限符号。
对了,肖棠起身要走时,突然回头,我的钢笔好像快没墨水了,下次见面,你帮我灌吧
陈砚看着她跑远的背影,突然抓起行李箱追出去。阳光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两条终于交汇的线。
第十五章
跨城的墨水信号
大一开学后的第一个周末,陈砚收到个快递。
是个密封的墨水盒,寄件人地址是B大天文社,没有署名。他旋开墨水瓶盖,蓝黑墨水在阳光下泛着微光,里面浮着行极小的字:今晚九点,猎户座会经过天顶。
当晚,他站在A大的操场,举着手机里的星图APP,果然在九点整看到了猎户座。三颗亮星连成的腰带,像肖棠钢笔上的装饰条纹。
手机突然震动,是肖棠的视频电话。她站在B大的天文台里,身后是巨大的望远镜,笑着举起手里的钢笔:你看,我灌了新墨水。
镜头里,她的钢笔尖对着望远镜,蓝黑墨水在镜片上折射出的光,竟和猎户座的腰带重合。知道吗她说,天文社的老师说,有些恒星的光,走了几亿年才到地球,就像……就像有些记忆,走了很久才到心里。
陈砚的指尖抚过口袋里的金属片,突然觉得它在发烫。我这里也能看到猎户座,他说,和你那边的是同一颗。
视频里的肖棠突然笑了,眼角的痣在星光下跳动:你说,它会不会也在看着我们
挂掉电话后,陈砚在墨水瓶底发现了个更细的刻字:A大实验室的第三排柜子,有我留的东西。
他突然想起那张地图上的标记,原来有些路,从一开始就被悄悄铺好了。
第十六章
实验室的未完待续
陈砚在A大物理系实验室的第三排柜子里,找到个熟悉的铁盒。
里面放着半块金属碎片,和他那块能完美拼合,还有本实验日志,第一页写着:时间碎片的最终形态,是让在意的人,无论在哪条时间线,都能找到彼此。
日志的最后一页,夹着张照片——是他们的毕业照,只是这次,他和肖棠中间的光斑里,多了个模糊的笑脸,像那个镜头里的影子终于找到了归宿。
窗外的阳光照进来,落在拼合的金属片上,蓝紫色的微光再次亮起,这次映出的画面不再是危险的预警——是A大的麻辣烫店,他和肖棠坐在靠窗的位置,笑着碰杯;是B大的天文台,两人肩并肩看着猎户座;是很多年后的某个午后,他们在整理旧物,翻出那支蓝黑钢笔,墨水依然饱满。
陈砚合上日志,金属片在他手心慢慢冷却,变成块普通的金属,却带着永恒的温度。他拿出手机,给肖棠发了条消息:下周末有空吗A大的麻辣烫,我请。
很快收到回复,只有个笑脸表情,后面跟着支钢笔的emoji。
走廊尽头的公告栏里,贴着物理系的最新通知,其中一项是时间碎片研究项目招募志愿者。陈砚的指尖划过通知上的日期,突然笑了——那是10月17日,是他们故事开始的日子,也是未完待续的序章。
有些记忆会被时间修正,但有些牵挂,会变成比碎片更坚硬的存在,在每个平行时空里,都开出相似的花。
第十七章
共享笔记里的时空重叠
深秋的雨下得缠绵,陈砚对着电脑屏幕上的物理公式皱眉时,收到了肖棠发来的共享笔记链接。
文档里密密麻麻记着天文系的课程重点,却在某页的空白处,突兀地出现了他上周刚写的力学实验报告——连数据误差分析的笔误都分毫不差。更诡异的是,他的字迹旁多了行小字,是肖棠的笔迹:这里的摩擦力系数算错了,应该用动态值。
陈砚的指尖悬在键盘上,突然想起高中时共享错题本的日子。那时肖棠总爱在他的错误旁画个哭脸的简笔画,现在的小字旁,画着只举着钢笔的猫,和她笔记本封面的图案如出一辙。
看到了肖棠的消息弹出来,后面跟着个吐舌的表情,我们老师说,引力场会让时空产生微弱重叠,说不定……我们的笔记在共享同一个‘云空间’呢。
陈砚失笑,刚想回复,文档突然自动跳转页面,弹出段陌生的文字,像是肖棠没写完的草稿:11月12日,A大物理系的粒子对撞实验会溢出能量,记得提醒陈砚别靠近三号实验室。
文字闪了三下就消失了,像被后台删除。陈砚的心跳骤然加速——11月12日正是下周六,他报名的粒子对撞观测项目,就在三号实验室。
当晚,他翻出那支刻着砚棠的钢笔,旋开笔帽时,里面掉出张卷成细条的便签,是用A大实验室的稿纸写的:别信文档里的警告,那是未被修正的残留信息。真正的危险在观测台的第七级台阶,那里的瓷砖有裂缝。
便签末尾画着个小小的对撞机,旁边标着行极小的字:我会来。
第十八章
对撞机旁的条件反射
11月12日的实验室里,粒子对撞机发出低沉的嗡鸣。
陈砚站在观测台边缘,第七级台阶的瓷砖果然有道细缝,像被重物碾过。他刚要提醒身边的研究员,就听见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肖棠穿着件明显过大的白大褂,气喘吁吁地站在门口,手里攥着个灭火器——和高中时两次阻止危险时一模一样。
你怎么来了陈砚的心跳漏了一拍。
来借实验数据。肖棠的目光扫过第七级台阶,不动声色地往他身边靠了靠,天文系需要粒子对撞的光谱分析。
对撞机的嗡鸣声突然变调,屏幕上的粒子轨迹开始紊乱。陈砚注意到裂缝处的瓷砖在微微隆起,像有股力要从地下冲出来。他刚要拽着肖棠后退,观测台突然剧烈震动,第七级台阶的瓷砖应声碎裂,飞溅的碎片擦过他的手背,留下道血痕。
小心!肖棠的反应比他还快,举着灭火器挡在他身前,碎片撞在金属罐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这一幕太过熟悉——像10月17日的实验室重现,像5月20日的望远镜前重叠。陈砚看着她挡在身前的背影,突然明白那些未被抹去的条件反射,从来都不是单向的。
震动平息后,研究员们围着对撞机检查,没人注意到角落里的他们。肖棠踮脚查看他手背上的伤口,指尖的温度带着熟悉的微凉:你看,又添新伤了。
是勋章。陈砚笑着握住她的手腕,她的手心全是汗,白大褂的袖口沾着点蓝黑色的墨水——是她急着赶来时,钢笔漏在口袋里的痕迹。
肖棠突然低头笑了,眼角的痣在仪器的蓝光里跳动:其实我早就查过日程表,知道今天有危险。共享笔记里的警告,是我故意写的。
陈砚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软得发疼。原来有些保护,从来都不是藏在警告里,而是藏在我会来的笃定里。
第十九章
跨城地铁里的钢笔水
寒假前的最后一个周五,陈砚坐地铁去B大。
车厢晃得厉害,他从背包里掏出那支共享笔记的钢笔,想写点什么,笔尖却突然渗出蓝黑色的墨水,在纸巾上晕开个模糊的图案——是B大天文社的屋顶,肖棠正站在望远镜前,对着手机说话,嘴里的热气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
墨水还在蔓延,画出地铁线路图,其中一条被标红的换乘路线,和他现在的行程完全一致。陈砚的指尖抚过图案里的肖棠,突然想起高中时她总说:钢笔水是有记忆的,写过什么,总会留下痕迹。
地铁到站时,他果然在换乘通道看到了肖棠。她穿着件驼色的大衣,正踮脚在人群里张望,手里举着杯热奶茶,杯套上的字迹被水汽晕开,能认出是A大物理系。
你怎么知道我坐这班车陈砚走到她面前时,她眼里的惊喜像炸开的烟花。
肖棠举起手里的钢笔,笔帽上的小猫吊坠在灯光下闪着光:它告诉我的。她旋开笔帽,里面的墨水正泛着微光,刚才写字时,笔尖突然发烫,画出了你们学校门口的地铁口。
他们并肩走出地铁站,寒风卷着雪沫子扑过来,肖棠下意识往他身边靠了靠。陈砚看着两人交叠的影子,突然发现雪落在影子上,竟积不起厚度,像被某种力量隔开了。
你看,肖棠指着地上的影子,连雪都知道我们该靠近些。
钢笔在陈砚的口袋里轻轻震动,像在应和。他突然明白,那些跨城的墨水信号,共享的笔记空间,其实都是时间碎片在帮他们——帮两个被命运反复拉扯的人,找到靠近彼此的理由。
第二十章
新年钟声里的永恒
除夕夜的烟花在窗外炸开时,陈砚和肖棠坐在旧仓库里。
他们从家里翻出高中时的试卷,在满地的碎纸屑里,找到那张渗血的警告信。蓝黑字迹已经褪色,却在烟花的光亮中,浮现出最后一行字,是他们从未见过的:所有修正都是为了让你们走到此刻。
陈砚把那块拼合的金属片放在地上,烟花的光透过碎片,在墙上投出无数个小小的光斑,每个光斑里都有个他们——在实验室,在天文台,在地铁里,在每一次互相守护的瞬间。
你说,肖棠的声音混着烟花的轰鸣,时间碎片会不会就是我们自己是无数个平行时空里的我们,在帮现在的我们避开危险。
陈砚握住她的手,金属片在两人中间发出细碎的光,像在回应。或许吧,他说,但不管有多少个时空,我都想和你站在这里。
新年的钟声敲响时,金属片突然迸出耀眼的光,然后慢慢变暗,变成块普通的石头,再无异常。墙上的光斑一个个消失,最后只剩下他们此刻的影子,被烟花照得忽明忽暗
它好像……完成使命了。肖棠的指尖抚过冰冷的石头,突然笑了。
陈砚看着她眼里的光,突然想起第一封渗血的警告信,想起那些被修正的记忆,被藏起的疤痕,被跨越的时空。原来时间碎片存在的意义,从来不是预知未来,而是让他们明白——再强大的命运,也抵不过想和你一起的决心。
他从口袋里掏出那支钢笔,在试卷背面写下:2025年2月10日,我们在一起。
蓝黑墨水在纸上慢慢干固,像个不会被抹去的承诺。窗外的烟花还在继续,照亮了仓库里散落的旧物,照亮了他们交握的手,也照亮了时间褶皱里,那道终于被填满的缝隙。
第二十一章
旧钢笔的新墨水
开春后,陈砚在整理实验台时,发现那支刻着砚棠的钢笔笔尖生了锈。
他拧开笔杆,里面的蓝黑墨水早就干涸,却在笔筒深处,沉着颗米粒大小的金属珠——是时间碎片最后的残渣,被钢笔悄悄裹了起来。他往笔里灌新墨水时,金属珠突然化开,融进墨水里,让原本普通的蓝黑色泛起极淡的紫光。
这墨水……肖棠周末来A大时,捏着钢笔在草稿纸上划了道线,笔尖划过的地方,字迹慢慢浮起层光晕,像撒了把碎星。
她突然指着光晕里的影子笑了:你看,是高中教室的窗户。
陈砚凑近看,果然在光纹里看到熟悉的窗框,窗台上摆着盆绿萝,正是当年他们班靠窗位置的那盆。光晕慢慢流动,绿萝的叶子变成了天文台的望远镜,又变成粒子对撞机的屏幕,最后定格在A大图书馆的某个角落——他和肖棠坐在靠窗的位置,头挨着头看同一本书。
它在记我们的事。肖棠的指尖轻轻抚过字迹,光晕在她触碰时变得更亮,就像……把我们走过的路,都写进墨水里了。
陈砚突然想起高中那张渗血的试卷,那些被修正的记忆,原来从不是消失了,而是以另一种方式,藏进了钢笔尖,融进了墨水里,跟着他们的脚步,一点点向前走。
第二十二章
图书馆的时间胶囊
期末复习周,陈砚在图书馆的旧书区发现个落满灰尘的木箱,上面贴着张泛黄的封条,日期是三年前——正是他们高中毕业的夏天。
封条上的字迹是肖棠的,画着个简笔画的时间胶囊。他撬开木箱,里面放着两本日记,还有支用红绳捆着的蓝黑钢笔——正是高中时那支掉漆的,笔尖缠着圈细铁丝,像在保护什么。
肖棠的日记里,记着那些被她遗忘又重新想起的瞬间:10月17日,陈砚按住我的时候,手腕很烫5月20日,望远镜里的光像他眼里的星星今天在对撞机旁,他挡在我身前的样子,和高中时一模一样。
陈砚的日记翻开就是那句:试卷背面的警告,是她的笔迹。后面跟着密密麻麻的日期,每个日期旁都画着个小小的钢笔图案,像在数他们一起躲过的危险。
原来我们都记着呢。肖棠不知何时站在他身后,手里捧着本从箱子里翻出的相册,里面贴着他们从高中到大学的照片,每张背面都有两行字,左边是他的,右边是她的,笔画越来越像。
木箱最底层,放着张未拆封的明信片,收件人是未来的陈砚和肖棠,寄件人地址是2024年的高三(7)班。背面只有一句话,是用那支掉漆钢笔写的:别担心,你们会找到彼此的。
阳光透过图书馆的窗户,落在明信片上,字迹边缘泛起和钢笔墨水一样的紫光,像来自过去的祝福,终于抵达了未来。
第二十三章
实验室的蓝紫色烟花
陈砚的研究生答辩那天,肖棠抱着束满天星坐在观众席第一排。
他的课题是时间碎片的能量转化,PPT的最后一页,放着那块被磨成心形的金属片,旁边写着:当两个独立的时间轨迹产生共振,会形成新的稳定能量场——我们称之为‘羁绊’。
答辩结束时,评审老师笑着问:这个‘羁绊’,有具体的实验案例吗
陈砚看向台下的肖棠,她正举着那支刻着砚棠的钢笔,笔尖对着他,蓝黑色的墨水在阳光下泛出微光。有的,他说,比如现在。
当晚,物理系的实验室放起了烟花,是学生们自制的冷光烟花,在夜空中炸开蓝紫色的光,像放大了无数倍的时间碎片。陈砚牵着肖棠的手站在观测台,看着烟花在他们头顶绽放,突然想起第一块碎片映出的死亡画面。
你看,肖棠指着最亮的那簇烟花,比望远镜里的光好看吧
嗯。陈砚低头看着她手腕上的手链,心形吊坠在烟花下闪着光,比所有光都好看。
烟花落在地上的光痕里,竟慢慢拼出个无限符号,和他们在毕业照上画的一模一样。肖棠的钢笔在口袋里发烫,她掏出来时,发现笔尖正自动书写着什么,蓝黑墨水在空气中凝成字:实验成功。
第二十四章
永远的修正者
很多年后,陈砚和肖棠在整理旧物时,翻出了那支掉漆的钢笔。
他们的女儿正趴在地板上,用那支刻着砚棠的钢笔涂画,笔尖的蓝黑墨水在纸上画出串歪歪扭扭的符号,像极了当年时间碎片上的纹路。
妈妈,这个符号是什么意思呀小女孩举着画纸问,纸上的符号旁,画着两个手牵手的小人,头顶顶着支钢笔。
肖棠笑着揉了揉女儿的头发,指尖划过纸上的符号——是个被钢笔贯穿的无限符号。是‘在一起’的意思。她说。
陈砚看着窗外,夕阳正落在不远处的天文台顶,像他们第一次在高中操场看到的那样。他突然想起那张渗血的试卷,那本会跑答案的笔记本,那台藏着时间陷阱的望远镜——原来所有的警告,都是温柔的指引;所有的修正,都是为了让对的人,在对的时间,牢牢抓住彼此的手。
女儿突然举着钢笔跑过来,笔尖的墨水在他手背上画了个小小的笑脸:爸爸,钢笔说,它还会陪着我们很久很久。
陈砚低头看着手背上的笑脸,又看向肖棠眼里的笑,突然明白,他们早已不是时间的修正者,而是彼此命运里,最坚定的守护者。
蓝黑色的墨水在阳光下慢慢干透,像个永远不会褪色的句号,却又在句尾,藏着个小小的省略号——关于他和她的故事,还在继续。
第二十五章
女儿的小碎片
女儿陈念上小学的第一天,书包里多了支奇怪的铅笔。
笔杆是半透明的蓝紫色,转动时能看到里面悬浮着细小的光点,像被冻住的星尘。陈念举着铅笔跑到肖棠面前,小脸上满是兴奋:妈妈,这支笔会发光!它说今天班主任姓王,最喜欢扎马尾啦。
肖棠的指尖触到笔杆时,突然像被电流击中——这触感,和当年那块时间碎片一模一样。她抬头看向陈砚,发现他正盯着铅笔上的光点出神,眼里闪过复杂的情绪。
果然,放学回来的陈念叽叽喳喳地说:王老师真的扎马尾!她还夸我铅笔好看呢!对了,铅笔说下周三有体育课,要穿运动鞋,不然会摔跤。
陈砚把女儿抱到腿上,指着铅笔里的光点问:它还跟你说什么了
它说爸爸以前总爱往危险的地方跑,妈妈总拿着灭火器追爸爸。陈念的小手指着光点,你看,这里面有小影子在跑,像不像爸爸和妈妈
铅笔的光纹里,果然浮动着两个模糊的小人影,一个举着灭火器,一个在前面跑,像极了高中实验室里的画面。肖棠突然笑了,眼角的细纹在灯光下格外温柔:看来,时间碎片换了种方式陪着我们。
第二十六章
家长会的预知纸条
周三的家长会,王老师果然扎着马尾。
肖棠坐在陈念的座位上,发现课桌抽屉里压着张纸条,是用那支蓝紫色铅笔写的:翻开数学课本第三十七页,有陈念藏的小秘密。
她翻开课本,里面夹着张画,画着三个手牵手的小人,头顶都顶着支钢笔,旁边歪歪扭扭写着爸爸、妈妈、念念。画的背面,有行极淡的字迹,是陈砚的笔迹:别担心,这次我护着你们。
家长会结束时,王老师笑着说:陈念爸爸没来吗念念说爸爸是研究星星的,可厉害啦。
肖棠刚要解释,就看见陈砚喘着气站在教室门口,手里还攥着半块面包:抱歉来晚了,实验室临时有点事。他的白大褂上沾着点蓝紫色的粉末,和陈念铅笔里的光点颜色一样。
回家的路上,陈念趴在陈砚背上,手里的铅笔突然发出微光,在地上投出串脚印,正好避开了块松动的地砖。你看,它在帮我们铺路呢!陈念咯咯地笑。
肖棠看着父女俩的背影,突然想起很多年前那个雪夜,陈砚举着灭火器挡在她身前的样子。原来所谓的修正,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守护,而是会变成血脉里的本能,一代代传下去。
第二十七章
实验室里的传承
陈念十岁生日那天,陈砚带她去了A大的物理系实验室。
巨大的粒子对撞机前,陈砚指着控制台说:爸爸就在这里工作,研究那些藏在时间里的秘密。他从抽屉里拿出个小小的玻璃罐,里面装着块心形的金属片——正是当年那块被磨成吊坠的时间碎片,只是现在多了道细小的刻痕,像个念字。
这是奶奶留给爸爸的,陈砚把玻璃罐递给女儿,它以前总帮爸爸避开危险,现在轮到它保护念念了。
陈念的蓝紫色铅笔突然飞到玻璃罐旁,笔杆里的光点和金属片的光纹慢慢重合,像两滴相融的墨水。铅笔说它认识这个!陈念的眼睛亮晶晶的,它们是好朋友!
肖棠站在门口看着这一幕,突然发现实验室的墙上挂着张新照片——是他们一家三口的合影,陈念举着铅笔,她和陈砚手里各握着半块金属片,三块碎片的光在照片里连成个完整的圆。
照片的旁边,还贴着那张泛黄的毕业照。两张照片里的光,在阳光下泛着同样的蓝紫色,像段跨越时空的对话。
第二十八章
永远的时间信使
很多年后的某个午后,陈念成了物理系的研究生。
她站在当年父母工作过的实验室里,手里握着那支蓝紫色铅笔,笔尖正在笔记本上自动书写。旁边的玻璃罐里,心形金属片的光纹依然清晰,只是多了更多细小的刻痕,记录着这些年的点点滴滴。
笔记本上,浮现出一行行熟悉的字迹,有陈砚的沉稳,有肖棠的娟秀,还有她自己的稚嫩,最后慢慢融合成一种新的笔迹——是属于这个家的,独一无二的印记。
时间的奇妙之处,笔尖停顿了一下,继续写道,不在于预知未来,而在于让每个平凡的瞬间,都变成值得被记住的永恒。
窗外的阳光照进来,落在笔记本上,字迹边缘泛起温暖的光晕。陈念抬头看向墙上的照片,三代人的笑脸在光里重叠,像支永远写不完的钢笔,把爱藏在时间的褶皱里,一笔一划,皆是永恒。
铅笔里的光点突然跳了跳,像在提醒什么。陈念翻开新的一页,发现上面已经有了行字:今晚回家吃饭,妈妈做了糖醋排骨,爸爸说要讲他当年追妈妈的故事哦。
她笑着拿起铅笔,在后面画了个大大的笑脸——有些传承,从来不需要刻意记住,因为它早已刻在骨子里,融进时光里,变成比时间碎片更坚硬的存在。
第二十九章
铅笔盒里的时光机
陈念上初中的第一天,蓝紫色铅笔突然咔嗒一声断成两截。
断口处渗出银亮的液体,在铅笔盒里凝成个指甲盖大的小飞船模型,船身上刻着的纹路,和陈砚实验室里的时间碎片图谱一模一样。它说要带我们去个地方。陈念举着小飞船跑到客厅,正撞见肖棠在翻相册,里面夹着张褪色的电影票,日期是2024年10月17日——正是高中那场实验爆炸的日子。
小飞船突然腾空而起,拖着道蓝紫色的光带,在墙上投射出影像:年轻的肖棠攥着钢笔蹲在实验室角落,陈砚正用校服袖子给她擦手上的血,窗外的月光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像层薄纱。
这是……爸爸妈妈的第一次约会陈念歪着头问。
肖棠的眼眶突然红了:不是约会,是他第一次救我。她指尖划过影像里陈砚的袖口,那里沾着的蓝黑墨水,和现在陈念铅笔里的液体颜色一模一样。
小飞船的光带突然转向,映出电影院的画面——还是2024年10月17日,陈砚和肖棠坐在最后一排,屏幕上的剧情演到一半,肖棠突然凑到他耳边:其实爆炸是我故意的,我不想你死。
陈砚的声音带着少年人的沙哑:我知道。
影像在陈念的惊呼声中消失,小飞船落回她手心,变成了枚书签,夹在那本高中物理笔记本里,正好是记录实验爆炸的那一页。
第三十章
校庆日的老熟人
A大百年校庆那天,陈念跟着陈砚回了母校。
物理系的展厅里,陈列着当年的粒子对撞机模型,旁边的玻璃柜里放着支掉漆的蓝黑钢笔,标签上写着时间碎片研究关键道具。陈念刚要伸手去摸,钢笔突然咕噜滚出柜子,在地上转了个圈,停在个白发老人脚边。
这不是小肖的笔吗老人弯腰捡起钢笔,眼里的光突然亮了,你是……肖棠的女儿
陈念点点头,看见老人胸前的校徽上刻着1999级物理系。爷爷您认识我妈妈
何止认识。老人笑着指了指展厅墙上的老照片,里面有个穿白大褂的年轻女生,举着和陈念手里一模一样的蓝紫色铅笔,她当年总说,钢笔里藏着能救命的魔法。
陈砚这时走了过来,看到老人突然愣住:王老师您不是……
不是退休了吗老人哈哈笑起来,手里的钢笔突然泛出微光,当年要不是你们俩在实验室搞‘小动作’,我的对撞机项目可就黄了。对了,这钢笔还能写吗我孙女总吵着要支会发光的笔。
陈念突然发现,老人孙女的照片就挂在他的钥匙扣上,小姑娘手里的铅笔,笔杆上画着个简笔画的无限符号。
第三十一章
图书馆的跨时空借阅
陈念在市图书馆做志愿者时,发现了本奇怪的书。
书脊上写着《时间碎片观测手记》,借阅卡的最后一行记录是2024年9月17日,借书人是肖棠,还书日期却空着。她刚翻开第一页,就有张便签掉出来,是用蓝紫色铅笔写的:翻到第107页,有给陈念的礼物。
107页夹着片干枯的枫叶,叶脉里嵌着细小的光粒,像被封存的星尘。枫叶背面,陈砚的字迹带着点潦草:这是2024年秋天,我和你妈妈在操场捡的,当时她说,等有了女儿,就用枫叶做书签。
陈念把枫叶夹回书里,突然发现借阅卡上的空格里,慢慢浮现出自己的名字,还书日期是2034年10月17日——正是她的生日。
闭馆前,她在还书箱里发现个熟悉的蓝紫色铅笔盒,里面放着支新钢笔,笔帽上刻着念字。便签上的字迹是肖棠的:图书馆的老管理员说,二十年前有个女生总来借这本书,每次都在第107页夹张枫叶。
陈念突然明白,有些等待,从来都不是单向的——就像父母在过去埋下的伏笔,总会在恰好的时间,落在她的生命里。
第三十二章
实验课的意外
陈念的高中物理实验课上,老师让用酒精灯加热试剂。
她刚点燃酒精灯,蓝紫色铅笔突然在桌洞里发烫,笔杆上的光点组成行小字:别用烧杯里的绿色液体,换旁边的清水。她抬头时,正好看见同桌的男生要去拿绿色试剂,那男生的侧脸轮廓,像极了年轻时候的陈砚。
等等!陈念突然按住他的手,老师说这试剂有问题,换清水吧。
男生愣了一下,乖乖换了清水。加热时,他的酒精灯突然炸开,玻璃碎片擦着陈念的手背飞过——和当年肖棠在实验室经历的一模一样。你怎么知道会炸男生的眼睛瞪得圆圆的。
陈念的铅笔在桌上转了个圈,投射出段影像:二十年前的实验室,陈砚也是这样按住肖棠的手,只是那次,他替她挡了碎片,右手缠了厚厚的绷带。
我爷爷说,有些危险,看过一次就够了。陈念笑着晃了晃手里的铅笔,发现笔杆上多了道新的刻痕,像个正在愈合的伤口。
第三十三章
祖传的灭火器
陈念家的储藏室里,一直放着个旧灭火器。
金属罐身锈迹斑斑,喷嘴处缠着圈红绳,和肖棠高中时用的那只一模一样。陈念十五岁生日那天,灭火器突然咕噜滚到她脚边,罐身的锈迹剥落,露出里面刻着的字:2044年6月15日,陈念会在天文馆遇到麻烦,记得带着它。
字迹是陈砚的,旁边还有个小小的简笔画,是肖棠画的猫举着灭火器。
6月15日那天,陈念果然和同学约了去天文馆。望远镜观测区的穹顶突然松动,块广告牌直直地砸向她同桌的男生——就是实验课上差点被烫伤的那个。陈念想都没想就举起随身带着的迷你灭火器(她按旧灭火器的样子做的模型),广告牌被灭火器撞偏,擦着男生的肩膀落在地上。
你又救了我。男生挠着头笑,手里的星图册掉在地上,露出夹着的照片——是他们小学时的合影,陈念举着蓝紫色铅笔,他站在旁边,手里攥着块心形的石头,像极了当年那块时间碎片。
陈念突然发现,男生的石头上,刻着个极小的念字。
第三十四章
星图上的约定
高考结束后,陈念和男生约好去看猎户座流星雨。
男生叫林望,是天文社的社长,他带来的星图上,用蓝紫色铅笔标着个奇怪的坐标。这是我爷爷发现的,说这里能看到‘会唱歌的星星’。林望指着坐标,眼里的光像落满了星子。
陈念的铅笔突然发烫,在星图上画出条线,正好连接着那个坐标和A大的天文台。我奶奶说,她年轻的时候,在这里录过星云的声音。
流星雨开始时,林望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个小盒子,里面装着块打磨成星星形状的金属片,光纹和陈念的铅笔一模一样。我爷爷说,这是当年从时间碎片上敲下来的,让我交给能看懂星图的女生。
金属片在陈念手心亮起,映出段影像:肖棠和陈砚坐在同一片星空下,肖棠举着录音笔,陈砚的手正往她口袋里塞什么——是块心形的金属片。
原来他们早就认识了。陈念笑着看向林望,发现他手里的星图上,多了行新的字迹,是两串重叠的签名:陈砚&肖棠陈念&林望。
第三十五章
大学录取通知书里的秘密
陈念收到A大物理系录取通知书那天,信封里掉出张泛黄的纸。
是陈砚当年的录取通知书复印件,背面用蓝黑钢笔写着:我选物理系,是因为知道她会报天文系,这样我们的课表总会有重合。旁边肖棠的字迹带着点调皮:我选天文系,是因为知道他会去物理系,实验室离天文台只有三分钟的路。
林望的录取通知书也到了,是B大天文系。他的信封里,有张陈念眼熟的星图,正是他们看流星雨时用的那张,只是坐标旁多了行字:2048年9月1日,A大物理系门口见,我带了新的时间碎片研究报告。
陈念的蓝紫色铅笔突然在纸上画了个箭头,指向星图边缘的小字——是林望爷爷的笔迹:当年我没敢跟你奶奶说,其实我总在实验室‘偶遇’她,是故意算好的时间。
原来有些巧合,从来都是蓄谋已久的温柔。
第三十六章
实验室的新发现
陈念在A大物理系的实验室里,发现了个上锁的抽屉。
钥匙孔的形状,正好和她的蓝紫色铅笔吻合。她把铅笔插进去,抽屉咔嗒弹开,里面放着三本金子做封面的笔记本,分别写着陈砚肖棠陈念。
她的笔记本里,第一页就是林望的字迹:第一次在实验课被你救时,就觉得你举灭火器的样子特别帅。后面贴着张照片,是他们在天文馆的合影,陈念举着迷你灭火器,林望举着星图,像极了当年的陈砚和肖棠。
陈砚的笔记本里,夹着张肖棠的钢笔素描,画的是他举着灭火器的样子,旁边写着:第三次修正成功,这次换我来等你。
肖棠的笔记本最后一页,有行新的字迹,像是刚写上去的:念念,时间碎片的终极秘密,不是预知未来,而是让你知道,有人会为了和你在一起,对抗所有时间线。
抽屉最底层,放着块新的时间碎片,表面刻着四个连在一起的名字,在灯光下泛着温暖的光。
第三十七章
跨校的墨水线
陈念和林望开始了跨校恋,像当年的陈砚和肖棠。
他们发明了种墨水传信的方式:用陈念的蓝紫色铅笔在纸上写字,林望的星图册上就会浮现同样的字迹。某天,陈念在纸上画了个哭脸,林望的星图册上立刻出现:怎么了是不是实验课又遇到麻烦了
不是,陈念写道,看到爸爸妈妈年轻时的日记,突然觉得他们好辛苦,要对抗那么多时间裂缝。
星图册上的字迹停顿了很久,才慢慢浮现:我爷爷说,他们不是在对抗时间,是在对抗‘不能和彼此在一起’的可能。后面画了个大大的笑脸,就像我们现在,每周跨城见面,不是麻烦,是甜的。
陈念的铅笔突然在纸上画出条线,连接着A大物理系和B大天文系,线上缀满了蓝紫色的光点,像串不会熄灭的路灯。
第三十八章
永恒的时间线
陈念和林望的婚礼上,交换的戒指是用时间碎片做的。
金属在阳光下泛着蓝紫色的光,内侧刻着无限符号。陈砚牵着陈念的手,把她交给林望时,低声说:当年我给你妈妈戴戒指时,手抖得差点把戒指掉地上。
肖棠笑着补充:他不知道,我口袋里藏着块备用的碎片,怕他紧张到把戒指弄丢。
林望的爷爷拄着拐杖走来,手里拿着个旧钢笔盒,里面装着四支钢笔,分别刻着他们祖孙三代的名字。这是我们家的传家宝,老人笑着说,每支钢笔里,都藏着句没说出口的‘我愿意’。
陈念的蓝紫色铅笔突然飞向空中,在教堂的穹顶投射出条光带,像条蜿蜒的时间线。光带上,陈砚和肖棠举着灭火器的身影,与她和林望举着星图的身影慢慢重叠,最后凝成个完整的圆。
仪式结束时,陈念的铅笔掉在地上,变成了块普通的木头铅笔,再无异常。但她知道,时间碎片并没有消失——它变成了戒指上的光,变成了钢笔里的墨水,变成了代代相传的牵挂,在每个我们在一起的瞬间,闪着永恒的光。
林望握紧她的手,戒指的温度透过皮肤传来,像句跨越时空的承诺:不管有多少时间线,我都只想和你站在这里。
陈念笑着点头,眼角的泪光里,仿佛看到了很多年前的那个午后,陈砚在试卷背面写下我们在一起时,肖棠眼里同样的光。
有些故事,会在时间里轮回,却永远崭新。
第三十九章
时间的琥珀
陈念六十岁那年,整理旧物时翻出了个积灰的玻璃罐。
罐子里装着三截钢笔:陈砚那支刻着砚棠的,肖棠那支掉漆的,还有她自己那支蓝紫色的。笔尖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像在共同书写某个未完成的句子。阳光透过玻璃,在罐底投下细碎的光斑,拼凑出张模糊的脸——是林望,他十年前因病去世时,手里还攥着那块心形金属片。
奶奶说,时间会把重要的人变成琥珀。陈念的孙女凑过来,小手捧着块新的时间碎片,是林望临终前打磨好的,上面刻着四代人的名字。
碎片突然亮起,映出段漫长的影像:陈砚在实验室调试仪器,肖棠举着录音笔录星云的声音,陈念和林望在流星雨下交换戒指,孙女举着蓝紫色铅笔在星图上涂鸦……所有画面像被串成了项链,挂在时间的脖颈上。
爷爷说,这叫‘时间的闭环’。孙女指着影像里重叠的手,你看,他们的手指总在同一个位置用力呢。
陈念突然发现,每双手的无名指上,都有圈淡淡的白痕——是戴过碎片戒指的印记,像时间盖下的邮戳,证明他们曾真实地爱过、守护过。玻璃罐里的钢笔尖开始渗出蓝黑色的墨水,在桌面上晕开,慢慢凝成行字:所谓永恒,就是让每个瞬间,都成为彼此的锚点。
第四十章
未完的钢笔尖
陈念的孙女考上物理系那天,收到了份特殊的礼物。
是个上了锁的木盒,钥匙是支崭新的蓝紫色铅笔,笔杆上刻着个极小的无限符号。打开盒子,里面躺着本厚厚的笔记本,第一页贴着张泛黄的照片:陈砚、肖棠、陈念、林望站在旧仓库前,身后的铁门上映出四个模糊的影子,像在和他们挥手。
笔记本里,每页都有不同的字迹:
-
陈砚写:2024年10月17日,她的钢笔尖在颤抖,但没后退。
-
肖棠写:2025年5月20日,他挡在我身前时,影子比阳光还暖。
-
陈念写:2048年6月15日,原来喜欢一个人,真的会让人变勇敢。
-
林望写:2050年1月23日,星图上的坐标,其实是‘我等你’的密码。
最后一页是空白的,只有个铅笔勾勒的轮廓,像支待写的钢笔。孙女拿起自己的蓝紫色铅笔,在轮廓里写下:2077年9月1日,我来了。
笔尖落下的瞬间,整本笔记本突然泛起蓝紫色的光,封面上浮现出第五个名字——是她的。窗外的阳光正好落在书桌上,把她的影子和笔记本里的影子叠在一起,像场跨越百年的拥抱。
远处的天文台传来悠扬的钟声,是肖棠当年录下的星云频率,如今成了校园的报时声。孙女合上笔记本,发现封底藏着张便签,是陈念的字迹:时间碎片的最终形态,是让后来者知道,他们从未真的离开。
钢笔尖在阳光下闪了闪,像在说:故事还在继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