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办公室的门是开着的。
李建国没在地图前,也没在办公桌后,他就坐在待客的沙发上,手里端着一个硕大的白瓷茶缸,上面印着“为人民服务”五个红字,正呼呼地吹着热气。
这场景,和刚才张海涛那套行云流水的功夫茶比起来,一个像是街边热火朝天的大排档,一个像是曲高和寡的私房菜馆。
“坐。”李建国头也没抬,用下巴指了指对面的沙发。
叶凡依言坐下,办公室里除了他俩,再无旁人。
“茶喝得怎么样?”李建国呷了一口茶,声音不大,却像一颗石子投进静水。
“大红袍,是好茶。”叶凡如实回答。
“好茶,有时候也烧心。”李建公放下茶缸,瓷器和玻璃茶几发出一声轻响。他终于抬起眼,目光像探照灯一样,直直地射过来,“他跟你说什么了?”
没有铺垫,没有寒暄,开门见山。
叶凡知道,这既是问询,也是考验。
他把自己和张海涛的对话,一五一十,原原本本地复述了一遍。
没有添油加醋,也没有刻意省略,包括张海涛如何夸奖,如何提议让刘建民当副手,也包括自己如何用“抢救病人”的比喻把事情挡了回去。
他讲得很平静,像是在汇报一台手术的经过。
李建国一直没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沙发扶手上敲击着,发出沉闷的咚咚声。
直到叶凡说完,他才突然笑了。
不是张海涛那种和煦的、意味深长的笑,而是发自内心的、带着几分快意的笑。
“哈哈!说得好!”李建国一拍大腿,“什么他娘的‘医院的整体发展方向’?医院最大的发展方向,就是治病救人!你这个比喻,打得好,打得妙!”
他站起身,在办公室里走了两步,显得心情极好。
“你小子,我还以为你会被他那套温水煮青蛙的把戏给绕进去。没想到,你比我想的还要硬,还要滑。”李建国转身看着叶凡,眼神里满是欣赏,“你顶回去的,不止是刘建民,是张海涛伸过来的一只手。你保住的,也不止是你的位子,是咱们干事创业的一块阵地!”
这番话说得极为直白,也等于是彻底向叶凡交了底。
“你放心,”李建国坐回沙发,身体前倾,声音压低了几分,“你那个‘代’字,我会在下一次常委会上提议去掉。你这场听证会,办得全县瞩目,这个节骨眼上,他张海涛就算心里不痛快,也不敢在明面上拦着。这颗甜枣,你吃定了!”
叶凡心中一热。
官场之上,最怕的就是含糊不清。
李建国这番话,无疑是给了他一颗最实在的定心丸。
“谢谢县长信任。”
“别谢我,这是你自己挣来的。”李建国摆了摆手,“我用人,只有一个标准,就是能办事,办成事。你既然能把捅到天上的窟窿都给我漂漂亮亮地补上,那我这当县长的,就得给你递上更好的针线。”
他话锋一转,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甜枣给你了,现在,我还要再给你一把刀。”
叶凡的心提了起来,他知道,正戏来了。
李建国从茶几下拿出一份文件,递给叶凡。
封面上,赫然写着《关于在全县推行“城乡医疗一体化”改革的初步构想》。
“马德龙在的时候,县里的医疗资源,全堆在县医院和中医院。乡镇卫生院,要人没人,要设备没设备,老百姓看个感冒都得跑几十里山路进城。小病拖成大病,大病直接要命。”李建国的声音沉了下来,“这种局面,必须改变。”
“我的想法是,成立一个由你牵头的‘城乡医疗一体化改革领导小组’,你来当这个组长。卫生局、财政局、人事局、发改委,相关单位的头头,都给你当组员。人、财、物,给你充分的自主权!”
“我要你做的,就是用两年的时间,把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拧成一股绳。县里的专家要定期下乡坐诊,乡镇的医生要分批进城培训。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统一药品采购,共享信息平台。我要让青川县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得上病,看得好病!”
叶凡快速翻阅着文件,越看心跳越快。
这份构想,何其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