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组员嘛”柳传明踱回办公桌前,拿起笔,在一张便签上,不假思索地写下了几个名字。
“市环保局的王工,王克明,搞了一辈子理论研究,最讲究数据模型,眼里揉不得一粒沙子,让他去负责环境评估。”
“市水利局的赵博士,刚从德国留学回来,最看不起国内的‘土办法’,让他去负责水文地质勘探。”
“还有你们卫生局疾控中心的刘教授,快退休了,出了名的老顽固,最喜欢在报告里挑语病和逻辑错误,让他去负责医学关联性分析。”
柳传明每写一个名字,林国良的心就往下沉一分。
这些人,他都认识。
全都是系统内出了名的“刺头”和“老学究”。
他们或许没有派系立场,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极度教条,极度迷信理论和数据,而且油盐不进,六亲不认。
让他们去“指导”一个缺钱、缺设备、缺数据的乡镇项目,那不是指导,那是审判!
他们会用最严苛的学术标准,最复杂的理论模型,去把这个项目批得体无完肤,最终得出一个“缺乏科学依据,不具备可行性”的结论。
这个结论,将是专业的,是权威的,是无可辩驳的。
到时候,项目黄了,不是因为领导不支持,不是因为有人使绊子,而是因为这个项目本身,就是一场不科学的、哗众取宠的闹剧。
叶凡,将从一个“为民请命”的英雄,变成一个好高骛远、浪费国家资源的跳梁小丑。
而柳传明,自始至终,都扮演着一个积极支持、全力配合的开明领导形象。
杀人于无形,诛心于规矩之内。
林国良看着柳传明脸上那云淡风轻的笑容,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这,才是柳传明真正的手段!
“去办吧。”柳传明将那张写着名字的便签,递给林国良。
“记住,要大张旗鼓地去,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市里对这个项目是何等的重视。我们,是在帮他,是在成就他。”
“是,是!我明白了!”林国良接过那张薄薄的便签,却觉得它重如千钧。
他躬着身子,退出了柳传明的办公室。
门关上的那一刻,他才发现,自己赢弱的腿,竟有些发软。
市里要成立高规格专家组,下来指导工作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一天之内就传回了青山镇。
钱国栋的办公室里,爆发出一阵畅快淋漓的大笑。
“哈哈哈哈!好!好啊!”钱国栋一巴掌拍在桌子上,震得茶杯嗡嗡作响。
“叶凡,你这招‘倒逼宫’,不,是‘请神入殿’,用得实在是太妙了!”
“林国良亲自带队!这下我看那个周建斌,还敢不敢拿他那套狗屁规矩出来说事!”
李德海院长也激动得满脸通红:“这下好了,专家来了,报告的问题解决了,资金马上就能到位,咱们的试点项目,终于能动起来了!”
整个青山镇政府,前两天还压抑沉闷的气氛,一扫而空。
所有人都觉得扬眉吐气,看向叶凡的眼神,充满了敬畏和崇拜。
这位年轻的副镇长,简直就是神仙下凡,总能化腐朽为神奇!
然而,在一片欢腾之中,只有叶凡,依旧保持着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