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玄幻小说 >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 第534章  丰碑

松江北岸,李辰的部队队列森严,冷冷地望着已经渡过松江、准备继续向明州而去的北莽东院王廷大军。
李辰的部队只有两万人,因为剩下的部队分别要接管雅州、顺州、元州和凉京,都是由他的部分人马带着义军而去,并且还要在当地建立新的秩序,贺金虎现在坐镇顺州,已经忙得一塌糊涂。
边牧野和赵双龙分别带人去了雅州和元州,在明蓝的暗中接应下,开始重新把控当地的局面,维持当地的秩序,并且全面招兵。
有了明蓝早就摸清情况、打通关节的帮助,一切事半功倍,异常顺利。
孙万江被临时调去了凉京坐镇,带着的是从明州抽调的宋浆及其他义军一万人,并且,宋桨也是带着重大任务回去的,他要重建水师!
李辰身畔,现在只带着杨载星和最精锐的一万玉龙河子弟兵,另外一万是杨载星已经完成整编并训练了半个月的部队。
那一万义军,他们的精气神,现在已经完全上了一个档次。
并且半个月来,因为伙食也跟上了,营养全面加强,足以保证训练消耗,虽然时间不长,但玉龙河子弟兵打散后从火长开始,直至队、团、营、卫,共计五级的基层指挥官,无论兵头将尾,全都撒了下去,有道是兵强强一个、将强强一窝,再窝囊的部队在这样强大的基层军官带动下,战斗力也能疯狂跃升,虽然比不上李辰所率的一万玉龙河子弟兵,但已经有了真正精锐部队的模样。
而其他整顿、驻守各城的驻军,也是如此。
为了整合这些义军,李辰命人精挑细选之下,足足撒下去了五千人,将义军之中的兵头将尾,全部来了个大换血。
虽然那些义军有个别人颇有微词,觉得是李辰不信任他们,可是,全都被那些义军首领给狠狠地压了下去。
这些义军首领能带领队伍活到现在,每一个人都不是普通人,都拥有着不同凡响的眼光和觉悟,自然清楚这不是李辰信不过他们,而是为了迅速形成战斗力,同时,也让他们能够更快地融入这支部队,真正成为玉龙河子弟兵。
对此,他们欢迎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拒绝?
至于个别人的不满,一通思想工作就可以了,都是江湖豪爽人,不认死理,只要说通了,全都极其配合。
所以,这些日子,所有部队以令人发指的速度迅速完成了改编整合的过程,并且已经开始进行正规训练了。
那些兵头将尾散了下去,效果是明显的,更是惊人的。
玉龙河合作社的理念与思想,尤其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口号,那叫一个深入人心,从上到下,短短的半个月内,别的不说,只是思想方面,已经彻底统一,当然,用另外的一个不算太好听的词儿叫,彻底洗脑。
让这些曾经散漫的义军开始深刻地审视起自己来,并且向着更高的目标和要求拼命努力。
尤其是,入藉玉龙河,成为玉龙河人,甚至成为合作社员,已经成为了每个人的向往和追求。
军心迅速凝聚,军魂逐渐形成。
与此同时,所有的武器,也都开始配发下去。
虽然现在重弩已经不够用了,但并没什么关系,军中带来的匠作营已经在通州、凉京、明州分别建立了秘密生产基地,同时全面招来了工匠,组建流水化生产线,在保证秘密不失的同时,加速进行武器生产。
尽管最先进的武器,暂时还是造不出来,那需要玉龙河的研发基地进行生产,但像一代弩弓、一代李家刀包括初代床弩和投石机,还是能生产出来的,只要生产,就全面换装。
同时,还有二代重弩的各种零配件,目前一些简单的替换件也能造出来了,重新安装上之后,又是一把崭新的二代重弩。
至于现在的那些铁矿还有已经发现但并没有被重视开采的煤矿,李辰也自然全都控制起来,进行大炼钢铁,加快生产速度。
他现在实在是没有时间,否则的话,会在寒北及北境全面探矿进行挖掘,到时候,矿产资源源源不断地挖出来时,就是生产大爆炸的时代来临了。
不过他不急,还是那句话,先行稳住,徐徐图之,等水到渠成、人心向背之时,便是他大展宏图、登上峰巅之时!
此刻,李辰的两万部队正立于松江畔,人人眼神酷烈地望着对面浩浩荡荡的七万人马渡过松江,借路明州,向胜州方向而去。
每个人的眼神都是那般的冷酷、肃杀,纵然只是两万人马,可那两万人马却像一柄柄笔直的标枪成排成排地站立下去,站成了一道道风景,也站成了令人窒息的威严!
那些北莽战士远远地经过,无不侧目,可是迅速看过一眼之后便立刻低垂下眼帘,不敢再看。
那些士兵身上散发出来的铁血气势,几乎凝成了实质一般,让人看上去一眼,便会震撼神魂,不敢多看。
难怪,他们只用了仅仅两万人,便生生地打垮了他们北境号称三十万大军(实际浊河以北不到三十万,同时还有蔚州和胜州分别各有一万部队),并且直接震慑得他们的王上跋力达不得不从凉京撤退,在寒北战士们的押送下,离开北境,去往西线,沿晋台山向北回归大草原。
甚至于,这一路上他们都被长官严格勒令,不允许对周围百姓再生任何事端,不允许抢掠百姓,更不允许杀人,否则,便会为整支部队引来杀身之祸。
并且,最让他们感到屈辱的是,从凉京出来的时候,度过松江时,每个人身上都被搜了一遍,只要有金银珠宝之类的东西,必须交出来,包括他们的后勤辎重都被一遍遍地检查,只允许他们携带七天的粮草。
结果,搜出了海量的金珠,多到那些收拢金珠的战士最后都懒得多看上一眼,搜出来之后便往旁边的大箱子里一扔。
劫掠北境所有的收获,几乎一夜清空,辛苦这么长时间,除了折损了二十几万人马、元气大伤之外,可以说,东院部落,一无所获!
这也实在他们灰心丧气!
但这没办法,不服,可以打,只要不怕死就行。
可没有人不服,连之前一直在叫嚣的那些主战派,当得知了李辰堂堂正正在正面对决中以万五兵力,一举击溃了敖登的两万大军之后,并且自身几乎没有损失,他们瞬间闭嘴,这也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以,他们彻底地臣服了,也出现了大衍建朝以来,从来没有一幕奇观——两万寒北战士,押送着七万多北莽战士,向西而去,驱逐出境。
而那些北莽战士,连半点异动也不曾有。
这何止是奇观?简直就是,大衍历史上的一座丰碑!
行进中的北莽军队中,一众王族向着远处那个站在队伍的最前方、白马黑甲的少年望了过去。
“他,就是李辰?”
跋力达盯着李辰,缓缓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