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愁的却是没了活计,他们又要开始为生计发愁了。
却没想水库落成大会上,村长居然告诉他们,三婶承诺,他们还是能每月按人头领粮食,但是都得随时听从三婶的调遣,之前那些训练安排还是得照常进行,至于平时没事的时候,他们可以自行安排,但是不建议外出务工,最近外面都不太平。
同时谢舒妍还召集人手准备在村子山脚下一处空地上再修建一个训练场,他们后院虽然有训练场,但是人稍微一多就装不下,还有太多人进进出出的吵得很,家里人都跟着没法清净。
李燕妮不知道从谁那儿听来了消息,居然直接派了个丫鬟回去,把这一片山头连带着周围的空地全都买了下来。
当李燕妮将地契当未来嫁妆交到谢舒妍手里的时候,谢舒妍没觉得高兴只觉得痛心,痛心浪费了这么多银子,让那个草包县令给赚了,因为谢舒妍根本就没打算花钱找官府办什么地契。
谢舒妍还是不想媳妇还没进门嫁妆先用上了,于是又给李老爷送了个有用的消息,煤矿的发掘开采和各种用途,剩下的交给李老爷,想必他应该知道做什么、怎么做。
消息刚送过去的当天下午,李老爷就又来了,跟谢舒妍寒暄了一阵,听谢舒妍打听了一下大山村的情况,才说起了此次前来的正题。
“如今这世道越来越乱,三婶给了我十字弩的方法,我手里却没几个人能用,我便想着多养点家丁,想听听三婶的意见,能养么?”
有姬宴宁这个太子在,谢舒妍最近对这个大雍的政策也算是多有了解,知道了大雍对家丁护院也多有限制,律法规定人数不能超过500,不过一般没多少人吃饱了撑的会去养那么多家丁护院,毕竟这么多人养着可是一笔不小的开始。
但是如今的情况不一样,正逢乱世,像李老爷这种一方富户,家丁护院便是在乱世生存下去的保障。
谢舒妍这段时间也算是对这个李老爷有了一定的了解,能把生意发展壮大到成为县里首富,还是有一定格局的,就目前来看,除了有些个纵容糟心亲戚,人品也还算信得过,于是谢舒妍便开口说道,“李老爷若是有这个实力,多养一些倒是也不错。”
李老爷若有所思地道,“多养一些?”
谢舒妍点点头,“想得一方安宁,必须先护一方平安,那个草包县令随时都准备跑路咱们也别指望了,不如指望我们自己,若是李老爷这个时候能慷慨解囊护一方百姓平安,相信这里的百姓也会守望相助。”
李老爷听得都坐直了身子,开口问道,“三婶有何想法?”
看李老爷是听了进去,谢舒妍就继续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现在咱们青山县的百姓可谓是举步维艰,先不是外面混乱的情况让大家提心吊胆,就咱们青山县内部,好些人家都已经是弹尽粮绝,多少百姓都开始啃树皮挖草根了,也亏得咱们青山县山林茂盛资源丰富,不然都不知道饿死多少人了。”
李老爷自然知道青山县百姓如今的处境,听得也忍不住叹息,就听得谢舒妍继续说道,“若这个时候李老爷能趁机伸出援手,青山县百姓自然是会感激不尽,当然也不是白慷慨,李老爷不是想招家丁,那就从百姓里面招,然后发工钱的时候稍微多给一点粮食,让他们的家人也能维持温饱活下去,如此他们一定会愿意为李老爷肝脑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