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日的前一周,我遇到了瓶颈。
一个关键场景的动态怎么画都觉得别扭,情绪表达不到位。
烦躁之下,我抓起手机,冲动地给顾砚辞发了条信息:【顾砚辞,救命!这个打斗动作我画了十遍还是像广播体操![崩溃表情]】后面附上了草稿图。
信息发出去我才觉得有点唐突,人家画廊老板那么忙
正想撤回,他的电话直接打了过来。
我手忙脚乱地接起:“喂?顾、顾砚辞?”
“苏晚,”他低沉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别急。你现在方便开视频吗?我指给你看。”
“啊?方、方便!”
我赶紧把平板连上电脑,接通了视频请求。
屏幕那端,顾砚辞似乎在他的书房里,背景是巨大的书架。他穿着简单的家居服,少了几分画廊里的正式疏离,多了几分温润的烟火气。
他直接共享了我的画稿屏幕,用光标在上面标注。
“你看,这里,躯干的扭动幅度不够,力的传递线就断了,所以显得僵硬。手臂挥出的轨迹,这里可以更夸张一点,强调动势还有这里,角色的重心”
他的声音清晰沉稳,一边讲解一边用光标在屏幕上划出流畅的辅助线。
他讲得深入浅出,甚至拿起手边的笔和纸,简单画了几个动态小稿拍给我看。
困扰我一下午的问题,在他三言两语的点拨下豁然开朗。
“我明白了!谢谢顾老师!”我兴奋地在视频这边比划着,完全忘了拘谨。
顾砚辞看着屏幕里我亮晶晶的眼睛和雀跃的样子,眼神柔和了许多:“苏晚,你的进步很大,不用太苛求完美,有时候,‘感觉’到了更重要。保持你那种‘野生’的生命力。”
“嗯!”
我用力点头,心里像被塞进了一颗暖烘烘的小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