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午,我坐在顾砚辞画廊二楼的私人会客室里,手心都是汗。
巨大的落地窗外是精心打理的小庭院,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
顾砚辞坐在我对面,手里拿着我的平板,修长的手指缓慢地滑动屏幕,一页一页地看着我那些自认为拿不出手的漫画稿。苏清媛借口去楼下看新展品溜了,留下我一个人面对这位气场强大的画廊主。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安静得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
他会怎么评价?会不会像以前那些老师一样,说“画这些有什么用”?还是会像姐姐那样,只看到“分镜生硬”?
“苏晚。”
他终于开口,放下平板,目光沉静地看向我。
“在!”
我几乎是条件反射地坐直了身体。
他的嘴角似乎极轻微地向上牵动了一下,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
“不必紧张。你的故事,很有趣。”
诶?有趣?不是批评?
“《便利店女孩的奇幻夜班》?”他念出其中一个短篇的名字,“把都市异闻和便利店打工的琐碎日常结合,荒诞中透着真实的疲惫和温暖,切入点很独特。画风”他顿了顿,似乎在寻找合适的词,“很‘野生’,线条大胆,用色有冲击力,虽然技法上能看出青涩,但生命力很强。”
野生生命力这是在夸我吗?我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但是,”果然有转折!我的心又提了起来。
“分镜的节奏感和连贯性确实需要提升,有些画面信息量过大,读者阅读时容易迷失重点。另外,人物动态在某些关键帧上显得有些僵硬,削弱了表现力。”
他的点评一针见血,却并不刻薄,更像是在陈述客观事实。我听得连连点头,这些都是我隐约感觉到却无法精准描述的问题!
“不过,”他话锋一转,深邃的眼眸里带着一丝鼓励,“这些都是可以通过系统学习和大量练习解决的。最难得的是你的观察力和讲故事的本能,这是天赋,也是创作的基石。”
一股暖流从心底涌上来,鼻子有点发酸。从小到大,第一次有人这样专业、这样认真地评价我的画,不是敷衍的“画得不错”,也不是功利的“能赚钱吗”,而是真正看到了里面的闪光点和可以努力的方向。
“顾先生您真的觉得可以?”我小心翼翼地问。
“当然。”他的语气很肯定,“艺术的价值在于表达,你的表达有独特的视角和温度,这就值得被看见。”他沉吟片刻,“这样,如果你愿意,砚画廊下个月有一个面向新锐插画师和图像小说作者的开放日活动,主题是‘城市烟火与奇幻想象’,我觉得你的风格很契合。我可以给你留一个展位,把你的作品打印出来展示。同时,我这里有一些关于漫画叙事和分镜技巧的书籍和资料,你可以先拿回去看看。”
巨大的惊喜砸得我晕乎乎的!展位?专业资料?我苏晚的作品,要在一个真正的艺术画廊里展出了?
“我愿意!谢谢顾先生!”
我激动得差点站起来鞠躬。
“叫我顾砚辞就好。”他递给我一个u盘和一叠打印好的书单,“期待你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