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无垠的异世大陆,东方的莱国与西方的庆国宛如两颗并立于世的璀璨星辰,彼此对峙长达百年之久,双方实力难分伯仲。两国之外,草原上的胡人如同恶狼般虎视眈眈,三方势力相互制衡,形成了一种微妙而又紧张的局势。
庆国的卫国公府,一门忠烈,世代皆为庆国征战沙场,立下赫赫战功。顾奕辰,作为卫国公的独子,自出生起便肩负着家族的荣耀与使命。
自幼,他便承蒙当今皇帝赐婚,与公主慕倾颜一同成长,两人可谓是青梅竹马。岁月悠悠,公主出落得愈发美丽动人,如春日绽放的繁花,娇艳欲滴。而两人的感情,也在日复一日的朝夕相伴中愈发深厚,恰似醇酒,愈陈愈香。情窦初开的慕倾颜,心中早已笃定,此生非顾奕辰不嫁,这份深情,如同磐石般坚定不移。
然而,命运的轨迹总是无常。庆国皇帝的皇子们大多命运坎坷,早早夭折,即便成年的两位皇子,也先后离他而去。这一连串沉重的打击,让皇帝的身体每况愈下,仿佛一盏即将油尽灯枯的烛火。在经过深思熟虑后,皇帝最终下旨,立慕倾颜为皇太女。慕倾颜乃皇后所出,身为嫡女,身份尊贵无比。在老皇帝驾崩之后,她顺理成章地登上了皇位,君临天下。
初登大宝的慕倾颜,与顾奕辰之间仍保持着往昔的亲密无间。一日,顾奕辰接到女帝的诏令,即刻入宫觐见。踏入那庄严肃穆的宫殿,他毫不犹豫地当即跪地,声音洪亮且恭敬地参拜道:微臣参见女帝陛下!慕倾颜神色略显冷淡,轻轻吐出二字:平身。随后,她目光扫向殿内的宦官和宫女,吩咐道:全都出去。待众人悄然退下,原本端坐在龙椅上的慕倾颜,瞬间如欢快的小鸟般轻盈地小跑过来,双手亲昵地搂住顾奕辰的臂膀,整个人依偎在他身旁,那模样,一如往昔两人相处时的甜蜜模样,仿佛时光从未改变,她仿佛依旧还是那个跟着他屁股后头的小公主。
但不知从何时起,女帝对顾奕辰的态度悄然发生了变化,逐渐变得冷淡起来。恰逢此时,莱国的边将在边境制造事端,引得草原胡人也蠢蠢欲动,妄图趁机分一杯羹。卫国公当机立断,亲自率军迎击,成功击退胡人。然而,在与敌国后续的激烈厮杀中,不幸壮烈战死。顾奕辰悲痛万分,继承国公之位后,他率领父亲的旧部,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无畏的勇气,成功击退敌国来犯之敌。本应是凯旋而归的荣耀时刻,可他却听闻女帝身边多了一名俊秀少年。
这名少年自称是从敌国逃难而来,声泪俱下地诉说着父亲遭贪官污吏陷害,家中亲人无一幸免,皆受迫害,如今只剩他孤零零一人。
那日,女帝外出狩猎,碰巧遇到了他,一时疏忽,险些将其误杀。听闻少年这般悲惨遭遇,又见其容貌俊秀,宛如春日初绽的桃李,女帝心中不禁涌起怜悯之情,便将他带回宫中,安置在自己左右。自那以后,女帝对这少年几乎是言听计从,事事依从,而对顾奕辰,却越发表现出不耐之色。
顾奕辰心中顿生疑虑,怀疑这少年动机不纯。于是,他暗中派人展开调查。在一次入宫觐见时,他神情严肃,向女帝直言:陛下,这少年绝非善类,他心怀不轨,正是他出现后搅得朝堂乌烟瘴气,混乱不堪……话刚说到一半,那少年竟仿佛听到了一般,悠悠然走了出来,脸上挂着一抹阴阳怪气的笑容,说道:卫国公,在背后说人坏话,似乎不太好吧!
顾奕辰面色一凛,目光如炬,严肃道:你来历不明,却在宫中肆意妄为,蛊惑女帝,扰乱朝纲,究竟有何居心今日,你必须给陛下和满朝文武一个交代!
少年却只是冷笑一声,不以为然道:不过是你嫉妒我得女帝青睐罢了,何必在此惺惺作态。
慕倾颜竟偏袒少年,柳眉倒竖,斥责顾奕辰:够了!无凭无据,休要污蔑于他!奕辰,你莫要再无理取闹。顾奕辰心中一阵刺痛,满心的失望与无奈,心灰意冷到了极点。而那少年张易之,敏锐地察觉到顾奕辰对自己的威胁,便在女帝耳边进谗言,妄图收回顾奕辰的兵权。
没过多久,一队禁军在一名宦官的带领下,气势汹汹地来到顾奕辰府上。那宦官一脸的轻蔑,鼻孔朝天,展开圣旨,尖着嗓子宣读:女帝昭曰:卫国公顾奕辰,虽有战功,但近来行为多有不检,朕念及往日情分,特收回其兵权,望其能闭门思过,反省自身。钦此!
这宦官足足等了半柱香的时间才说∶接旨吧!卫国公来之前他特意受到张易之的叮嘱,要为难一番顾奕辰,如今,张易之是女帝身边的红人,他自然想要讨好。
顾奕辰心中满是不甘,双手紧握拳头,关节都因用力而泛白,可圣命难违,他只能缓缓跪下,咬着牙领旨,而后交出兵权。那宦官收起圣旨,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冷笑,瞥了顾奕辰一眼,便带着禁军扬长而去。
女帝收回顾奕辰兵权后,转手就交给了张易之掌管。张易之得了兵权,在军营中愈发嚣张跋扈,行事肆无忌惮。他排除异己,大肆培植自己的亲信,只要有将士不顺他意,动辄便要挨军棍、受鞭刑。
那些士卒们不堪忍受他的残暴,纷纷脱离军营。军中将领们义愤填膺,私下里一同来找顾奕辰做主。顾奕辰面色凝重,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诸位暂且忍耐,此事万万不可冲动。将领们满脸疑惑,却出于对顾奕辰的绝对信任,虽满心不甘,却也只能暂且退下。
即便如此,张易之仍对顾奕辰放心不下,生怕他日后会对自己不利。于是,他暗中派人在夜晚刺杀顾奕辰,并纵火焚烧国公府。熊熊大火冲天而起,照亮了整个夜空,仿佛要将一切都吞噬殆尽。女帝得知此事后,心中虽有疑虑,可派人调查时,现场已被大火烧得面目全非,只剩一些残骸。
在一具焦尸身上,发现了顾奕辰平时随身携带的玉佩。女帝得知后,也只能不了了之,下令封闭国公府的废墟。所有人都认定顾奕辰已死,张易之更是深信不疑,心中暗自得意,以为从此再无后顾之忧。
自纵火事件后,女帝在张易之的不断鼓动下,越发沉迷于享乐。她先是扩充皇宫,大兴土木,耗费无数人力物力,只为营造更加奢华的宫殿;又修建先帝雕塑,雕塑高达36丈,全身上下全部用黄金打造,美其名曰是女帝以表孝心,实则不过是劳民伤财;还有为了能及时品尝到南方新鲜的水果,不惜修建快速贡道,专门用于运输水果。她整日躲在深宫之中,贪图享受,对朝政不闻不问。这一系列行径,使得国力民力被大量空耗,百姓们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时光匆匆,两年后,莱国终于按捺不住野心,出动三十万大军,精锐尽出,妄图一举覆灭庆国。莱国军队一路势如破竹,如狂风扫落叶般连破庆国二十多座城池,直逼京城而来。消息传来,女帝惊慌失措,神色慌乱,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她急忙任命张易之为大将军,令其率军抵挡。
张易之领命出征后,慕倾颜在宫中日夜忧心忡忡,焦急地盼望捷报传来。一日,一名信使匆匆赶来,带来急报:张易之大败,莱国军队已将京城团团包围。女帝听闻此言,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身子摇晃了一下,险些摔倒。
她忙抓住身旁宦官的手臂,急切地问道:张易之何在宦官战战兢兢地回禀:大将军已进城,正在接管城防,还派人来说京城守城将士不够,希望陛下您将皇宫禁卫军的兵符交出,调动禁军前去拱卫城防,以此支撑到各地勤王大军赶到。女帝此时已乱了分寸,不疑有他,急忙回到御座,颤抖着双手从锦盒中取出掌管禁卫军的兵符,交给了张易之派来的人。
深夜,劳累多日的慕倾颜好不容易睡着,却被一阵嘈杂的喊杀声惊醒。她猛地起身,匆匆来到宫殿外,只见火光冲天,照得黑夜如同白昼。大量军队如潮水般正向皇宫涌来,已攻占外皇城。
女帝心中大惊,暗自思忖:难道莱国军队已攻破京城待看清最前方骑在马上之人正是张易之,她心中稍安,忙上前问道:易之,难道你已经打退了莱国军队为何会有这么多军士,难道各地勤王的军队这么快就赶到了
张易之骑着马,缓缓来到女帝近前,却并未下马。他神情倨傲,眼中满是不屑,冲着女帝喝道:大胆贱婢,见到本王还不跪下!女帝一愣,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瞪大了眼睛,反问:易之,你在说什么胡话莫不是这几日领兵在外,太过劳累,没有好好休息,以至于神志不清了
张易之冷笑一声,笑声中充满了嘲讽与得意:呵!事到如今,你还没看出来我究竟是谁吗真是一个蠢笨至极的女人!那好,本王便告诉你,本王乃是莱国三皇子,真名张译志。
莱、庆两国相争百年,一直难分胜负。于是本王向父皇奏请,亲自潜入你庆国境内,蓄意制造朝堂混乱,挑拨君臣不和,再伺机一举侵吞你庆国!没想到你这蠢女人竟对我言听计从,搞得庆国倒行逆施,民不聊生。
所有别指望还会有勤王大军来救你了,哈哈哈!真是天要亡你庆国。
还真是多亏了你,本王才能有如此灭国之功,这次定能力压其他兄弟,储君之位,本王势在必得!说罢,他手猛地向上握紧成拳,眼神中满是得意与疯狂,仿佛已经看到自己登上储君之位的荣耀场景。
慕倾颜听闻,犹如五雷轰顶,浑身发软,一下子瘫倒在地。她心中万分后悔,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此刻,她才如梦初醒般想起顾奕辰,可他已经……就在这时,一支箭矢如流星般擦着张译志的脸颊飞过,噗的一声钉在地面上,尾羽还在不停颤动。伴随着一声大喝:哦你就如此确信能吞并庆国张译志猛地转头,只见宫门处,一个高大挺拔的身影骑在一匹白马上。
data-fanqie-type=pay_tag>
此人剑眉星目,面容冷峻,犹如寒冬的冰雪,散发着一股肃杀之气,正是已然被烧死的卫国公顾奕辰。在他背后,大量军队如潮水般涌来,迅速将张译志的军队重重包围。
倒在地上的女帝看到顾奕辰,原本死灰般的眼神中瞬间迸发出希望的光芒,口中喃喃道:奕辰!你没死!太好了,我庆国有希望了!张译志看到顾奕辰,心中一惊,犹如见了鬼一般,脱口而出:你是人是鬼,你不是已经被烧死了吗
顾奕辰冷笑一声,笑声中充满了不屑:呵!你这祸害还没死,我要将你们全都解决了,为庆国除去这一大患!张译志强装镇定,讥讽道:就凭你我承认你打仗是有些本事,但今时不同往日,就凭你带的这些人,如何能挽回大局。我莱国此次举国而来,你现在只不过是在螳臂当车而已!
顾奕辰面对张译志的讥讽并不言语,只是神色冰冷地举起手中一个包裹,这包裹还在不断的往下滴着鲜血,顾奕辰用力扔向张译志的马下。包裹顺着地面不断翻滚,最终停在张译志跟前,缓缓露出一颗头颅。
张译志定睛一瞧,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心中大骇,悲愤大呼一声:父皇!顾奕辰冷冷道:在你带兵来这儿的路上,我早已率人一举端了你莱国的老巢。莱国皇室全数被灭,莱国已不复存在!
现在就差你了,你要是现在下去,赶得及还能及时和他们碰上,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嘛!
哦!对了你也别指望还有援军了。说着,他又解下捆绑在马鞍旁的另一个包裹,再次扔向张译志。包裹翻滚开,又是一颗头颅,正是此次率大军入侵庆国的莱国统帅。
接连的打击让张译志面目狰狞,气得浑身发抖,怒吼道:啊!我要让你偿命!他双眼通红,犹如疯狂的野兽,挥手让手下攻向顾奕辰。刹那间,宫墙上瞬间出现大量埋伏的弓箭手,张译志的手下将士还没往前冲几步,便被如雨点般的箭矢全数射倒。
张译志的马也未能幸免,被射中后,长嘶一声,轰然倒下,他本人也狼狈地从马上摔了下来。张译志吃惊地环顾四周,发现自己已被重重包围,插翅难飞。
他仍不死心,声嘶力竭地下令剩下的人继续进攻,杀出去一条血路,然而剩下的将士无论张译志如何催促打骂都站在原地不动,众人也不是傻子,见此情形,深知大势已去,纷纷放下兵器,跪地投降。
慕倾颜此时已挣扎着爬起身,朝着顾奕辰跑去。还没跑几步却被张译志追上一把抓住,一只臂膀紧紧勒住她白嫩的脖颈。慕倾颜的脖颈因受力而微微泛红,呼吸也变得困难起来,她双手拼命地掰着张译志的手臂,脸上露出痛苦的神情。
张译志威胁顾奕辰道:让你的人都退下,给我一匹跑得快的好马,让我走!否则我就杀了她!张译志明白,慕倾颜已是他最后的保命底牌。
哪曾想顾奕辰神色依旧冷淡,眼神中没有丝毫波澜,冷冷道:你以为我做这些事全都是为了她吗说这话时,他自出现后,从未看向慕倾颜的方向,此时才缓缓转头看向她,那眼中不含半分感情,冷冷道:慕倾颜!你不听劝谏,残害忠良,宠幸奸佞,倒行逆施,致使庆国陷入如今生灵涂炭这般境地,她就该有如此下场。
你动手啊!你不动手本来我也要替庆国的百姓解决她呢!
慕倾颜听到这些,泪水夺眶而出,心中懊悔不已,悔恨自己当初为何错信张译志的话,错害忠良,致使生灵涂炭。更悔恨自己因为轻信张译志,而一步步将原本和自己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顾奕辰推得离自己越来越远,对于他的提醒,告诫全都视而不见。
张译志猛的摇头慌张道:不!不可能!你们两个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深厚,你怎么可能会置她于不顾顾奕辰趁此张译志心神大乱之时,瞅准机会快速抽出两根箭矢搭在弓弦上,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如鹰,一前一后射了出去。
一支精准地射中张译志持刀的手腕,手中的刀当啷一声落到地上;另一支紧接着快速射穿过他的脑门,张译志连哼都没哼一声,当即毙命身体软倒躺在地上,眼睛睁大还未反应过来,带着浓烈的不甘。
慕倾颜惊魂未定,脸色苍白如纸,身体还在微微颤抖,但还是努力稳住身形。顾奕辰策马上前,却并未看她一眼,面无表情道:先帝将江山托付于你,而你却轻信小人,残害忠良,此后更是只顾贪图享受,不顾百姓死活。说罢,他摇了摇头,叹了口气,眼神中满是失望,策马离开,前去收拾残局。
慕倾颜失神地望着顾奕辰离开的方向,眼中的泪水不住的打转,最终还是没有忍住,顺着脸颊流了下来,泪水不停地流淌。顾奕辰在外指挥下属安抚百姓,剿灭仍在负隅顽抗的敌军时,副将匆匆赶来禀报:国公,女帝她已经……驾崩了,留下了遗诏。说着,拿出一卷诏书。
顾奕辰疑惑地看向副将,他可没有授意属下人去解决处理掉慕倾颜,副将迟疑道:女帝是自己用三尺白绫上吊于崇德殿内,女帝留口信说是无颜面见先帝,更无言面对庆国百姓,昭书上写的是传位于卫国公顾奕辰……也就是让您继承大统。
顾奕辰接过诏书,让副将退下。他独自一人思索着,刚才之所以射杀张译志救下慕倾颜,一是看在先帝的份上,毕竟先帝对他有恩;二是念及儿时与慕倾颜一同长大的情谊,这是最后一次帮她。
在慕倾颜越发信赖张译志并疏远排斥他时,他对她的情便已渐渐消逝。纵火事件后,一直暗中观察的顾奕辰,见慕倾颜越发不堪,经过张译志轻易的鼓动,便只知整日里享受不理朝政,心中失望至极。
所有在得知张易之的真实身份后,他暗中收拢之前的下属,聚集大量遭到张易之排斥的将士,积蓄力量,等待时机。趁着张易之发动计划,莱国精锐尽出时,一举覆灭莱国。
当然,他做这些并非是为了帮慕倾颜复国,只不过女帝正统身份摆在这,她再怎么倒行逆施,也还是先帝的子嗣,亲点唯一的皇位继承人,正所谓名正言顺。如今慕倾颜自己留了个体面,也帮了他一把,一切都好办了。
思考过后,他招来亲兵传令,厚葬女帝。两个月后,这一切都处理妥当,顾奕辰既有灭莱国之功,此次又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再加上还有女帝的遗诏传位,他顺理成章地即位,开创新朝。
两年后,等到内部安稳,莱,庆两国百姓已经彻底融合在一起,国力有所提升,顾奕辰亲率五十万大军北伐胡人,最终一举扫除胡人,将草原也纳入到治下。从此,这片大陆在顾奕辰的统治下,迎来了新的希望与繁荣,百姓们也终于摆脱了战乱与苦难,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开启了这片大陆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