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小吃生意,就准备要父母和哥嫂来经营,父亲腿还要休养一段时间,母亲得在家照顾父亲,生意的主力军还是哥嫂。
当时为了凑医药费,姜沫也没想太多花样,光顾着卖卤肉饭了。
菜品太单一,现在做小吃生意的人少还好,等以后干个体户的人一多,她们家的摊子就要受到很大冲击,甚至干不下去。
姜沫向来未雨绸缪,于是和霍沉舟商量,两人晚几天再回京城,一来是把哥嫂带出来,二来她再研究一些新菜品,把家里人教会,娘家人不聪明,依样画葫芦总行吧!
三来她想等三个劫匪判决下来再离开,不然不安心。
下放这五年,霍沉舟每时每刻都想着回京城,现在真的要回去?
内心还有些微妙的感觉,倒不是说舍不得黑土村,大概是在这待久了,有感情了,情绪有些起伏也很正常。
霍沉舟很痛快答应了姜沫的要求,怕父母担心,还给他们回了信,信里一字没提周芸说的宋凝雪,只说他在黑土村还有点事要办,等办完事,就和姜沫回京城,让父母不要担心。
姜沫又在家做了几个新菜,有荤有素,西红柿炒鸡蛋,木须肉,鱼香肉丝,酸辣土豆丝等十几个菜品,以后就叫盖浇饭,算是早期的快餐摊。
价格她也定好了,荤菜盖浇饭五毛钱,素菜盖浇饭三毛钱,荤素搭配就是四毛钱。
做生意,脑子要灵活一些儿,客户的需求最大嘛!
当姜沫把做好的十几个菜品端上桌,霍沉舟和姜家人都惊呆了。
满满一大桌,色香味俱全,看着就有食欲。
何桂兰张了张嘴,“闺女,你咋会想到这么多花样呀?”
原主好吃懒做,不是很会做饭,农村人也糙,饭做熟就行,压根不太追求味道。
姜沫随后胡扯,“妈,我也不知道,一下就开窍了!”
总不能说,换了个芯子吧!
就算她说实话,这么离谱的事情,父母也不会相信呀!
这时候大家都迷信,要是把她当妖怪抓起来,那就完蛋了。
何桂兰也没多想,可不是,有的孩子一开始上学啥也不会,后面一下就开窍,学习就好起来了,女儿也是这情况。
倒是霍沉舟不由多看了姜沫两眼。
饭菜很好吃,以霍沉舟的评价,不输国营饭店的大厨,姜沫也很细心,把做菜步骤都写下来。
反正哥嫂都认字,何桂兰认的字不多,到底是做了多年饭的农村妇女。
那几个菜做起来也不繁琐,看姜沫多做几次,何桂兰也能复刻个七七八八。
味道是比不上姜沫的手艺,应付八十年代的客人绰绰有余。
霍沉舟心细,想到上次姜沫路上被人抢劫,主动教了姜家人一些防身功夫。
上次霍沉舟收拾野猪,姜泽和姜睿就对霍沉舟钦佩不已。
学习的时候十分用心,可能学功夫这方面,男的先天更有优势,反正姜沫看大哥和弟弟比她强多了。
被劫匪抢劫,除了小两口,也就姜沫嫂子夏红梅知道,想着她也要跟着丈夫去镇上摆摊,也和霍沉舟学了几招。
姜沫再次感叹,都怪一身肥膘影响了她发挥。
嫂子就比她灵活多了。
除了受伤的姜大海,家里人都和霍沉舟学了几招,何桂兰开始抱着锻炼身体的想法,后来一想,要是村里有老娘们动手,她自己就能把对方收拾的哭爹喊娘。
这天三人去镇上摆摊,又得到一个好消息。
三个劫道的流氓被判了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