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有二十五块八毛钱,我平时攒的,你好好拿着,别让霍家人知道,要是你在京城待不下去,就用这钱买车票回家。”
何桂兰声音哽咽,下药这事,她们家理亏,女婿又太出色,下放的时候也就罢了,回了京城,万一遇到更好的女孩,不要她闺女了咋办?
何桂兰一颗心七上八下,一边告诉自己,霍沉舟人品好,是个值得托付的,一边又不敢赌人性。
她把自己代入周芸视角,对姜沫这个儿媳妇,肯定不会有好脸色。
姜沫打开信封,里面有很多一块钱,最大的票是一张五元钱,还有一大把毛票,怪不得信封挺厚。
这时候,最大面值是十元,俗称大团结。
这一把零散的纸币,捏在姜沫手里,好似有千斤重,眼泪一下就落了下来。
啪嗒啪嗒,落在手背上,眼泪晕开,好似能穿透皮肤,直击灵魂。
姜沫能想到,母亲攒这些钱有多不容易。
姜家是地道的农民,地里刨食的乡下人,一年都不见得能挣两百块,这些钱,分明是母亲从全家牙缝里抠出来的。
眼泪模糊了视线。
姜沫嘴巴张了张,半晌才挤出一句话。
“妈,这钱我不能要。”
一边说,一边把装钱的信封往母亲手里塞。
怕母亲不接,姜沫还宽慰何桂兰,“妈,霍沉舟人品好,不会让我吃苦,霍家人都不错,您放心,到了京城,我就是去享福的。”
就算没有霍家,凭着自己领先四十年的思想,在遍地是机会的八十年代,姜沫也有底气把日子过好。
再说男主也不是小气的,离婚还要给原主百分之二十财产呢?
何桂兰拿钱出来的时候,就已经下定决心。
城里不比农村,没钱寸步难行,她没本事,只能尽自己最大努力,让闺女过得好一些儿。
当然不会接这钱,“你这孩子,穷家富路,妈也知道沉舟是个好孩子,总之,手里有钱心不慌,这钱不多,必要的时候也能救救急,就这样,不许再推辞了。”
眼看母亲恼了,姜沫也就把钱收好,对何桂兰郑重承诺,“妈,这钱算我借的,等我哪天发了财,一定千万倍奉还。”
原主两百多斤,一哭,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何桂兰被女儿认真的语气逗笑,笑中带泪,莫名心酸。
这傻孩子,当妈的不指望儿女多出人头地,挣多少钱,只要孩子过得好,她就满足了。
霍沉舟去村委会,村长刘爱国很痛快就给开了几人的介绍信。
当得知霍沉舟会带着姜沫一起回城时,刘爱国还挺惊讶。
“挺好,路上注意安全。”
霍沉舟笑着道谢,“谢谢刘叔。”
小伙子踏实肯干,干活从不偷奸耍滑,刘爱国也很欣赏霍沉舟。
当初姜大海用鸡要挟霍沉舟娶他家胖闺女,刘爱国还唏嘘,小伙子可惜了。
现在政策有变,霍家也算熬出头了,刘爱国还以为霍沉舟会把姜沫撇下,自己回城呢?
没想到还要把那胖妞带回去。
霍沉舟走到外面,还听到些刘爱国和旁边人的说话声,“没想到老姜真是走了狗屎运,找了这么好的女婿。”
“谁说不是呢?还以为霍沉舟不要那肥婆了。”
村里人都觉得霍沉舟会抛弃姜沫。
“可不是,自从出了知青返城政策,多少成了家,生娃的知青,照样抛下乡下的老婆男人,娃娃,独自返城的,霍沉舟真是好样的。”
霍沉舟走远,后面内容听的不太真切,他是做不出那种事。
把老婆孩子留在农村,自己回城享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