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已经有人开始炒地皮了,就在港口和重点城市,这些城市总是发展最快的。
他们这座城,不靠近发展比较好的城市,在内陆,所以还没有发展过来。
但,这是迟早的事情。
到时候全国的地皮都会身价翻倍。
手里有闲钱,先拿一块地,的确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季阳有人脉,消息也比较广。
再加上从小在季家长大的,眼界自然不一般。
他能有这些想法,不足为奇。
但是杨晓斐年纪尚小,按照她的生活阅历,还有出身的环境,不应该能目光如此长远。
有时候出身和阅历,就已经注定了此人的命运。
杨晓斐能如此,足以让人惊叹了。
季阳试探性的问道:“晓斐,那你说哪些地方会投资比较好?”
这个,她还知道一些。
毕竟她看过原文,原文提过几嘴房地产的事情。
因为应家的那些亲朋好友,也是瞅准了这个机会,搞房地产投资,后来挣了不少钱。
应明兰夫妻俩就是受益者。
杨晓斐本来就是想了一下,听见季阳都提了,她就脱口而出:“纱帽路和纱叉路,将来那边会搞一个大型的商场,成为市中心,以后都房价会越来越高。”
“还有杭市的几个县,海城的黄陂井岸,以后都会特别之前的。那些地方的身价不只是翻倍涨,买了之后会大赚一笔的。”
就是要沉得住气,等一等,等到房价推到最高的时候,再把房子卖出去。
“不过,这些都是手里有钱的人才考虑的事情,手里没钱,或者是钱买了房生活就够呛,那都是瞎说。”
只要是投资,那就不是小数目。
杨晓斐拿不出这些钱,也只能干看着着急了,过好眼下的日子,才是他最要紧的事情。
赵国安停了,对此也有了些兴趣,
“可这是房地产,房地产就要投入很多的钱。这些钱,总不能是靠着一个人背负着吧。哪怕是大贪官,都办不成这么大的事儿。现在都是搞小区了,小区里头那有多少房子,不是一般人能背得动的资金。”
“银行啊,找银行贷款,或者是想办法融资,反正办法有很多的。”
季阳听着杨晓斐说的这么连绵不绝,对她的欣赏也是愈发的浓厚。
其实这些他都清楚,也很明白,但是从她的嘴里说出这些话,还有一些她无法涉及到的东西。
他都忍不住好奇,她是怎么知道以后这些区域能发展得好的。
而且她说的地方,很多都没什么人气,甚至都能算是荒无人烟。
这些话要是别人听见了,肯定觉得杨晓斐是喝多了,失心疯。
但是季阳相信。
而且就算是胡说八道,那她怎么可能说的如此明确。
季阳忍不住好奇起来,“小朋友,你藏了多少事情,没有跟我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