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的朱雀大街上,尘土飞扬。林薇被一阵剧烈的颠簸惊醒,她猛地睁开眼,映入眼帘的却不是熟悉的医学院解剖室,而是一方狭窄昏暗的空间。
姑娘醒醒!到平康坊了!
车夫粗犷的嗓音穿透木板传来,震得她耳膜嗡嗡作响。
林薇挣扎着坐起身,低头看向自己身上的粗布襦裙,指尖触到粗糙的布料时,心脏骤然缩紧。三天前她还在实验室里熬夜做病理切片,因为太过疲惫趴在桌上睡着了,再次睁眼就成了这具十五岁的身体
——
长安城里一个名叫阿薇的孤女。
车帘被猛地掀开,刺目的阳光争先恐后地涌进来。林薇下意识地抬手遮挡,视线穿过晃眼的光晕,望见了终生难忘的景象:青灰色的城墙在烈日下泛着冷光,朱雀大街上车马辚辚,穿着圆领袍的书生、戴帷帽的仕女、挎着货篮的小贩摩肩接踵,远处的大雁塔在薄雾中若隐若现。
还愣着做什么
车夫不耐烦地催促,你那远房表哥就住这坊里,再磨蹭可要关门了。
林薇攥紧了袖中的几枚铜钱,那是原主仅有的积蓄。她深吸一口气,扶着车壁跳了下去。双脚落地的瞬间,脚踝传来一阵钻心的疼
——
原主就是因为赶路时崴了脚,高烧不退才一命呜呼,让她占了这具身体。
平康坊的曲巷纵横交错,空气中弥漫着脂粉香与酒气。林薇按照车夫指的方向拐进一条窄巷,却在巷口被两个醉醺醺的纨绔拦住了去路。
哟,这小娘子生得俏啊。
其中一个穿着锦袍的青年伸手就要掀她的帷帽,让爷瞧瞧脸蛋儿。
林薇后退半步,脑中飞速运转。在医学院练过的防身术此刻派上了用场,她侧身避开对方的手,手肘顺势撞向那人的肋下。只听一声痛呼,锦袍青年踉跄着后退了几步。
你这小丫头片子还敢动手
另一个纨绔怒目圆睁,撸起袖子就要上前。
就在这时,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在平康坊滋事
清冷的男声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如同冰珠落玉盘。
林薇抬头望去,只见巷口停着一辆乌木马车,车旁立着一位身着绯色官袍的男子。他约莫二十三四岁年纪,面如冠玉,剑眉星目,腰间悬挂着金鱼袋,正用那双深邃的眼眸冷冷地盯着两个纨绔。
裴、裴少卿!
锦袍青年顿时酒醒了大半,结结巴巴地行礼,小的们只是与这位姑娘玩笑,不敢滋事。
被称作裴少卿的男子没有理会他们,目光落在林薇身上。姑娘无恙
多谢公子解围,小女子无碍。
林薇垂下眼帘,掩去眸中的惊讶。少卿是大理寺的官职,看他的服色与金鱼袋,至少是从五品上。在这等级森严的唐朝,能让纨绔如此忌惮的,定然不是寻常人物。
裴少卿微微颔首,对身后的随从道:送这两位‘公子’去京兆府醒醒酒。
两个纨绔顿时面如土色,却不敢有丝毫反抗,被随从架着拖走了。
巷子里恢复了安静,只剩下林薇和裴少卿两人。风吹起林薇的帷帽轻纱,露出她清丽的眉眼。裴少卿的目光在她微肿的脚踝上停留片刻,姑娘的脚伤……
旧伤了,不碍事。
林薇连忙遮掩,她不想与这位身份显赫的少卿有过多牵扯。
前面有家药铺,
裴少卿指着巷口,我让随从送你过去处理一下。
不必麻烦公子了。
林薇婉言谢绝,小女子还要去寻亲戚。
裴少卿也不勉强,从袖中取出一枚令牌递给她:若再遇麻烦,可持此牌去大理寺找我。
说罢,他转身登上马车,马蹄声渐渐远去。
林薇握着手中冰凉的令牌,上面刻着一个

字。她望着马车消失的方向,心中五味杂陈。在这个陌生的时代,这枚令牌或许就是她的护身符。
按照记忆中的地址,林薇找到了原主表哥的住处。那是一间破败的小院,院门虚掩着。她轻轻推开院门,只见院中杂草丛生,显然已经许久无人居住。
有人吗
林薇试探着喊了一声,无人应答。
她走进屋内,灰尘呛得她直咳嗽。桌上放着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的字迹潦草不堪:阿薇,吾已随商队西行,勿念。
林薇的心沉到了谷底。原主唯一的亲人也离开了,她在这长安城里,真正成了孤家寡人。
夜幕降临,平康坊的红灯笼次第亮起,映照着家家户户的欢声笑语。林薇坐在冰冷的石阶上,望着天上的明月,泪水不知不觉滑落。她想家,想念解剖室的福尔马林味,想念室友们叽叽喳喳的讨论声。
就在这时,腹部传来一阵绞痛。林薇蜷缩起身子,额头渗出细密的冷汗。她知道,这是原主的旧疾
——
慢性腹痛。以前发作时,原主只会用艾草热敷,根本无济于事。
林薇强撑着站起身,扶着墙走到药铺。药铺老板是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听完她的症状,摇了摇头:姑娘这是气滞血瘀之症,需慢慢调理。
说着,他抓了几味草药递给她。
林薇看着那些草药,眉头微微皱起。这些药只能缓解症状,无法根治。她在医学院学过中西医结合,知道这种慢性腹痛可能是慢性胃炎或胃溃疡引起的。
老先生,
林薇犹豫了一下,不知您这里有三棱、莪术吗
老药铺老板愣了一下:那是破血逐瘀的猛药,姑娘要这个做什么
小女子略通医理,想用这两味药配伍。
林薇解释道。
老药铺老板半信半疑地取来药材,林薇又选了几味辅助药材,仔细嘱咐了煎制方法。
回到破败的小院,林薇生起火炉,开始煎药。药香袅袅升起,驱散了些许寒意。她捧着温热的药碗,小口小口地喝着,心中燃起一丝希望。或许,凭借她的医术,能在这长安城里活下去。
第二天一早,林薇被一阵敲门声惊醒。她打开门,只见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中年妇人焦急地站在门口。姑娘,求求你救救我家孩子!
林薇跟着妇人来到隔壁的小院,只见一个约莫五岁的小男孩躺在炕上,脸色潮红,呼吸急促。她伸手摸了摸男孩的额头,滚烫的温度让她心头一紧。
孩子昨天还好好的,今天一早突然就烧起来了,还说胡话。
妇人泣不成声。
林薇仔细检查了男孩的症状,发现他咽喉红肿,扁桃体发炎。这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高烧。她想起昨天在药铺买的药材,其中有几味正好能清热利咽。
大嫂别急,孩子只是受了风寒,我给开个方子试试。
林薇安慰道。她写下药方,又嘱咐妇人用温水给孩子擦拭身体降温。
妇人半信半疑地去抓药,林薇则守在男孩身边,时刻关注着他的体温变化。傍晚时分,男孩的烧终于退了,开始嚷嚷着要吃饭。
妇人感激涕零,非要给林薇塞钱。林薇婉拒了:邻里之间互相帮忙是应该的,大嫂要是真想谢我,就帮我打听一下,附近有没有空着的房子要出租。
没过几天,妇人就给林薇带来了好消息。离这不远的巷子里有一间空置的小院,房东只要少量的租金就愿意租给她。林薇立刻搬了过去,简单收拾了一下,就开始筹备开个小医馆。
她用仅有的积蓄买了药柜和药材,又请人写了块
林氏医馆
的牌匾挂在门口。开张那天,没有鞭炮锣鼓,只有几个相熟的邻里前来道贺。
起初,很少有人来医馆看病。毕竟在这个时代,女子行医是件稀罕事,人们更愿意相信经验丰富的老郎中。林薇并不气馁,每天坐在医馆里看书学习,熟悉唐朝的药材和医术。
直到半个月后,一个难产的孕妇被家人抬到了医馆门口。产妇已经疼了两天两夜,孩子却迟迟不肯出来,请来的稳婆束手无策,只能让家人准备后事。
求求你,救救我的儿媳妇!
产妇的婆婆跪在地上,老泪纵横。
林薇看着产妇痛苦的样子,心中做出了决定。她让所有人都出去,只留下产妇的丈夫帮忙。她戴上自己缝制的简易口罩和手套,开始为产妇检查。
经过检查,林薇发现胎儿胎位不正,这是导致难产的主要原因。她深吸一口气,按照在医学院学过的方法,小心翼翼地为产妇矫正胎位。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产妇的惨叫声渐渐微弱。林薇额头布满了汗水,双手因为用力而微微颤抖。终于,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孩子顺利降生了。
当林薇抱着襁褓中的婴儿走出来时,等候在外的家人喜极而泣。产妇的丈夫更是对着林薇连连磕头:多谢林大夫救命之恩!
这件事很快在平康坊传开了,人们对林薇刮目相看,纷纷前来医馆看病。林薇的医术渐渐有了名气,医馆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这天,林薇正在给一个老人诊脉,医馆的门被推开了。她抬头望去,不由得愣住了
——
来人竟是那天在巷子里救过她的裴少卿。
裴少卿穿着常服,依旧是那般丰神俊朗。他看到林薇,眼中也闪过一丝惊讶。林大夫
裴少卿
林薇连忙起身行礼,不知少卿今日前来,有何吩咐
家母近来偶感风寒,咳嗽不止,请了几位大夫都不见好。
裴少卿道,听闻林大夫医术高明,特来请你出诊。
林薇不敢怠慢,收拾好药箱跟着裴少卿上了马车。马车行驶在长安的街道上,林薇掀开窗帘,看着外面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感慨万千。她从未想过,自己竟会以这样的方式,再次见到这位裴少卿。
马车在一座气派的府邸前停下,朱漆大门上悬挂着
裴府
的匾额。林薇跟着裴少卿走进府中,只见庭院深深,草木葱茏,处处透着书香门第的雅致。
来到内院,林薇见到了裴少卿的母亲。老夫人约莫五十岁年纪,面容和蔼,只是脸色有些苍白,不时咳嗽几声。
林薇为老夫人诊脉后,又仔细询问了症状。老夫人这是风寒入肺,引发了慢性支气管炎。
她沉吟道,需要内外兼治,我开个方子,再配合针灸,应该能缓解症状。
裴少卿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请过的大夫都只说是风寒未愈,从未听过
慢性支气管炎
这个说法。
林薇取出银针,消毒后精准地刺入老夫人的穴位。老夫人起初还有些紧张,后来渐渐放松下来,咳嗽也减轻了许多。
多谢林大夫。
老夫人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比那些太医扎得舒服多了。
林薇笑了笑:老夫人过奖了。
她写下药方,嘱咐了注意事项,我明日再来为老夫人针灸,连续治疗几日,应该就能痊愈了。
接下来的几天,林薇每天都来裴府为老夫人针灸。裴少卿只要有空,都会陪在一旁。两人渐渐熟悉起来,偶尔也会聊些家常。
林薇得知裴少卿名叫裴景曜,是大理寺少卿,掌管刑狱之事。他为人正直,断案如神,在长安城里颇有声望。
而裴景曜也知道了林薇的身世,对她孤身一人在长安行医的经历颇为敬佩。他发现林薇不仅医术高明,而且见识不凡,常常能说出一些独到的见解。
这天,林薇为老夫人针灸完毕,正准备离开,却被裴景曜叫住了。林大夫,明日是上元节,长安城有灯会,不知你是否有空
林薇愣了一下,上元节是唐朝最重要的节日之一,长安城里会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她来到唐朝后,还从未参加过这样的节日。
我……
林薇有些犹豫,她与裴景曜身份悬殊,一起逛灯会似乎不太合适。
data-fanqie-type=pay_tag>
家母也想让你一同前往,说多个人热闹。
裴景曜补充道,眼中带着一丝期待。
林薇看着他真诚的目光,不忍拒绝,点了点头:多谢少卿和老夫人的好意,小女子恭敬不如从命。
上元节当晚,长安城灯火辉煌,如同白昼。朱雀大街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灯,有走马灯、宫灯、纱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游人如织,摩肩接踵,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林薇跟着裴景曜和老夫人穿梭在人群中,看着眼前的繁华景象,心中充满了新奇与喜悦。她不时被那些精巧的花灯吸引,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裴景曜看着她笑靥如花的样子,心中也泛起一丝异样的情愫。他从未见过如此明媚动人的女子,她的笑容如同这上元节的灯火,照亮了他的心房。
走到一处猜灯谜的摊位前,老夫人笑着说:你们年轻人玩,我去那边歇歇脚。
说罢,便带着丫鬟离开了。
摊位上挂着许多灯谜,林薇饶有兴致地猜了起来。小时穿黑衣,大时穿绿袍,水里过日子,岸上来睡觉。打一动物。
她略一思索,是青蛙!
摊主笑着递过来一盏兔子灯:姑娘猜对了,这盏灯送给你。
林薇接过兔子灯,正想道谢,却见裴景曜也猜对了一个灯谜,得到了一盏莲花灯。他将莲花灯递给林薇:这个送给你。
林薇接过莲花灯,两盏灯的光芒映在她的脸上,显得格外娇羞动人。多谢少卿。
两人并肩走着,沉默不语,却有一种微妙的气氛在空气中弥漫。走到一座桥上,桥下的河水倒映着岸边的灯火,波光粼粼,美不胜收。
林大夫,
裴景曜突然开口,你可知我为何请你前来
林薇的心猛地一跳,抬头看向他。月光下,他的眼眸深邃如海,带着一种她从未见过的温柔。
我……
林薇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自从在平康坊见到你,我便对你念念不忘。
裴景曜的声音低沉而真挚,我知道我们身份悬殊,但我不在乎。林薇,我心悦你,你可愿……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少卿!不好了!
一个随从气喘吁吁地跑来,大理寺出了急事,需要您立刻回去处理!
裴景曜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失望。我先走了。
他深深地看了林薇一眼,转身匆匆离去。
林薇站在桥上,手中握着两盏灯,心中乱成一团麻。她看着裴景曜消失的背影,不知道该欢喜还是该忧愁。在这个时代,他们的身份差距如同天堑,这段感情真的能有结果吗
接下来的几天,裴景曜一直忙于大理寺的事务,没有再联系林薇。林薇的心中空落落的,却又不敢主动去找他。她依旧每天在医馆里看病,只是心思常常会飘到那个上元节的夜晚。
这天傍晚,林薇正要关门,却看到裴景曜站在医馆门口。他看起来有些疲惫,眼中布满了血丝,但看到林薇时,眼中立刻亮起了光芒。
林薇。
他走进医馆,随手关上了门。
裴少卿。
林薇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那天的话,我还没说完。
裴景曜走到她面前,认真地看着她的眼睛,林薇,我心悦你,无关身份,无关地位。我知道你是个与众不同的女子,你的聪慧、你的善良、你的坚韧,都深深吸引着我。我想娶你为妻,护你一生一世,你可愿意
林薇看着他真挚的目光,心中的犹豫渐渐消散。她想起了自己在这个时代的孤独与无助,想起了裴景曜一次次的帮助与关怀,想起了上元节那晚的美好时光。
她点了点头,泪水不知不觉滑落:我愿意。
裴景曜的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他一把将林薇拥入怀中,紧紧地抱着她,仿佛要将她揉进自己的骨血里。太好了,林薇,太好了。
窗外,月光皎洁,洒满了整个长安城。林薇靠在裴景曜的怀里,感受着他温暖的怀抱和有力的心跳,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安宁。她知道,从今以后,她在这个陌生的时代,不再是孤身一人了。
裴景曜将林薇拥在怀中,仿佛拥有了全世界。他轻声在她耳边说道:林薇,明日我便禀明母亲,择一个良辰吉日,风风光光地将你娶进门。
林薇的脸颊在他的胸膛上蹭了蹭,心中充满了甜蜜与期待。她轻轻嗯了一声,感受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
第二日,裴景曜果然将自己的心意告诉了母亲。裴老夫人先是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景曜,你能找到自己心仪的女子,娘很高兴。只是林姑娘身份……
裴景曜知道母亲的顾虑,连忙说道:娘,林薇虽然出身平凡,但她医术高明,心地善良,儿臣相信她一定会是个好媳妇。而且儿臣喜欢的是她这个人,与她的身份无关。
裴老夫人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既然你心意已决,娘也不再反对。只是此事还需与你父亲商量一下。
裴景曜的父亲裴大人是朝中重臣,向来注重门第观念。裴景曜知道说服父亲并非易事,但他有信心。
果然,当裴景曜将此事告诉父亲时,裴大人当即表示反对。景曜,你乃是大理寺少卿,身份尊贵,岂能娶一个来历不明的孤女为妻此事休要再提!
裴景曜据理力争:父亲,林薇并非来历不明,她是凭借自己的医术在长安立足的。而且她的医术十分高明,就连母亲的病都是她治好的。儿臣与她情投意合,还望父亲成全。
父子俩争执了许久,裴大人始终不肯松口。裴景曜无奈,只能暂时将此事搁置,但他并未放弃。
林薇得知此事后,心中虽然有些失落,但她理解裴景曜的难处。她对裴景曜说:景曜,你不必为难,我相信只要我们真心相爱,总有一天会得到你父亲的认可。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薇更加用心地经营着自己的医馆,她的医术也越来越精湛,甚至有不少达官贵人都慕名前来求医。
一次,一位皇子突发急病,宫中的太医都束手无策。有人举荐了林薇,裴景曜趁机向皇帝举荐了她。
皇帝半信半疑地召林薇入宫。林薇仔细为皇子诊脉后,断定皇子患的是急性阑尾炎。在那个时代,这种病几乎是不治之症。
林薇向皇帝请命,希望能为皇子进行手术。皇帝犹豫再三,最终同意了。林薇凭借自己精湛的医术和冷静的头脑,成功为皇子做了手术。
皇子术后恢复得很快,皇帝龙颜大悦,当即下旨封林薇为
女医官,赏赐了许多金银珠宝。
裴大人得知此事后,对林薇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观。他没想到这个看似平凡的女子,竟然有如此高超的医术,还能得到皇帝的赏识。
裴景曜再次向父亲提起婚事,裴大人沉默了许久,终于点了点头:罢了,既然她有如此才能,又能得到皇上的赏识,想必也不是寻常女子。此事我同意了。
裴景曜喜出望外,连忙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林薇。林薇听到后,激动得热泪盈眶。
不久后,裴景曜与林薇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婚礼当天,长安城内张灯结彩,锣鼓喧天。林薇穿着凤冠霞帔,坐在花轿中,心中充满了幸福。
婚后,林薇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医馆。她依旧每天为病人诊病,用自己的医术帮助更多的人。裴景曜也十分支持她,只要有空,就会陪她一起去医馆。
两人相濡以沫,感情十分深厚。林薇用自己的现代医学知识,结合唐朝的中医理论,创造出了许多独特的治疗方法,治愈了无数疑难杂症。她的名声越来越大,成为了长安城内家喻户晓的神医。
后来,林薇还在裴景曜的支持下,开办了一所医学院,招收了许多有志于学医的年轻人,将自己的医术传承下去。
多年后,林薇和裴景曜已经白发苍苍,但他们的感情依旧如初。他们常常一起坐在庭院中,回忆着当年在长安城里的点点滴滴。
林薇看着身边的裴景曜,心中充满了感激。她庆幸自己当年穿越到了唐朝,遇到了这个爱她、护她一生的男人。在这个陌生的时代,她不仅找到了自己的事业,还收获了一份真挚的爱情,她的人生也因此变得圆满而幸福。
长安城的月光依旧皎洁,仿佛在见证着这段跨越时空的爱恋,也见证着林薇在这个时代所创造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