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辽西府,暑气渐浓。
府衙后堂,檀香袅袅。
知府黄泰和端坐在太师椅上,慢条斯理地品着新到的龙井。
两名武举副主考官周大人和李大人垂手而立,额头上都沁出了汗珠。
“大人,此事当真?”周大人声音发颤,手中的茶盏险些打翻。
他年约五旬,鬓角已经斑白,此刻脸上的皱纹更深了几分。
李大人也是一脸凝重,山羊胡子不住抖动:“那吴承安孤身闯入王家宅院,居然杀了王总兵身边二十多名护卫,还......还杀了王总兵本人?”
他咽了口唾沫:“这......这未免太过惊世骇俗了。”
那吴承安不过才十五岁而已,一个人居然能杀掉近三十人!
实在太令人震撼!
黄泰和放下茶盏,瓷器与红木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
“怎么,二位大人觉得本官会在此事上诓骗你们不成?”
他声音不疾不徐,却让堂内温度似乎都降了几分。
周大人连忙拱手:“下官不敢!只是此事太过骇人听闻。”
“骇人听闻?”
黄泰和轻笑一声:“王振这些年做的那些事,哪一件不是骇人听闻?只不过......”
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如今他死了,还是死在武举考生手里,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窗外一阵风吹过,卷起几片落叶拍打在窗棂上。
周大人和李大人对视一眼,一时间摸不透黄泰和内心想法。
不过,放榜在即,身为主考官的王振被杀,那榜单之事肯定要和黄泰和商议。
毕竟吴承安的成绩摆在那里,如果不给吴承安案首,那就是他们失职。
可若是给了,一旦王振的事情闹大,他们也会受到牵连。
李大人擦了擦额头的汗:“大人明鉴,只是明日就是放榜之日,不知大人对此有何见解?”
“所以本官才请二位前来商议。”
黄泰和站起身,负手走到窗前:“按成绩,案首自然是吴承安的,但如今他杀了主考官,这案子一旦上达天听,两位大人势必会被卷入其中。”
周李二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惧。
大乾律法森严,考官被杀乃是重罪,即便王振有千般不是,朝廷也必定追究。
而他们作为副主考官,难逃干系。
“那......依大人之见,该如何处理此事?”周大人试探着问道。
黄泰和转过身,阳光从他背后照进来,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本官只是觉得,目前还不宜将吴承安定为案首。”
他走回案前,手指轻轻敲击桌面:“这样吧,放榜推迟三日,待韩总兵回府,本官与他商议后再定。”
两位大人顿时恍然大悟。
韩成练是吴承安的师父,又是朝廷重臣,若有他出面周旋,此事或许还有转圜余地。
“下官明白,这就去安排告示。”二人齐声应道,匆匆退下。
待二人离去后,黄泰和脸上浮现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取出一封密信,在烛火上点燃,看着纸张渐渐化为灰烬。
“韩成练啊韩成练,”他低声自语:“这次看你如何抉择。”
府衙告示一出,整个府城却出奇地平静。
大乾王朝重文轻武,寻常百姓对武举之事并不关心。
只有几家酒馆里,三三两两的武人对此议论纷纷。
“听说了吗?武举放榜推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