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歼10! > 第225章  企业号航母来袭

“旅长,要暂停训练吗?”
张二标请示道。
李干摇头,“不用,按计划进行训练,让护航舰艇前出,补给舰靠拢。”
“是。”
命令立即被传达了下去。
李干既是飞行训练指挥员,也是编队指挥员,他的角色相当于航母编队指挥员,在航母舰长许国昌之上。
因此,他的代号简单粗暴——首长。
远东战争之前,东大海军舰艇编队出海时,美日舰艇是不会往跟前凑的,以免刺激到东大人的神经。
而在此之后,东大收回了远东地区,留下的那几个州挨着北极圈,那都不是人住的地方,实际上意味着苏联放弃了远东地区。
这么一看,在亚洲东部,东大的版图已经对朝鲜半岛、小日本四岛形成了三面合围之势。
美国佬不傻,他们很清楚,失去了哈巴罗夫州,勘察加半岛对苏联人来说,已然是鸡肋中的鸡肋。
此前苏联人就几乎对勘察加半岛无多大掌控能力,最关键的是,那么大一个半岛,整整37万平方公里,只有30来万人口。
这是什么概念?
小日本领土面积378万平方公里,人口12亿……
如果勘察加半岛落入东大手里——这并非不可能,莫斯科极可能会拿这个对他们来说已经失去了经济、军事、政治意义的搬到,来和东大换取根实实在在的利益。
东大可不是苏联,那可是人口10亿的大国!
按照东大一贯的做法,在得到这个半岛后,要不了二十年时间,那里就会变成人口几百万上千万的战略要地。
只要有人口,其他的都不是问题。
美国佬的情报搜集分析能力非常强大,他们非常善于从各种领域的零星情报里分析出重要信息,统合分析后得出的往往是非常精确的情报。
东大收回远东三大州后,贝希小组里的威尔逊,这位中央情报局的地区头子,就秘密担负着关注辽东省情况情报的任务。
威尔逊最有用的一个发现是,他向华盛顿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提到,通过各方面的情报综合分析,有理由相信东大组建了辽东建设兵团,源源不断地秘密开进了远东地区。
卫国戍边、为国开垦、屯耕边疆,即军又民的建设兵团的威力,已经在两个西北地区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东大什么都缺,唯独不缺人,不缺奋力拼搏的精神。
华盛顿对东大的忌惮,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来到了近几年的最高点。
勘察加半岛和阿拉斯加之间只隔了一个白令海,最短距离不过1200公里左右。
得到勘察加半岛,东大空军就能够飞到阿拉斯加,那属于美国本土。
如果东大海军拥有了航母战斗群,孤立大洋之外的北美,将不会再是世外桃源。
如此背景之下,美国海军高度关注东大海军航母的现状。
企业号航母带了几条护航舰艇,招呼了走狗两条出血级驱逐舰过来,目的不言而喻。
飞行训练这玩意儿瞒不住,而且,从李干决定出远海训练那一刻起,他就不怕被人看。
在南海北部也可以搞飞行训练,距离陆地一两百公里,要是出点什么问题,飞机随时可以备降陆基机场,这么做更加稳妥。
可李干不想缩着。
现在这种诡异的安静时期极其脆弱,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又是一场大战。
缩着有用吗?
一点用都没有。
走出去,开出去,抓紧每一天的时间提升部队的远海作战能力才是王道。
选择在巴林塘海峡以东海域搞训练的目的是,试探一下美国海军的态度。
试探是双方的。
大家心照不宣,却又会小心避开底线。
企业号亲自前来,说明美国佬比想象中更加紧张。
美国海军的企业号航母极为特殊,它是美国海军第一艘核动力航母,也是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航母。
这条航母满载排水量达到惊人的104万吨,是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军舰。
熟悉美国太平洋第七舰队的人都知道,这个作战编制舰队的主力舰艇,就是企业号航母和小鹰号航母。
而且,这两条航母都是在1961年服役的。
美国当时的造船能力可见一斑。
当然,小鹰号航母是常规动力,美国海军最后一型采用常规动力的航母。
企业号之所以特殊,是因为这条舰的试验意味非常浓厚,这型舰也只建造了一艘,即企业号,往下就是大名鼎鼎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了。
为了尝试,美国佬在企业号上面堆了8座压水反应堆!
这太他妈恐怖了!
以至于企业号能飙出35节的高航速!
要知道,1965年服役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首舰尼米兹号,只用了2座压水反应堆,当然,是性能更先进的型号。
尼米兹号舰长332米,而企业号是342米,比尼米兹长了足足10米!
因此,有分析人士认为,企业号的最大排水量既不是94万吨,也不是104万吨,而是极可能超过了11万吨。
李干认为,11万吨这个数据是最接近的。
企业号那8座压水反应堆占据了大量空间,这应该是舰体尺寸更大的原因,而企业号的编制和尼米兹号几乎一样,基本上可以推断前者的排水量是要大于后者的。
尼米兹号的满载排水量已经达到104万吨了。
企业号的标准搭载量是74架飞机,其中20架f-14、36架f/a-18、4架ea-18g电子战飞机、4架e-2c预警机、8架s-3a/b反潜机、4架sh-60反潜直升机、2架hh-60通用直升机、2架c-2a运输机。
在这个基础上,还能有至少10架的冗余量。
尼米兹级航母的配置,基本沿用了企业号上面的。
如果10号舰搭载的是歼-10d战机,李干是不会太担心的,哪怕他手里只有36架,面对数量两倍于己方的企业号航母,依然是有优势的。
要知道,美国海军引以为傲的重型制空舰载战斗机f-14,多次被歼-10ae、歼-10ce击落,从来没有坚挺过。
但是,现在李干手里的是没有经过实战的歼-15a战机。
最关键的是,李干手下是一帮刚刚摸到了尾勾俱乐部门槛的新同志,技术熟练程度这块远远不如美国海军那帮老鸟。
165号驱逐舰去招呼那两条小日本的出血级驱逐舰了,李干随即下令另一条护航驱逐舰166号驱逐舰向东前出,迎向了全速驶来的企业号航母。
飞行简报室,李干大步走进来,飞行员们起立站好。
李干走到战术黑板前,朝众人敬礼,点了点头,“请坐。”
他转身在战术黑板上把目标的位置标注了出来,道,“雷达发现,企业号航母出现在我编队以东260公里处,航速30节,预计遭遇时间大约4个小时后。”
“同志们,企业号航母的目的不言而喻,但不能让它影响我们的飞行训练计划。”
“背面的两条出血级驱逐舰不足为虑,如果打起来,165舰能解决掉它们,关键在企业号。”
“当前国际形势非常微妙,我们和美国之间的关系也很脆弱。我还是那句话,坚决不开第一枪,但是,我们要做好应对冲突的准备。”
李干扫视一圈,“你们都是百里挑一从全军航空兵部队里挑选出来的空中精锐,你们每个人都参加过战争,我相信你们的能力。”
“我决定,接下来的飞行训练全部携带实弹,做好随时应战的准备!”
让刚刚取得了昼间着舰资质的飞行员携实弹起降,风险是极高的。
但必须这么做。
没有实弹的战机,哪怕再先进,那也是没有牙齿的老虎。
歼-10系列战机一半的作战能力是pl-15赋予的,歼-15a战机同样也不例外。
命令传到了机务部门,穿着红色马甲的飞行勤务人员开始从弹药库往飞行甲板运送导弹和机炮,这些红马甲上面清清楚楚地印着“弹药”两个字。
深红色告诉大家,他们从事的是危险程度最高的工作。
红马甲们利用装弹机给歼-15a的机炮弹仓装20毫米炮弹,这门机炮和f-14用的是一模一样的,都是6管20毫米机炮。
他们还给准备起飞执行飞行训练任务的歼-15a挂载空空导弹,全部都是2枚pl-15和1枚pl-10这样的配置,这两种都是最新型号的主力空空导弹。
许国昌按照既定计划下令,“转向迎风,全速航行,准备弹射飞机!”
飞行部门得到指令,立即进行起飞准备。
李干必须要亲自出马了。
他提了飞行头盔来到飞行甲板,身后跟着张二标等人,全都是教员。
飞行甲板的停机位上停放着12架歼-15a,折叠机翼是全部展开状态。
要不是出于慎重考虑,李干绝对会在飞行甲板上放18架飞机,如此一来能够大大提升出动速度。
毕竟是新手,飞行甲板的调运、转运还不是非常熟练,一个不慎碰了蹭了,搞不好就得返航了。
李干登上了斜角靠近左舷的1号弹射器后方的01号歼-15a战机的座舱。
严格按照程序进行了起飞前检查后,引导员打着手势,示意李干进入弹射位置。
李干轻推油门杆,01号歼-15a丝滑进入弹射位置,随即,扰流板升起,斜斜地对准了飞机的屁股。
蒸汽弹射器的挂钩复位,这个岗位的人员把飞机前起落架上的钩子挂在了弹射器的挂钩上,确认对接完成。
李干大脚轰油门,两台涡扇-10b发动机的尾喷口张开到最大,炽热尾焰喷出。
他检查发动机转速,甲板上的地勤人员观察飞机的状态。
随即,李干扭头向放飞员竖起大拇指,这是表示可以弹射。
放飞员蹲下,拿手顺着机头方向一指,弹射器操作员按下弹射键,蒸汽弹射器工作,拽着飞机猛然向前冲,就像是抓着纸飞机往前面扔的手一样。
01号歼-15a的速度在短短的2秒钟之内,被加速至超过300公里每小时,轻轻松松离舰起飞。
随即,弹射器的钩子慢慢复位,等待蒸汽充足后,重复刚才的起飞步骤,弹射下一架飞机。
两台蒸汽弹射器连续作业放飞歼-15a舰载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