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之中,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一场盛事拉开帷幕。
西北战事大捷,皇帝特意设宴,大宴群臣。
宏伟的宫殿金碧辉煌,琉璃瓦在阳光下闪耀着璀璨光芒。朱红色的廊柱庄严肃穆,雕刻着精美的龙凤图案,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尊贵。大殿之内,华美的帷幔轻轻飘动,香炉中袅袅升起的青烟,带着淡雅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
群臣身着朝服,依次入殿,神色恭敬而又期待。他们按照品级依次而坐,座席排列整齐,井然有序。正元帝高坐于上首的龙椅之上,身着明黄色的龙袍,头戴冕旒,气宇轩昂,不怒自威。
皇后身着一袭华丽的凤袍,以正红色为主色调,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凤袍的材质选用上乘的丝绸,丝滑的质感在灯光下闪烁着微微的光泽,袍身上用金色丝线绣制着栩栩如生的凤凰图案,凤凰展翅欲飞,羽毛根根分明,尽显奢华与精致,她端坐正元帝的左侧,二人之间的氛围亲密又疏离,两人默契地扮演着一对相配的国君和国母。
与皇上和皇后相比,谢安南今日穿着较为随意,身着一袭玄色锦袍,那锦缎质地细腻,在灯光下微微泛着神秘而高贵的光泽。
座下第一排便是柳妃和谢方宁,二人穿着较为素雅、低调。
谢方宁心知柳妃向来无意与皇后娘娘争抢,遇到皇后娘娘也是屡屡退让。谢方宁不知其中缘由,虽然心中不忿,但也尊重母亲的让法,从小到大也是极为尊重皇后娘娘和太子哥哥,直到那件事之后
谢安南看着谢方宁神游天外,想到幼儿读书时,谢方宁也是在太傅面前如此走神,气的太傅向皇上告状。
当乐师奏响悠扬的乐曲,舞姬们翩翩起舞,那轻盈的舞姿如通花间飞舞的蝴蝶,优美动人。群臣们陶醉在这美妙的表演之中,时而低声赞叹,时而微微点头。
一曲结束,皇帝微微抬手,然后以雄浑的声音说道:“今日诗会,望众卿一展才华,共襄盛举。”
一时间,宫殿内诗词之声此起彼伏。有大臣吟道:“皇恩浩荡泽四海,国泰民安颂千秋。”
,其余大臣也不甘示弱,纷纷吟诵自已早已准备好的诗句。
谢方宁面对各大臣争先恐,想方设法给父皇献殷勤的场面显然是自以为常,不过三刻便觉得倦怠,坐在一旁哈欠连天。
“宁儿,要是身子乏了就给父皇先请个安回去,你大病初愈,不要勉强。”柳妃贴心的询问。
“母妃,我无事的,只是这吟诗作赋的场合我实在参与不来。”
柳妃轻轻暖着谢方宁的手,莞尔一笑说“宁儿可以去后面花园里走走,你父皇那边有我呢。”
谢方宁如蒙大赦,赶忙抱了抱柳妃说“母妃最好了。”,说罢便带着元宝悄悄地绕去了后花园。
而这一切谢安南尽收眼底。
宴会上,皇上和群臣都正在吟诗作赋的兴头上,无人发现,太子殿下和三皇子殿下竟然提早退席。
月光如水,洒在后花园的小径上,仿佛为其披上了一层银纱。谢方宁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这片刻的宁静。
近来实在发生了太多的事情,让谢方宁不得喘息。
谢方宁此时还在思索那日谢安南所说的话几分真假,当日在挽仙阁看见的人是否是他。
然而,当谢方宁沉浸在自已的世界中的时侯,他却不知,黑暗之中有个身影缓缓向他走来。
忽然,一个身影闯入了他的视线。谢方宁定睛一看,心中不禁一紧,来人竟是太子谢安南。
太子身着一袭玄色长袍,竟然完美的和夜色融为一l。
谢方宁一时竟有些慌乱,不知该如何是好,当下只觉得谢安南真是阴魂不散。
谢安南看着眼前的谢方宁,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三弟,好雅兴,竟也在此处。”
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
谢方宁倚着栏杆不动,张张嘴寒暄道:“没想到能在此遇见大哥”
。
两人沉默了片刻,气氛有些微妙。谢方宁偷偷地打量着谢安南,突然被谢安南腰间一闪而过的光芒吸引了目光。
“大哥腰间的玉佩真是别致。”谢方宁说道。
谢安南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此玉世间难寻,是好友梁策所赠。”
说着便摘下玉佩,抬手送到了谢方宁面前。
谢方宁没有接,但单用眼看,他已经可以确认,谢安南手中的玉佩与梁策前几日送自已的别无二致,只不过谢安南的玉佩雕刻花纹为竹子。
“想不到大哥和梁公子私交甚笃,这玉,我看也是时间难寻。”不知不觉间,谢方宁话语中已带上了些许阴阳怪气。
谢安南看了谢方宁的变化,不禁失笑,“宁宁若是喜欢,哥哥给你便是。”,说着便要将玉佩往谢方宁腰带上系,伸手欲将谢方宁揽得离自已更近些。
谢方宁此时如临大敌,赶忙后退一步,竟都忘了谢安南刚刚叫自已宁宁。
“我对这玉没兴趣,大哥还是自已留着吧。”谢方宁说着便转身想回到宴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