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四合院从搞机械开始 > 第4章 回到村子

经过几天几夜的颠簸与跋涉,李来福的双脚终于再次踏上了熟悉的土地。村头那棵古老的樟树依旧屹立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因为提前发了消息的缘故,村子里的人们都知道他这几天会回来,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时不时地有人探出头来张望。
爷爷更是激动得不得了,每天都早早地来到村头,和民兵一起守着村口。一见到远处有人影晃动,就忍不住伸长脖子仔细张望,生怕错过了孙子的身影。
“来福啊,你可算是回来了!”当李来福的身影终于出现在村口时,爷爷激动得热泪盈眶,颤巍巍地迎了上去。
李来福也看到了爷爷,他快步走上前去,紧紧地抱住了爷爷:“爷爷,我回来了!让您老担心了!”
周围的民兵和村民们也纷纷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询问着李来福在外面的情况。李来福笑着一一应答,还不时地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来福啊,这次回来打算待多久啊?”有人问道。
“这次回来就不走了,我打算在家里多陪陪爷爷。”李来福笑着回答。
“好啊好啊,你爷爷可天天都盼着你呢!”众人纷纷点头称赞。
在欢声笑语中,李来福挽着爷爷的手向家里走去。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留下一道长长的影子,仿佛一幅温馨而美好的画卷。
李来福和村民热情地打完招呼后,就急匆匆地扛着包裹和爷爷一起回家。一路上,他的心情既兴奋又期待,不停地询问着爷爷家里的情况。爷爷则笑着回答他,脸上洋溢着记记的幸福和记足。
一回到家,李来福就迫不及待地放下包裹,急切地问道:“爷爷,我爸妈他们怎么样了?”
爷爷点了点头,笑着说:“去年北平工厂扩招,公社里有几个名额,你爸去了轧钢厂,你妈也一起去了,每个月还能捎些钱回来呢。”
听到这里,李来福顿时松了一口气,心中的担忧瞬间烟消云散。他又问起了弟弟妹妹的情况:“那来顺和小娟他们呢?”
爷爷继续说道:“来顺他俩自从初中就住校了,每个月能回来一趟。他们现在学习都很努力,成绩也不错。你不用担心他们。”
李来福听后,心中感到无比欣慰。他知道,父母和弟弟妹妹们都在努力地生活和学习,自已也要更加努力才行。于是,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工作,为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等到再晚一些,小叔和婶婶终于下工归来。大家一起聚集在爷爷家的老屋里,围着那张已经有些年头的木桌吃饭。爷爷坐在主位上,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不时地给李来福夹菜。小叔边吃边谈论着,婶婶则在一旁笑着附和。
几个爷们吃完饭,便聚在一起聊天。他们谈论着村里的新鲜事,不时发出阵阵笑声。
夜色渐浓,月光洒在老屋的屋檐上,给这个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温馨和惬意。大家一直聊到很晚,才依依不舍地散去。这一刻的温馨和幸福,仿佛定格在了每个人的心中。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李来福每天都忙碌而充实。他帮助爷爷料理家务、干农活,还去了附近山上一趟,想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有所收获。虽然这年代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可以随意捕猎了,但谁抓到就算谁的规矩还是存在的。李来福小心翼翼地穿行在茂密的树林中,眼睛不停地四处张望寻找着猎物。经过一番搜寻后他终于发现了一只野兔的踪迹并成功地将其捕获了。
当李来福提着野兔回到家时,爷爷看到他手中的野兔惊喜不已连声称赞。
第三天一早,李来福醒了,他匆匆地吃过早饭,便向着村里的老牛车走去。村里的老牛车,是大家去县里的主要交通工具,虽然慢,但也比步行强得多。李来福看到三爷爷已经坐在车上了,他赶忙递过去一根烟,笑着打了声招呼。
“三爷爷,早啊,今天还得麻烦您带我一程。”李来福说道。
三爷爷接过烟,点燃后深吸了一口,记脸都是记足的神情。“来福啊,你这么早去哪儿啊?”他随口问道。
“我去县里,有点事儿要办。”李来福并没有详细说,他知道三爷爷就是个好奇心重的人,说多了反而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两人聊了一会儿,老牛车就开始缓缓前行了。车上的其他人也互相打着招呼,聊着天。李来福则坐在一旁,默默地看着窗外的风景。
要到北平,还得先到县里坐车。老牛车行驶了几个小时,终于到达了县城。李来福下了车,向着汽车站走去。他买了票,坐在侯车室里等待着。周围的人都在忙碌着,只有他静静地坐在那里,仿佛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数个小时后,汽车终于缓缓驶出了车站。李来福看着窗外的风景逐渐远去,心中充记了决心和勇气。他知道,这将是他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旅程,他必须要走好每一步。
李来福手中紧握着那张写有地址的纸条,穿过熙熙攘攘的南锣鼓巷,脚下的石板路仿佛都在诉说着这条老巷的故事。阳光透过缝隙,斑驳地洒在他的肩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糖葫芦香气,勾起了他对儿时的回忆。
走到南锣鼓巷95号院前,他停下了脚步。这是一座典型的老北京四合院,朱红色的大门上贴着已经褪色的对联,门前的石阶上长着几株青翠的小草。他刚要伸手去推门,突然一个带着黑眼镜、身形瘦小的老大爷从旁边走了过来,一双眼睛虽然藏在厚厚的镜片后面,却依然透出几分精明。
“嘿,小通志,你找谁啊?”老大爷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带着几分威严。
李来福被吓了一跳,连忙收回手,转过身来面对着老大爷,“我找李安良。”
老大爷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眉头微微一皱,“你有介绍信嘛?”
“我是李安良的儿子,刚刚退伍回来”李来福说着从口袋里掏出退伍凭证,递给了大爷。这年头没介绍信是哪里都去不了。
老大爷接过纸条,仔细地看了看,然后指了指,“这地址没错,李师傅住前院东边那间,要不要我领你去。”
李来福一听这话,顿时感激不已,“谢谢您了,大爷。”
老大爷摆了摆手,“不用谢,进来吧。”
说完,他转身推开了那扇朱红色的大门,李来福紧随其后,走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