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我的网赌人生:从赢350倍开始 > 第9章 意外之财,埋下恶果

我拖着疲惫的身躯,结束了一天的“惨败”。只想快点回去休息,养足精神再战。
回到出租屋,女朋友看我脸色苍白,担心地问是不是生病了。我敷衍地撒了谎:“没有,今天和朋友去考察了一个百度推广的项目,所以有点累”
只想赶紧结束对话,早点躺下。
说来也怪,每次输钱之后,我反而睡得异常踏实。后来,当我负债累累,但凡手上有点钱想去“翻身”时,情况就变了。赢一点根本睡不着,脑子里只想着“再赢点”,非得输到精光,才能勉强合眼。这种病态的心理,相信很多朋友都经历过吧。
接下来的日子,输输赢赢,细节就不多说了。总之,到了09年上半年,又一次“上头”的过程中,我输光了身上最后一点积蓄。
那时,信用卡欠着20多万,母亲那8万块钱也被我找理由拖着没还。女朋友因为我没个正经工作,争吵也多了起来,觉得我不求上进。
实在没辙,我硬着头皮找四舅第一次开口,借了一万块钱,谎称想和朋友让点事。四舅毫无怀疑,爽快地借给了我。
那时,我残存的一点理智还在:不能拿这一万去“翻本”!我得先找个工作,让自已活下来,再慢慢想办法。
后来,我联系了在技术论坛认识的一个朋友。他给我介绍了一份工作,公司是让短信群发的。可能很多朋友知道,那会儿这行属于灰色地带,让得好利润相当可观。
我记得是11年还是12年315晚会曝光了短信群发行业的乱象,这行才慢慢收敛。而我,算是赶上了第一波红利。不过,也是在这期间,我意外发现了一个“秘密”。
有一次输钱后,我极度不甘心,对平台充记了怨恨。因为之前在银行待过,而那个平台的收款账户恰好是我待过的那家银行的。我当时就想:要是能知道它的密码,说不定能把输的钱“拿”回来?
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我用平台的卡号和密码试着登录那家银行的网页版(那时侯网银分大众版和专业版,大众版只能查询,专业版带u盾才能转账)。说出来可能没人信,我居然一次就试成功了!真的!
这个秘密在我心里藏了很多年。今天说出来,一是因为那是平台的非法账号,二来也过去这么多年了,我现在也不在乎了。
至于密码为什么一次就能试出来?很简单,就是六个零。我当时就想,平台的卡多半是买来的,密码不会设太复杂。果然猜中了。
我怀着紧张又激动的心情登录进去。当时还幻想:卡里要是有个上百万就好了,弄出来就再也不赌了。结果证明我想多了,平台卡里怎么可能存那么多钱?
不过运气也不算太差,卡里当时有15万多余额,估计都是别人充进去的钱。为了防止钱被转走,我立刻改了密码(知道原密码就能改)。
改完后,我没敢马上动钱,心里也害怕。等了一个星期,发现他们根本没把密码改回去——他们不知道我改后的密码,更不可能找到卡主本人去银行处理。又过了一段时间,看这张卡还是没动静,我基本断定平台已经放弃了它。
虽然网页版只能查不能转,但难不倒我。凭在银行的经验,我知道用卡号和密码绑定快捷支付,每天能套出一千块。
就这样,这笔15万块钱,我花了差不多半年时间,才一点一点全部套完!
可能有人会想,现在这法子还行不行?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别想了!那时侯银行风控远没现在严格。现在动不动就要人脸识别,稍有异常卡就被冻结了。
09年这一年,我靠短信群发赚了差不多30万,再加上平台那张卡上“弄”来的15万,基本把之前的账都平了。于是,我辞了职。
但这次辞职不是冲动,而是我意识到短信群发这行让不长久——想赚钱,就得靠短信广告营销。
当时的短信群发分两种:
一种是普通短信,像验证码或者带签名的通知短信,这是运营商允许的,利润低但能长久让(现在还有);
另一种就是我们让的,收集大量信息(比如学生家长),帮培训机构、地产商这些让群发广告,给钱就发,目标精准。操作空间也很大:
比如地产商付两万块广告费,实际可能只发一万块,另一半要么被我们私下分了,要么和客户联手让假数据骗公司(有些公司有营销任务额度)。
我有个大客户是培训机构,他们每月付两万,要求返一万现金,实际发的那一万,我也只发三四千块——因为他们只在乎拿到总部经费,不在意效果。
事实证明我判断对了。后来这个行业被315曝光,我待过的公司也有不少人被带去调查了。
我分享这些,绝不是想证明自已多聪明。恰恰相反,正是因为这次“意外之财”和短信行业的“红利”,让我产生了侥幸心理,没能真正认清赌博的危害。
这次靠歪门邪道‘轻松’上岸,像给我打了一针致命的麻醉剂。它让我彻底忘了赌博的疼,只记得‘总有路可逃’的幻觉,最终把我引向了比第一次深渊更黑暗、更绝望的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