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陈清风的风水笔记 > 第3 章 大门朝向

陈清风的风水笔记
[丙午年五月初八
晴]
早饭刚过,李东来就揣着两个白面馒头来了,进门就问:“清风,新选的地定了,那正门开在哪个方向好?”
我正对着窗外的日头掐算,闻言指了指院外的老槐树:“就开向南偏西少许,差个度便好。”
他挠着头犯嘀咕:“不是说坐北朝南最好?村里盖房不都讲究正南正北吗?”
我取过他带来的地基草图,用毛笔在上面画了道弧线:“你记着,咱这地界在北纬三十四度上下,太阳不是常年直射正南的。夏天太阳偏北,冬天偏南,门开南偏西,夏日能少进些毒日头,冬日里阳光反倒能多照进堂屋两尺地。”
说着我捡起块木炭,在地上画了个简易的房屋轮廓:“你看,正南向的门,夏至日头最毒时,阳光能直戳进屋里,暑气散不去;冬至又偏得厉害,堂屋角落总阴着。偏西这几度,就像给屋子安了个‘遮阳伞’,冷热都能调和些。”
东来蹲在地上盯着那图看,忽然拍了下大腿:“怪不得老辈说‘大门朝南,子孙不寒’!原是能多晒着太阳啊?”
“正是这个理,”我点点头,“阳光足了,屋里潮气少,病菌也难滋生,人住着少生病,这才是‘不寒’的真意。你再瞧那些朝北的屋,冬天冷风顺着门往里灌,夏天又晒不着多少太阳,日子久了,人哪能不受罪?”
他这才恍然大悟,拿起草图就往门外走:“我这就去跟工匠说,让他们按这个朝向定门框!”
望着他的背影,我想起师父曾说,风水里的“向”,从不是死规矩,是跟着日头走,顺着节气变的。所谓“子午向”(坐北朝南)是根基,但差那几度的偏,才见得懂天地的巧思——就像人穿衣,不光要合身,还得跟着时节添减,方能舒坦自在。
午后阳光正好,照在院里的石板上暖融融的。想来东来家的新房立起门框时,这南偏西的门里,将来也会盛记这样的暖阳吧。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在青砖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暖融融地裹着人。我取了粗瓷茶壶,泡上去年收的野茶,叶片在水里慢慢舒展,一股子清苦的香气漫开来。
坐在竹椅上,捧着温热的茶碗,看院角的老丝瓜藤顺着篱笆往上爬,枯黄的叶子被风掀得轻轻晃。刚歇了没片刻,就见李东来又跑来了,手里攥着张纸,老远就喊:“清风,工匠说门框的尺寸得按规矩来,你看看这个数行不行?”
我笑着招手让他进来,给他也倒了碗茶:“急什么,喝口茶再议。建房如栽树,得慢慢培土,急不得。”他这才坐下,额头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喝了口茶,那股子焦灼劲儿才算缓了些。
阳光落在茶碗沿上,泛着细碎的光。这日子啊,就像这茶,得慢慢品,才尝得出里头的回甘。我接过李东来手里的图纸,铺开在石桌上。阳光透过树叶洒在纸上,把那些歪歪扭扭的尺寸线照得清晰。工匠标的门框高六尺二,宽三尺一,我用手指量了量,又掐着算珠算了算,点头道:“这尺寸合规矩。”
“哦?咋个合规矩?”东来凑过来问。
“你看,”我指着图纸,“门高六尺二,取‘六二’之数,应着‘地泽临’卦,有泽润大地、贵人相助的意思;宽三尺一,‘三一’对应‘泽天夬’,主决断明快,家宅安宁。”
他听得眼睛发亮:“还有这讲究?我还当是随便量的呢。”
“建房的尺寸,从来不是随便定的,”我卷起图纸递给他,“高一分则气散,矮一分则气郁,宽狭也得合着宅子的气场来。你这门框尺寸,既不挡光,又纳气,住着会顺顺当当的。”
东来小心翼翼把图纸折好揣进怀里,脸上的笑就没断过:“还是你懂行!我这就回去跟工匠说,让他们照这个数来,半分都不能差。”
看着他脚步轻快地走了,我端起茶碗抿了口。阳光更暖了,茶水里映着天上的流云,慢慢晃。其实哪是什么卦象玄妙,不过是老辈人琢磨出的门道——门高了进出方便不碰头,宽了家具好搬,尺寸合宜,住着舒坦,自然事事顺意。这风水里的道理,原是藏在烟火气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