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那封举报建设办袁振海同志的匿名信,你了解多少?”
李光照的心跳漏了一拍,但脸上却立刻显出义愤填膺的神色,毫不犹豫地猛地一摇头。
“周组长这绝对是诬告!”
“彻头彻尾的诬告!”
“袁振海同志,是我们镇里能力非常突出的一位中层干部!”
“这些年,镇里大大小小的工程项目,都是他带着建设办的人没日没夜地干出来的!”
“特别是这次的棚改项目,难度有多大,阻力有多大我是最清楚的!”
“干事的人,难免会得罪人。”
“我看,这百分之百是那些拆迁过程中的钉子户,或者是一些没拿到工程的包工头,心怀不满,借着巡视组下来的机会,恶意中伤打击报复!”
他直接给举报信定了性,并且坚决地维护袁振海,将他塑造成一个被小人陷害的“干将”。
谈话到此结束。
周明远只是点了点头,说了一句:“好,我知道了。
“你先出去吧。”
李光照站起身,周明远和记录员僵硬地点了点头,转身拉开了房门。
走出房间的那一刻,他紧绷的神经才猛地一松,这才感觉到,自己后背的白衬衫,已经被冷汗浸湿了一小片。
门外,赵海川正靠在走廊的墙上,似乎在等候。
看到李光照出来,赵海川站直了身体,目光平静地迎了上去。
李光照强撑着镇长的架子,对微微点了点头,眼神复杂地从他身边走过。
赵海川看着他仓皇离去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他不用猜也知道,刚才在里面,李光照说了什么。
果然,咬死了要保袁振海。
党政办主任办公室。
杨光拉上了百叶窗,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和一个信封,递给了站在他对面的一个年轻人。
“小王。”
“主任。”
年轻人叫王晨,是杨光一手带出来的干事,机灵,可靠,嘴巴严。
“这是匿名举报信的复印件,举报人的信息我已经处理掉了。”
“这个信封里是信里提到的几户人家的名字和被拆迁前的地址。”
杨光把信封塞到王晨手里,叮嘱道:“你现在就去骑你的摩托车,换上便装别开单位的车。”
“记住这次行动绝对保密!”
“除了你我不能有第三个人知道!”
王晨郑重地点了点头:“主任,您放心。”
杨光强调道,“你只需要在暗中观察,摸清楚这几户人家现在住在哪里,生活状况怎么样。”
“尤其注意这个叫王建国的,外号老倔头。”
“他是这次的关键。”
“明白!”
王晨把东西贴身收好,没有多问一句,转身就走。
半小时后。
王晨骑着车,来到了信中提到的棚改区旧址。
他在工地旁一个不起眼的小卖部门口停下了车,掏出二十块钱,买了一包烟和一瓶水。
看店的是个六十多岁的大爷,正摇着蒲扇,百无聊赖地看着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