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玄幻小说 > 三国:从截江开始扶阿斗 > 第8章 国太怒斥醒吴候,曹操携威再犯吴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不说张梦回到府衙向父亲张飞说明今日的情况,就说周泰在离开刘备的将军府邸之后。整个人都是朦朦的。
郡主孙尚香的反应是出发前主公没有预料到的。
周善想到了各种情况,唯独没有想到郡主真的倾心于那个大耳贼。
作为家将,忠心即可,危机时刻知晓护主便是他们的本职工作,实际上是不用动什么脑子的。跟随小霸王孙策多年,孙策病亡之后,周善又在吴侯孙权帐下效力多年,多多少少,还是有些脑子的。
最起码他听劝,尤其劝他的这个人还是主公的妹妹。
虽然没有理解其中深意,但离开公安城的周善,还是领兵日夜兼程的赶回到了吴地治所便马不停蹄的去拜见了吴国太。
作为小霸王的遗部近卫,周善是有权限求见吴国太的。
风尘仆仆的周善在行礼诉说来意之后,将孙尚香给他的帛书呈递于前。吴国太没有接下帛书,而是盯着周善问道:
“吾儿可有话于我?”
保持进献姿势的周泰回曰:“刘豫州未曾苛待,郡主一切安好,止言不孝女,定会谨记母亲大人的教诲。”
“罢了!”
吴国太长叹一声,命人寻了吴侯孙权。
权至国太居所面见,只见周善依然摆着进献的姿势,未敢移动半分。
【这是何意?】看到了不应该出现在此的周泰,孙权脑中疑惑重重。已近国太榻前,遂举手拜曰:“母亲大人,请问寻我何事?”
吴国太没有说话,而是指了指周善呈递上来的帛书“香儿心思,向来细密,周泰帛书,当有两份。吾未观之,留汝探查罢。”
迟疑了一下,周善又掏出了另一份专门要交给给孙权的帛书,一道呈上。
孙权赶紧接过帛书,先看了妹妹转交于母亲的,帛书中尽诉思念之情,并无甚异样。不疑有他,半晌,孙权看向另一封妹妹给自已的帛书,打开一观,竟是一张空帛锦。
“空的?”孙权狐疑的看了看周善。
“汝可确定此为吾妹亲自过手之帛锦?”
“确为郡主亲手递于我手,未假他人。”周善抱拳道。
“行了!舟车劳顿,你辛苦了,明日吾儿会酌情赏赐,现在下去吧!”吴国太打断了孙权意图再问的势头。喝退周善并左右侍从婢女。
“月余之前,吾已斥汝不顾兄妹之情,乃顾小利而不念骨肉,执掌父兄基业,坐领八十一州,而山岳之地尚未平复,怎有余力肖想荆州耶?”
听着吴国太的怒斥,孙权拜服于地,并不敢言。
“吴地地多人少,山岳之民未平,更兼吴地家族于孙氏旧怨,曹贼侧酣。公瑾已死,汝虽有赤壁之功,但无镇军之力,此根基不稳之时虚伐荆州,但恐后院失火也!基业难守,不可不查!”
吴国太的意思很清楚:
吴地拒长江之险而守之,尚可以与曹魏分而治。
一旦攻取荆州,一来家中吴地世家并没有完全服气孙氏的统治,二来托孤之臣周瑜已经箭创崩裂而亡,无将可守。
孙策死前,曾留下‘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如果周瑜还在,吴国太是不想管这件事的。
吴军军制,私兵化极为严重,将领部曲只听该将领的命令,就算领头之人战死,部曲也会听从将领家族的继承人命令。孙权坐镇吴地,尚能压制,尚若离开,吴国太自已可没有办法弹压。
自已家都还没搞明白,擅自去动那块挡箭牌干什么?
吴国太还有句话没有说出来,刘备是什么情况她不是很清楚,但吴国太是了解自已女儿的,那是个胸有大志的孩子,只不过身为女子,不能施展抱负罢了。
既然已经嫁给了刘玄德,如果孙权硬要攻下荆州,保不齐孙尚香会带着荆州之兵极限换家。
毕竟凭借她在吴地的声望,也可以让到一呼百应,并不比儿子孙权差多少。
通样身为女子,吴国太只是经历太多,不想管了,有时侯,装三分留痴呆防老,是女人的策略。
早先周瑜与孙权对于自家小女的算计,吴国太已经算是‘看破不说破了’网开一面了。但是她也没有想到周瑜会病死在军营,没有周瑜,吴国的进攻计划都是空谈。
鲁肃、诸葛瑾之流,治才也。为将军、刺史可安一方,非帅。
加上儿子孙权至今所出子嗣,没有什么出众的人物。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啊!
地盘打的再多,没有适合的继承人,孙吴势力就犹如镜花水月,浮水之萍。
老夫人将心中的顾虑告知孙权。
怒斥其贪得无厌,权不敢应。
少倾,
吴国太自榻上站起,慢慢的走到孙权身边,“逆子!附耳过来!”
“伯符之死,别以为你让的天衣无缝,什么于吉,什么许贡,没有内应,就凭你大兄手段,怎么可能中计?”
一句话,说的孙权瞬间冷汗淋漓。
“知子莫若母。
你也是,香儿也罢,我都清楚的很!
你妹妹自幼便养在吾膝下,未有出,虽才华横溢,胸有点墨,难以堪为重任,遇事易为顺应他人。此番回信,未见慌乱,坚毅果决,其后必有高人指点!
‘南和孙权,北拒曹操’,你换个角度思考,刘备得川蜀之利,待发育成熟,第一个打的绝对是曹魏的中原。
无他,古往今来,秦、汉两代君王都是以此地兴国。
刘备,不会例外。
介时,两虎相争,汝以逸待劳,兴全国之兵或击合肥,或取荆州,岂不易如反掌?
吾闻尝闻‘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汝既因忌惮失却公瑾,亦不容凤雏于麾下,如此嫉贤妒能,如何能争的过玄德?
汝,糊涂啊!自已好好想想,今日乏了,退下吧!记得,周善,重赏之!”
孙权很恭敬的退出了老母亲的寝殿,面色阴沉的将吴国太的原话除了大哥孙策的那一部分都告知了闻讯而来的张昭。
“国太英明!”
张昭摸了摸胡子:“郡主背后,应该就是诸葛孔明了!若我为刘备,此时此刻,‘南和北拒’确实是最好的方略。”
“刘备,不会也不敢在这个时间得罪我们。”
二人商议之际,忽报曹操起兵四十万来报赤壁之仇,孙权大惊,遂按下荆州的小心思,召集群臣,商议退曹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