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华娱唯一太阳 > 第三章 《大明颂》(《天问》)

这首歌,改编自后世的《玉盘》。
当时,春晚一出,沈善登就头皮发麻。
这样的歌曲,放在十几年、二十年后,也是很难得的。
每次听,都很震撼!
将《月盘》改编成《大明颂》,费了他很多心思。
“日月日月,你们为何悬于屋顶上?你们为何白白送辉光?你们为何有时流火有时清凉?有时相伴有时躲藏?”
以孩童视角发出好奇的疑问。
然后旋律渐强。
“你们可曾浸染金陵霜?你们可曾照彻漠北射天狼?你们可曾见证洪武挥戈复九方?”
问的是天上的日月,照亮的是历史上的大明中国。
是的大明中国,而不是明朝。
历朝历代,都是以中国自居,明朝从来不会自称自己是明朝、大明,都是中国。
大明中国的缔造者,朱元璋,自中华民族废墟中崛起,自破败中走出,一手擎住了倒塌的乾坤,梳理了颠倒的秩序。
无愧于民族英雄!
歌词“残甲化春江”。
不做任何自我归罪,没有将大一统视为循环。
这也是事实,大一统,特别是高合法性的大一统,之后能有百年、两百年的和平。
能孕育无尽生机,迭代技术。
同时,也暗合了中华“化干戈为玉帛”的哲学传统,以及“和谐”的追求。
破坏从来不是目的,只是手段。
“大明大明续华章!煌煌圣火耀八荒!”
更是如同利剑出鞘,稚嫩的童声,生出了一种惊涛拍岸的感觉。
再到“大明大明,那赤帜正猎猎飞张!”
形成时空交汇之感。
“赤帜”可以视为元末明初的红巾军,也可以看做近代史的红色旗帜。
如果说朱元璋是将中华民族从老年带回了壮年,也有一个人,是在中华已经破碎,列强分尸之后各自镇压的情况下,完成了返老还童。
不仅返老还童,还脱胎换骨。
以新生之姿战胜当世最强!
从救亡图存、亡国灭种,到三分天下!
玄幻小说都不敢写的剧情,真实上演。
当然,这种应和并非偶然。
“唤来鲲鹏鸟,展翅九天上。”
化用了《逍遥游》,也化用了《念奴娇·鸟儿问答》“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
寓意腾飞。
歌曲转入第二节。
“铸铁玄甲与燧龙吐焰谁比较强悍?”
铸铁玄甲是锻造工艺,燧龙吐焰是火枪火炮。
象征当世最强的军事与科技的硬实力。
也代表时间线往前推进,“残甲化春江”后战争伤痕终被文明韧性治愈。
在大一统稳定和平的基础上,发展出来了更高的技术。
“永乐大典与郑和宝船谁比较璀璨?”
从洪武到了永乐,不管是永乐宝典还是郑和宝船,都是当世璀璨的文化。
既有文,又有武。
而且不同与其他文明,大明中国的大航海、地理大发现,并没有带去殖民、瘟疫和屠杀。
大明中国只是去看了看,发现果然没有自己过得好。
如果再细究。
大明中国有能力大航海,已经站在了一定科技基础之上,而这样的科技基础,并不是以掠夺其他民族和地盘实现的。
即,不经过殖民掠夺和屠杀,也能够实现科技进步。
“郑和下西洋”和“西方地理大发现”,形成鲜明的对照。
从动机、过程和结果,将西方那套“不管如何,殖民掠夺带来了现代科技”的叙事给彻底否定。
也打破了海盗胜于农耕,海洋文明胜于农耕文明鄙视链。
当然,也是如此,“郑和下西洋”题材,意义深远,这才是第一次地理大发现,只是西方中心史观猖獗,西方势大,以至于子孙不能给祖先正名。
同时,也是两种文明、逻辑、道路、模式。
要想拍好,就要戳破虚伪西方的面皮,要有推倒西方叙事的意志,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文明,否则很难拍好。
“日月日月,是什么血脉自唐虞三代起挽狂澜?”
形成了历史的唱和。
“唐虞三代”是指古代中国的尧、舜、禹三个时期,代表深厚的文化正统性和延续性。
一方面大明中国自认为,唐虞三代中国之后,他才是最正统的。
另一方面也是中华历史的传承脉络,可以追溯到“中华文明源头、圣王时代”。
并且都是真的,不是讲故事。
“令山河重铸,令金瓯无殇!”
点名了大明的历史地位,重造了山河,增加了历史厚重感。
歌声之中,除了豪情,还带着一丝丝叩问。
这个叩问,是对宇宙,对日月,也是对当下。
毕竟。
当下山河依然有一块缺口,金瓯并未完整。
所以,引出了下文。
“日月日月,那天宫是否有答案?那巨龙落尘何时还?那雄鸡何时唱响未竟的诗篇?”
巨龙还、雄鸡唱响,实际上是一个问题,也就是中华民族复兴何时实现。
结合前文的“唐虞三代挽狂澜”带着历史的厚重与不屈;
“山河重铸、金瓯无殇”的斩钉截铁;
以及后文“铮铮向星汉!”的坚定决心。
无不表面这个疑问,向天地、祖先和历史询问,并非迷惘和无助,更多是对未来的期许,充满了无畏的探索与豪情。
龙游浅滩只是暂时!
未竟的诗篇一定会完成!
“大明大明承天罡!煌煌圣火耀八荒!”
到此,副歌再次爆发,比第一次更加磅礴,展现了大明的壮阔。
“大明大明,这江山已重焕新妆!红日照神州,万世沐朝阳!”
“红日照神州”形成了历史的回响。
“万世沐朝阳”是美好的祝愿,也是正在进行的回答。
在农业时代中华文明能够实现百年、两百年的和平,在物质丰富的工业时代,以中华之智慧,可以实现千年、两千年,乃至于更久的和平和安康。
大明中国,和平的环境,带来了科技进步,发展到了当世第一。
工业中国,理应更强。
后世,从西方资本逻辑,似乎已经到了极限,但是从东方来看,不过才刚刚开始。
农业时代中国的生活水平的下限能达到其他地区的上限,工业时代达到了吗?
农业时代中国向天挣命,几代人去治理江河。
工业时代,山移完了吗,海填上了吗,黄河这个不听话的妈,当上称职的母亲了吗?‘
总不能农业时代,随机肘击自己的孩子,工业时代还肘击,这不是白发展了!
至于说,某些人制造的本子焦虑。
一个无主权的战败国,也配!
后面的副歌再度爆发。
“大明大明承天罡!煌煌圣火耀八荒!大明大明,这江山已重焕新妆!红日照神州,万世沐朝阳!”
更加的坚定,仿佛天地共鸣,情绪推向最高潮!
只剩下童音,凝聚收束,汇聚成为最强音,以孩童之声,宛若金铁交鸣,留下一个斩钉截铁、充满坚定与自豪的合唱。
“大明大明!嘿!大明!”
如同战阵最后的冲锋号角,响彻云霄后余音回荡。
沈善登要以《绣春刀之日月重开》敲开电影行业的大门,《日月重开大明颂》必须要将电影精神完全包含在里面。
唯有震撼所有人,特别是韩三平,才有机会。
所以,他要这首歌,听起来震撼人心。
再以清澈嘹亮的童声合唱,直击心灵。
听到“再来一遍”的要求,似乎,成功了!
笔记本播放器已经播放完毕,但那声音带来的冲击却远未消散。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余音在狭小的会议室里荡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