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老爷,午门重兵把守,您不能去啊。”
京城某个居民区,老迈仆从死死拉住老人衣袖,苦口婆心的哀求道。
“放开。”
老人不为所动,用力甩开仆从,威严命令道。
老爷发怒,仆从心中一颤,还是倔强的握住衣袖。
“老爷,小人知道您想送万岁爷一程。但是您也是朝廷要犯,一旦露面,恐怕再也回不来了。”
仆从是家生子,祖上三代在主人家为奴。
在仆从心中,老爷的家就是他的家,老爷就是家人。
不希望老爷螳臂当车、以身犯险。
感受到仆从的拳拳之心,老人眼中闪过一丝柔和,没有继续挣扎,而是突然问道。
“刘安,你还记得老爷的身份吗?”
名为刘安的老仆一怔,还是迅速回答道。
“您是太傅刘统勋之子、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少保刘墉。”
是的,面前之人正是清廷历史中鼎鼎大名的刘墉。
刘墉是第一位提出皇室北狩的重臣,在汉军没有挥师北上便已经提出。
可惜当时的嘉亲王永琰与成亲王永瑆忙于内斗,争夺乾隆失心疯后的权利真空期。
再加上旗人与汉人之间的不信任,最终没有接纳建议。
等到汉军北上,摧枯拉朽般消灭重重关卡,围困京城之时。
毫无办法之下,刘墉重提北狩,配合勒保出海计划,为清廷保留下希望的火种。
以他的才华与忠诚,本有资格陪同嘉庆撤退,出海以谋复辟。
但是刘墉放弃了。
他确实忠诚,不希望太上皇孤身一人守城。
于是特意留下来协助太上皇弘历守城,尽量拖延时间。
谁曾想战事进展太快,一夜之间,京城内外彻底变天。
汉军入城,清廷覆灭,太上皇弘历不知所踪。
有人说被击毙,也有人说被俘虏,还有人说太上皇被额勒登保带出京城,往北逃亡了。
各种说法甚嚣尘上,让刘墉一时间摸不着头脑。
正考虑下一步该怎么办的时候,汉军传来消息。
大清皇帝乾隆被汉军俘虏,并且还要在7月15日午时,在满城百姓见证下公开审讯。
这个消息让刘墉一时间无法接受。
那是皇帝,真的可以当众审判吗?
剥离皇帝身上的神性,汉王怎么办?
难道不想称帝?不想继续保持皇帝的神性吗?
伴随着打探到的消息,刘墉发现汉军玩真的,不是假消息。
汉军已经在午门布置好审判现场,并且为满城百姓分发了黑白棋子。
看着手心中一黑一白两枚棋子,刘墉一时间不知该说些什么。
谁也不会想到,两枚如此廉价的棋子竟然能决定一国之主的命运。
是生是死,全由百姓决定。
享受着大清百年富贵,作为乾隆的臣子,刘墉不想继续躲藏下去,只想尽一份力。
“是啊,我是大清朝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少保,深受吾主信任。如今吾主身陷险境,作为一名臣子,如何能视而不见呢?”
刘墉反问道。
“刘全,如果老爷陷入危险,你会不会想办法救助?”
刘全毫不犹豫的说道:“小人一定想尽办法救助老爷。”
经过数十年洗脑,家生子早已没有独立思想,一生都在为主人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