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1年7月初,京城。
原本热闹繁华的国家首都,如今已经变成一个大号军营,来自全国的三十万勤王大军驻扎在城市周围。
古代士兵可不讲究爱民如子,没有吃的怎么办?
抢!
没有军饷怎么办?
抢!
无聊了怎么办?
抢!
短短一个多月时间,京城外城区经历过数次洗劫。
没办法,没有门路的百姓被迫逃离京城,有门路的百姓尽量搬入内城,希望利用城内贵人的身份震慑丘八。
清朝统治一百多年,威严深入人心。
勤王大军不敢到内城放肆,同样,为了自保,内城贵人也不敢逼迫勤王大军。
默认勤王大军对外城的洗劫。
一时间,大半个京城暴露在勤王大军的刀锋之下。
三十万大军在外城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死亡与杀戮每时每刻都在上演。
清廷官员并非都是铁石心肠之辈,也有不少之正直廉洁的清官。
不忍百姓生活在屠刀之下,多次谏言,希望乾隆出面约束勤王大军,否则不等赵逆打过来,清廷就会尽失民心。
对于此,乾隆是怎么做的?
什么也没有做。
六十多岁的老人受到多次强烈刺激,精神有些不正常了,整天痴痴傻傻,没有办法处理公务。
乾隆如此,大权慢慢移交到众皇子手中,其中十五皇子得到兵部支持,势力最大。
投桃报李之下,十五皇子永琰没有接受官员们的建议。
反而公开表示,只要能消灭汉国赵逆,保住祖宗基业。别说牺牲一个京城,哪怕是半个国家,数万万人口也值得。
永琰一席话令官员们瞠目结舌,这还是他们印象中宽厚的十五皇子吗?
为何变得如此冷酷无情?
部分忠臣感到心灰意冷,察觉到亡国将至,主动告老还乡。
也有部分官员认为皇子们太年轻,不够成熟,期待乾隆早日恢复,重整河山。
至于以死报国?
开什么玩笑,清朝一百多年屠刀早就把硬骨头屠杀殆尽,剩下的都是软骨头。
换个主子而已,只要不影响自身利益,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不过当了一百多年大清臣子,还是希望万岁爷能尽早恢复。
而作为旗人的精神支柱,乾隆正在做什么呢?
他正衣衫不整的坐在养心殿门口,怔怔的看着门外。
乾隆快疯了。
二十岁登基,四十六年中平战乱,收国土,保疆域,一次次消灭敌人,亲手打造出盛世美景。
为何在晚年,天降大敌。
短短一年间,先失去爱将福康安,又失去海兰察与十万大军。
更是在五个月前,一次失去大将军阿桂,心腹和珅,以及三十万大军。
清廷也不过百万精锐,先后失去四十万大军,瞬间打断朝廷蒸蒸日上的趋势,陷入混乱之中。
最明显一点,京畿地区防守力量一扫而空。
如果汉国赵逆抓住机会,完全可以从安省出兵,一路横扫到京城。
二月底三月初,是整个京城最混乱的阶段。
朝廷大败,逆贼即将打到京城。
皇亲国戚们与大人物们准备向北逃亡,地痞流氓们趁乱打劫,百姓们惶惶不可终日。
也有部分野心家,准备第一时间投诚,混一个从龙之功。
幸运的是,汉国赵逆并没有出兵,而是占据豫省后按兵不动。